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在線教育快一年了,現在總結整理一些內容——談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的差異。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種,這里選擇的是5W1H。
1、What——什么樣的課程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10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51.7%。
這說明中國現在有一半的人在使用互聯網,加上近幾年在線教育平臺發展迅猛,很多線下的課程資源都被搬到了線上,所以在課程內容類型上二者可以說不會存在差異,即使有差異也只是暫時的——暫時沒人發現線下某類課程的價值/暫時沒人來得及將某類課程搬到線上。
2、Where——上課場所
眾所周知,線下上課必然需要用到實體空間作教室,用實體空間就得繳納相應的場地租賃費,而在線上課則不需要這筆費用,線上課程只要找個稍微可以的環境都可以上,例如在家、在咖啡廳里、在酒店里、在地鐵上......即使需要繳納網上平臺的使用費,相比線下來說也是九牛一毛,因此在這點的門檻上,線上比線下低很多。
3、When——上課時間
線下教育由于受到上課場所的限制(場地租賃是有期限的,到期得繼續繳更多的錢)而不得不嚴格按固定的時間排期上課,而線上教育則沒有這方面的困擾,所以會靈活自由很多,特別是自學模式的課程完全可以做到隨意安排上課時間,想什么時候上課就什么時候上,也因此線上教育更需要學員的自律。
4、Who——什么樣的老師
如果從整個教育市場來看這點,二者也是沒有差異的,因為線下什么樣的老師都可以在線上授課。但如果單看某個機構/平臺,在老師這點上存在的差異還挺大的。
在線下同一個機構里,你和其他學員繳納了同樣的學費(排除活動差價),給你授課的老師和給其他學員教授同樣課程的老師的能力及素質會趨于相同,因為線下的機構的經濟來源基本只靠學員的學費,線下機構為了提升存活率,必然會簽訂勞動合同以保證教學內容的持續性,并不斷的對老師進行培訓以保障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而線上教育平臺里的經濟來源除了靠學員的學費外,會有相當多維度的經濟來源,例如投放廣告,加之對老師進行整體培訓需要相當大的成本,所以很多線上教育平臺對老師就沒那么多要求,對整體老師能力的培訓提升投入則更少。也就是說,在同一個線上教育平臺里,雖然你和其他學員繳納了同樣的學費,但給你授課的老師和給其他學員教授同樣課程的老師的能力及素質會存在很大差異。
5、Why——學生為什么來上課,老師為什么來開課
從用戶的出發點考慮,二者沒有區別。
6、How——如何上課
上課模式方面,一對多大班教學、一對一VIP教學以及自學,是同樣在兩個領域里存在的。
Anyway,教育不只是簡單的傳授知識,它會涉及很多方面——老師在上課過程要了解學生學習的動機、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年齡大小個性喜好)講課、同時能滿足學生的表達欲、通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提升效率等(和用戶體驗相關的),這些是做好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都需要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