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歲,你能不能晚點來

? ? 這兩天打開QQ,被一些跳出來的對話框與空間禮物嚇了一跳。“生日快樂”這四個字,在帶給我驚喜的同時也不失驚慌,原來我生日了。 ? 這意味著我又大了一歲。

? 97年出生的我,不懂得什么是陰歷,什么是陽歷。

?說什么生日是九月初三之類,我只記得我的生日是10月4日。

國慶的日子,挺好,與國同慶。只可惜印象中,我的生日始于很小很小的時候,結束于現在。那年我過生日,大人都會給我買一個大蛋糕,叫來我妹妹或是一些朋友,做一桌菜,然后為我慶生。

我吹滅蠟燭,許下美好的心愿。吟唱生日歌,感激著美好的此刻。

星空下的祈愿,期盼著盡快長大,長大后的無奈,懷念著幼時美好。

如今的生日,早已淡去,沒有太多的形式,只有自己一人吃一個小蛋糕,在生日那天,感激朋友美好的祝愿。

19歲的生日,我與孤獨作伴。在黑夜中,寫下我的故事。

一年前,我18歲。也是在這個時間,發誓要好好努力。

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聽說活到三十歲,人就會荒涼起來,年齡真是一個很尷尬的東西。

如今19歲的我,還是一無所長,無所事事,消耗著自己的生命。看著一年前的影子,再看看現在的自己,大概也只能笑笑吧。


知乎有個很有趣的問題,叫做“你接受自己平庸的那一刻是什么情境。”

我向來是獨具個性,認為自己很厲害,什么事情都想做,對什么事物都充滿著美好與新鮮感。

我想創業,我想做一番大事業,我要做一個很厲害人,我要學一項很厲害的技能……

但這些事物的起點,我也只做到了“想”,并沒有花上太多的時間與行動,以至于幾年前,我想要做的事情,現在還一直在幻想,這最終的結果,就是一事無成。

我接受平庸的那一刻啊,也許就是高考前后,雖然只是普普通通的單考單招,但是那時我心境的變化,那些落差感,帶給我的,更多是對自己無能的無奈。

認為自己可以逆襲,嚷著要上本科,想著改變自己的命運以及窘境,可最后卻還是退縮了。

所以后來,我開始變得現實,我并不認為自己是一個能成大事的人,19年前我做了太多的錯事,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我不敢保證我這種吊兒郎當的,懷著三分鐘熱度的人,在19年后能有所為,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我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我不善交際,害羞怕生。一臉的慫樣,不起眼的身高,不堅定的內心,一無所長。

我無法描述自己所想要的未來的模樣,卻討厭現在這種平淡的生活。

大學初始,我為了鍛煉自己,竟競選了班長一職,可是一個禮拜的鍛煉,帶給我的,只是更多的無奈。

我還是太慫,太怕生。認為自己有領導能力,認為自己很強,可現實卻是一只弱雞。

它讓我明白我還有許許多多的不足,我還需要學習許許多多的東西,去面對這個變化多端的社會。


千萬別指望在20幾歲學會一樣技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能過好這一生。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而今天,每天都有無數公司或行業像流星一樣劃過天際。

出生、璀璨、消亡。

我們要習慣這種節奏,也必須習慣。最重要的是,在快速變遷的今天,多掌握一些,可以遷移的技能。

比如,交流和表達的技能;團隊協作的能力;組織管理和計劃的能力;挑戰舒適圈的勇氣和毅力。

以及,最重要的,無可替代的創造力。-------越女(轉自知乎)


同樣的年齡,有人已經站在世界的巔峰,而我們只能在青春的墳墓里打滾。

19歲了,在恍惚中,來到了大學,在煎熬中,度過了軍訓,在期盼中,迎來了新生。

年齡越大,責任也就越大,還有無盡的煩惱以及孤獨感。拋去上面的無稽之談,談一談,這個年齡,19歲的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事情。


1 定一個目標吧

定一個目標吧。比如超越馬云,王健林。

一個不大也不小的目標,可以是三年的目標,也可以是五年的目標。改變要從現在做起!

由大目標到小目標,各類的細分,重點是要做,不要學我,只說不做。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去找到自己內心喜歡的事物,究竟是什么,雖然所學從事的并不是這個,但是可以把他作為副業,慢慢的主副兼顧,做的更好。


這里我引用了劉同的一個表格

21歲

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

22歲

敢為自己想做的事爭取些什么

23歲

知道自己未來三年的目標是什么

24歲

即使覺得生活有點吃力但心里很有信心

25歲

第一次感受到了工作中的成就感并告訴自己要堅定下去

26歲

回頭看看過去三年覺得一切都值得

那就確定一個五年計劃吧。

27歲

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工作和生活都能分享

28歲

離30歲越來越近 會有著急但更多的是期待和沖刺

29歲

不慌張不急躁 不覺得30歲是個坎

30歲

覺得人生還早著40歲的時候再看都來得及

時間真的是一個奇妙的東西,你想要的時候,它不見了,你不想要的時候,卻多的用不光,你抓不住它,它卻一直陪伴在你身邊,滴滴答答的溜走了。

所以還沒二十的我們,在這最好的年紀,有著最好的時間,有什么借口,不學好,不努力去成為最好的自己呢?

2 培養一個愛好

可以是唱歌或者畫畫,練字也可以,或是編程攝影,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美好,需要你慢慢體會與發現。

3 堅持鍛煉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東疼西痛,各種各樣的毛病,蜂擁而至。你就不得不抱怨,年輕的時候,為什么就沒有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

堅持鍛煉不僅僅能為我們帶來健康的體魄,你的精神面貌與形象氣質也會得到相應的改變。

4 ? 擴大朋友圈,多社交。

這是為了鍛煉你的交際能力。我是沒啥交際,我一上臺演講發言就會手抖個不停,連拍照做個“YES”的手勢,我都會抖,以至于我開始懷疑我是不是有病,我開始計算我初中那年做主持人時,到底抖了幾下。

因此交際能力,這種“技♂能”非常重要,做人臉皮一定要厚,這些本領一定要盡快掌握,磨合。

在社♂交的同時,我們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謀劃著今后的未來。

5 ?多看書

書是個好東西,不知道為什么,我明明知道,他是個好東西,我就是不喜歡看書。

現在這種低頭族時代,手機的便利,讓人們慢慢開始變得浮躁起來。喜歡看書的人,似乎已經不多了。

但這只是我的胡說八道。實際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喜歡讀書,讀好書。

喜歡讀書的人,一定是一個能靜得下心的人。

書中的黃金屋,在讓我們充實的過程中,也讓我們的內心得到了升華。

6 ?多關心自己的父母

上大學后的我們,很少有機會再與父母一起相見,共進晚餐。

我上大學的第一晚,徹夜難眠。因為棉被太熱了,睡不著覺。

可我知,此時異地的父母,定也是徹夜難眠。他們擔心子女出門在外,擔心他們的生活起居與安全問題。

父親經常在微信上找我聊天,問我過得好不好,吃飯有沒有胃口,軍訓累不累。

我似乎只是平淡的回答到“不累,嗯,還可以。”

我大概也只能這樣說吧,為了減少父母的擔憂,我又不善言辭,所以有時間多與父母聊聊。

7 學會獨立 ,戒驕戒躁。

人只有在舉目無親的遠方才能夠真實的活著-----梭羅

這里引用了《瓦爾登湖》 的名句,出門在外的時候要學會自強,不要太依賴他人,要學會獨立,做自己。

學著自己去洗衣服,去處理一些事情等等。

孤獨是你最好的伙伴。

戒驕戒躁,心態第一。

“褪去了浮躁,我可以在繁忙的學業中保有一顆淡然的心態,我可以閑暇時同遲子建共坐在竹林里,看漫天飛舞的螢火蟲,聽到上帝的悄悄話。可以隨著歌聲走進王菲的世界,聽那些天籟之音里傳達出來的孤獨與倔強。”--------------抽屜都說(簡書)

木心說:萬頭攢動火樹銀花之處不必尋我,如欲相見,我在各種悲喜交集處。能做的只是長途跋涉地歸真返璞。

大概生活的最好狀態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

這里掛一首木心的詩,寫的很好。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8 做一件偉大的事情

在大學的這幾年,希望你,不要渾渾噩噩的度日子,在定目標與計劃的同時,也要好好思考,自己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事情,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去做一件值得自己驕傲的事情。

可以是創業,或者是打工兼職,或者是做志愿者,當然還有許許多多。

9 ?好好學習

既然選擇了遠方,就注定風雨兼程。

好好利用大學的時間,在學生會、社團、班委等鍛煉自己,同時也得兼顧學習,充實自我,不要浪費父母的一番苦心。

可以多聽聽講座,逛逛知乎,看看TED視頻,學一些有用的技能,辦公三件套,PS等等。

看過一個視頻,里面的主講人這樣說道:“二十歲,真的是一個很奇妙的年齡,你開始慢慢懂得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你有時間,有能力,有機會,去學習,去進化,去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10 去旅行,去窮游,去做一個旅者

年輕的時候,就應該抓住機會,多看看世界。

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感受不同的民族風情,鄉土氣息。

讓自己的生活,不只是平凡與枯燥,還有詩意與遠方。


11 學會理財

每次找父母要生活費的時候,總是最尷尬的時候。因為自由,很多時候也許還沒到月底,錢已經用的差不多了。那么這些錢,究竟用到了哪里?如果沒有特別好的記錄規劃,?這些錢的花費本身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所以有必要學會理財,有膽識可以做投資。但是對我們而言更有幫助的,無益于是準備一個小本本,每天記賬,這樣能清楚的知道錢,究竟花到了哪兒。

?小小的習慣,不知不覺的改變著你的生活水平。你能通過這個方式,省更多的錢,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12 考證,自學是一門學問,雙♂修的樂趣無止境

利用好自己的大學時光,多考一些有用的證書吧。比如四六級,計算機等級證,會計資格證,教師資格證等等,也許有些東西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有用,卻極大的考驗了你的學習能力。

這里就要涉及到“自學”2個字,也許中學的時候,我們接受的都是被動教育,僅僅只是為了應試,參加高考,考取所謂的好學校,認為擁有所謂的好人生。但是在大學,并不是這樣。你的空閑時間會很多,正當然被虛度的光陰也不會很少。

自學能力,對人生的影響不小,學習能力強的話,無論是今后的大學生涯,還是進入社會工作,對自己的幫助都是極大的。

從自學能力又談到了雙♂修,所謂的雙修,又可稱為輔修,雙學位。很多本科院校都有,有些學校還專門有這種定向班。

身為專科生的我們。這種階級,似乎是很少有機會去雙♂修了。但也可以通過自學,去慕課網等平臺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科目。

讓自己不僅僅只有一技之長, 還能雙劍合璧。

學習是無止境的,雙♂修的樂趣亦是無窮的。

請不要把自己定位于只能學一門自己所屬的專業課。

如果你學的是歷史,那么在學習之余,可以再學一門外語,這樣在了解他國歷史文化的同時,語言能讓你更好的了解異域風情;如果你學醫,那么可以輔修法律,畢竟現在醫患嚴重;如果你學建筑,那么搬磚之余,你可以學習修電線桿,防止搬磚過程中,被電線桿壓倒。

當然這里也只是我的亂扯,學什么,還是得遵從自己的內心與興趣,學習與專業比較接近的課程。


我的廢話就寫到這里,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去體會。

十九歲的生日,我送給自己一篇散文,希望一年后的自己,再次回顧這些事物的時候,已有一技之長,有自己的夢想,開始努力的去做一個優秀的人,慢慢的成長,強大起來。

十九歲的自己,請不要辜負美好時光,請自信慎獨,用自己最好的模樣,去創造屬于個人的奇跡!

二十歲,你能不能晚點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康德的問題,康德所面臨的問題是先天綜合判斷如何成為可能;給予的人類知識,它的前提是什么,界限是什么。經驗論...
    OnErin閱讀 295評論 0 1
  • 題是目在讀《蘇東坡傳》時,又看到的一句話,一邊被這個自己仰慕的人感動著,一邊被這句話觸動著。 四十以后...
    娜木翰閱讀 618評論 6 3
  • 原諒我 我那麼多的文字 原諒我 我那麼多變的心情 我看見了 那麼多的落沒 怎麼能夠 不難過 移動越慢 因為口袋裏裝...
    蔡振源閱讀 326評論 0 0
  • “因為我有腦癌,所以我整容了,我想生命就這么短,我要好看一些” 我對面的短發女人四十歲的年紀,有著混血的面孔,哦,...
    貓秘閱讀 876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