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開不了口讓他知道
就是那么簡單幾句我辦不到
有的時候有些事情很簡單,但是我們就是做不到;有的時候有些話也很簡單,但是我們就是說不出口;有些時候我們的感受很正常,但是就是愛把它們深埋在心底。才發現,難住我們的很多時候并不是多么復雜的事情,而是很簡單很簡單,且容易忽視的事情。
前段時間有個同學讓我去替考英語,雖然考英語沒有問題,但是心里知道我一點都不想幫這個忙。當看到他的微信的時候,我就在思考:我到底該用什么樣的理由去拒絕他呢?有什么樣的理由能表明我真的是愛莫能助呢?雖然考試那天我有些別的事情,但也不是不能把我的事情另做安排。可是,心里就是不想打亂我自己的安排。算了,我還是想一個讓對方也能感覺到我為難的理由吧。為了讓對方好受點我是不是還得表現出:其實我很想幫你的,但是確實是趕不過去啊。左思右想,左思右想,就是編不出來。說什么我都心虛啊。
撓頭半天突然意識到,明明我不想幫這個忙(畢竟這事如果被學校發現了,對我還有很多負面影響)我為什么要表現出我想幫忙但是不能去呢?想去不能去和不想去,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呀。
然后我就勇敢地沒有給自己找借口而是直接表達:抱歉,這個忙我幫不了。考試那天我有別的事情,如果沒有別的事情我可能也無法幫你。你知道,我的超我很強大的。當時說完之后有種形容不了的愉悅感。我后來想這種感覺來源于選擇了直接表達:我不想去,而不是另外一個看似結果一樣卻性質不同的理由。
拒絕他之后我就回想自己在回復微信的那個過程,也覺得好笑。要是別人遇到這種事,我們都能干脆利索地指導別人怎么做,但是臨到自己的頭上還是會有些猶豫。不過我還是覺得,能意識到自己思維的過程,也就是調用了元認知能力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先察覺到,然后再通過實踐去加深這一部分的腦溝回,慢慢地就更能順暢的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當學會表達之后,我就發現和人之間的互動也發生了變化。
前三個月簡直是我今年的又一個噩夢——連續加班3個月,很多時候每天都要上12個小時。當時很多工作量都壓在我一個人身上,住處距離公司又很遠,無論從精神上到身體上對我來說都很有壓力。公司因為一些客觀原因不能更多的照顧到我,當時想,作為員工應該要體諒公司的這個情況,辛苦就辛苦點,他們也正在想辦法解決,我就別再給別人添加負擔了。
朋友約出來吃飯沒有時間,出去玩沒有時間,看電影逛街沒有時間,每天就往返于家和公司真的累的可以。后來負責人找我談話,本來想抱怨一下,但是對方先安慰我,讓我堅持,希望我能了解公司這個時期。我當時把那些想要抱怨的情緒壓下去,并表示很能理解,也沒有任何異議。但是那次談完后我就覺得心里很堵,藍瘦。
某一天又有人約我吃飯,與此同時發來我的值班表告訴我不能去赴約了。然后我眼淚就掉出來了,都不是掉出來,是嘩嘩流出來了。覺得委屈啊,我多想好好休息一下,想出去玩,想跟朋友們聚聚。
眼淚抑制不住的流出來,我跟我們的負責人一邊哭一邊說:我知道公司現在是特殊情況,我能理解。我真的能理解。可是,我也有自己的需求啊。不過我真的挺累的,我想休息,想和朋友出去,而且我也想上課。說完哇哇的哭,那個委屈。對于我的情緒,我們負責人也表示能理解,知道我很辛苦,很委屈。然后表示會盡快解決這樣情況,打消我的顧慮,表示也會考慮我的其他需求。
從那天過后,我就發現不一樣了。我自己的狀態也不同了,身邊的人也好像不同了。其他人也會盡量的配合我,想辦法滿足我的需求。讓我再一次的看到,表達真實感受的重要性。如果我不表達也許別人不知道我真正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我到底需要的是什么,畢竟別人也不是我肚子里面的蛔蟲。
有的時候我們會用“應該”“不應該”來作為我們言行的標準,想讓別人以為自己是怎么樣的人,或者習慣了充當什么角色而忽略或者壓抑自己真實的感受。很多人總是說要愛自己,愛自己,到底怎么才是愛自己呢?我覺得首先就是要尊重、接納自己的情緒和需求吧。當做到之后,一種得到更多自由的愉悅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