經(jīng)典是世間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們是人性的畫像,是人性的注解。記得去年風(fēng)靡街頭巷尾的《瑯琊榜》,實為一部良心劇作。時隔一年,如今再次仔細品味小說的內(nèi)涵,仍能從中體悟一二。
劇情雖然復(fù)雜,但結(jié)構(gòu)線條清晰。十二年前,南梁大通年間,北魏興兵南下。赤焰軍少帥林殊隨父率七萬將士出征抗敵,不料七萬將士因奸臣陷害、皇帝猜忌而含冤埋骨梅嶺。林殊從地獄之門拾回殘命,歷經(jīng)至親盡失、削骨易容之痛,化身天下第一大幫江左盟盟主梅長蘇。十二年后,他假借養(yǎng)病之機、憑一介白衣之身重返帝都,從此踏上復(fù)仇、雪冤與奪嫡之路。最終為七萬赤焰忠魂血洗了污名,輔佐明君蕭景炎登上皇位。而傾盡所有心血的梅長蘇,最終在沙場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縱觀整部小說,除卻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jié),還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謝玉說:朝堂之上,哪有什么正邪之分,勝者,自然為王!夏守尊運用逼迫、重刑等手段得來的結(jié)果演繹著自身所信奉的正義。十二年前,七萬赤焰軍血戰(zhàn)梅嶺,用不屈的意志和血肉之軀唱著一曲悲壯的正義之歌。而遠離沙場、享樂于金陵城的皇帝,僅憑亂臣賊子一封假密信便大開殺戒。當皇帝秉持著自身所持的正義冤殺將士之時,七萬浴血奮戰(zhàn)沙場的鐵血男兒,在他們拼勁全力與敵人廝殺到最后終于取勝后,轉(zhuǎn)眼間卻倒在友軍的亂箭屠刀之下。奄奄一息的錚錚男兒們,到死都不明白為什么會死在自己人的手中。這樣一支令敵人聞風(fēng)喪膽的精銳的軍隊,贏得了全世界,卻唯獨輸給了自己的國家。京城大批朝臣、名儒、皇親國戚不惜被連坐誅殺仍也堅持他們心中的正義替將士求情喊冤。而謝玉則榮升一品軍侯,懸境司夏守尊的地位無人可撼動。他們?yōu)榱诵闹械恼x而勝利了,他們令家族府邸空前繁榮,令自己位高權(quán)重,令欲望之心滿足膨脹,令眼睛閃動著沉沉眸色,令人性瘋狂黯淡。他們贏了嗎?他們贏了。
人生交結(jié)在始終,莫以開沉中路分
當林殊為七萬冤魂和皇長子雪冤翻案時,即使對當年的真相一無所知,身為禁軍大統(tǒng)領(lǐng)的蒙執(zhí)賭上了自己的性命和前途,身為郡主的霓凰賭上了云南穆府世代的忠名和富貴,身為國舅爺?shù)难躁I賭上了自己的地位和家族性命,身為長公主的蒞陽賭上了自己的皇族血脈和兒子性命,身為皇子的蕭景炎賭上了現(xiàn)在和未來……他們同心共力地站在了一起。言闕說:“明知是陷阱、圈套,利弊如此明顯,他們?nèi)匀灰プ觯鶠榈模徊贿^是往日的情義和公道。如此愚蠢,卻又如此有膽魄之人,已經(jīng)很久沒有見到了。”
雖朝堂風(fēng)氣渾濁不堪,坦誠待人被譏為天真,不謀機心被視為幼稚,但仍有這樣一幫身心皆正,不忘本心之善念的有情有義志士。他們與冤魂們或是至交,或有一面之緣,但在他們心中林帥、皇長子皆為一代英豪、有膽之士,僅憑這一點就足以相信他們絕對不會做出大逆不道之事。當夏守尊輕蔑地嘲笑言闕這么多年只長歲數(shù)不長腦子時,言闕說:“對錯只在自己心中,你認為我錯了,我又何嘗不認為是你錯。但是我告訴你,你可以不相信情義,但最好不要藐視情義,否則,你終將被情義所敗。”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十二年前皇長子含冤被賜毒酒,滿朝文武朝臣不懼性命之憂紛紛為其喊冤。官員被撤了一個又一個,人被殺了一批又一批,一瞬間京城上下血流成河。林府、祁王府煙消云散,滿朝從此也只余下唯唯諾諾的余音。人去樓空,物換星移,可不代表一切就消失了。人人心中都有一桿秤,是非善惡自有分辨。有些人,有些事,永遠會藏在心中,不會被時間抹去。十三年后的皇帝壽辰大典,當蒞陽長公主首告謝玉請求重申赤焰之案時,一句句臣復(fù)議、臣復(fù)議、臣復(fù)議的聲音響徹整個武英殿,那響亮的三個字是忍了無數(shù)個日夜的激憤,是多少次敢怒不敢言的委屈,是匯聚的千千萬萬顆正義之心啊!皇帝惱羞成怒地拿著劍指著蕭景炎的心臟狠狠地說道:別以為朕不敢殺你,殺了你明天還會有新的太子。景炎說:“你可以殺掉我,你也可以殺掉所有想要知道真相的人,因為你是王。可是當你殺掉所有人的時候,你還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王嗎?”
文學(xué)源于生活,卻遠遠低于生活。雖然《瑯琊榜》的故事取材于歷史現(xiàn)實,但是比起現(xiàn)實生活而言,也不過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