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教讖夢誤書生,江鯽尖叉羨九卿。
魚臥泥涂吹沸沫,蝦憑指甲扒浮名。
黃昏靜看登樓賦,卓午閑聽楚鳳聲。
故國烏臺今尚在,可憐騷客坐愁城。
注:尖叉,《漢語大詞典》:尖叉拼音:jiān chā?!凹狻?、“叉”均舊詩中之險韻, 宋?蘇軾《雪后書北臺壁》其一末韻為“試掃北臺看馬耳 ,未隨埋沒有雙尖”,其二末韻為“老病自嗟詩力退,空吟《冰柱》憶劉叉 ”。造語自然,無趁韻之弊。其弟轍與 王安石 步原韻所和詩及蘇再用前韻所作詩,其造語押韻亦復自然。世因以“尖叉”為險韻之代稱。 清?黃景仁《次韋進士書城見贈移居四首原韻奉酬》之一:“有牀眠曲尺,無雪賦尖叉?!?清?梁章鉅《喜雪唱和詩》:“素怯尖叉造句難, 東坡借雪每生瀾?!?清 秋瑾?《意難忘》詞:“爐煙銷馝馞,箔影斗尖叉?!?/p>
附蘇東坡雪后書北臺壁二首 其二(宋·蘇軾)
城頭初日始翻鴉,陌上晴泥已沒車。凍合玉樓寒起粟,光搖銀海眩生花。
遺蝗入地應千尺,宿麥連云有幾家。老病自嗟詩力退,空吟《冰柱》憶劉叉。
注:劉叉,唐代詩人?!短圃婅b賞辭典》:
從唐德宗貞元末到憲宗元和時期,以韓愈為首的一派詩人,一反大歷以來圓熟浮麗的詩風,走上險怪幽僻一路。如韓愈的《陸渾山火》和盧仝的《月蝕詩》等都足以代表這種詩風。劉叉也是這一詩派的著名人物,以《冰柱》、《雪車》二詩為最有名,而《冰柱》詩尤奇譎奔放,寄托遙深,為后世所稱揚。
李商隱評曰:(劉叉)能為歌詩。然恃其故時所為,輒不能俯仰貴人,穿屐破衣,從尋常人乞丐酒食為活。聞韓愈善接天下士,步行歸之。既至,賦《冰柱》、《雪車》二詩,一旦居盧仝、孟郊之樊宗師以文自任,見叉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