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是風靡全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首,并將成為21世紀的無酒精飲料之王。飲茶嗜好已遍及全球,全世界有一百六十多個國家或地區,三十多億人口每天都在喝茶。
茶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國很多少數民族地區,如青海、西藏、新疆,是寧可三日不吃飯,不可一日不飲茶。以茶待客已成為我們的傳統習俗和風尚,向客人敬茶也成為我們一種社交上的禮儀。如今的茶已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我們的一種精神食量。
作為一種可飲用的植物,茶是什么時候被發現的呢?
在1993年至2005年這一段時間,世界上產茶量最多的國家是印度,西方人在印度也發現了很多野生大茶樹,因此印度被錯誤的認為是茶的發源地。后來有很多的證據證明了中國西南地區的云貴高原是茶樹的起源中心,并得到世界公認。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并人工栽培茶樹,最早加工茶葉的國家,而且也是茶葉種類最豐富的國家,因此中國被譽為茶的祖國。
茶在中國的歷史中源遠流長,有關茶的文字記載可追溯到五千年前,最早關于茶的記載是出自《神農本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我們的祖先飲茶的過程中經歷了四個階段:生吃藥用;熟吃當菜;烹煮飲用;沖泡品飲。古人最早利用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后來便火生煮羹飲,,就像今天煮菜湯一樣,那時人們只把茶作為羹湯來飲用,或作為菜來食用,直到后期才開始把茶作為一種飲品。
歐美國家的人認為茶是一種可以讓人產生智慧的飲料,對思考談話有幫助,可以讓人做深切長久的思考。但是他們對中國茶有一定的誤解,他們認為中國茶不好喝。這主要是因為歐美國家在判斷茶的好壞時采用的是理化分析,而非感官。在理化分析中他們發現,價格昂貴的好茶葉和價格便宜的次茶葉在理化成分上無本質差別,因此他們在購買中國茶葉時傾向于購買價格便宜的次茶葉,也正因此他們認為中國的茶葉不好喝。很多歐美人士到中國嘗到中國真正的“茶葉”之后,往往贊不絕口。
提到茶,不得不提“茶圣”——陸羽。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于世。正是他開啟了茶的時代,正如一首詩所說“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
如今茶也已經成為一種產業,是山區人民的重要經濟來源,據統計每年有兩千萬人要靠茶養活。
也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不抽煙,不喝酒,多喝茶。因為茶中含有很多成分都有利于我們的健康,那么茶中含有哪些成分呢,歡迎大家關注我的下一篇文章《茶的成分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