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演講|不要講笑話!演講的時候不要講笑話!
我經常接到這樣的詢問:我明天就要上臺演講了,我馬上就要給大老板匯報工作了,要不要在開場的時候講個笑話暖暖場?
“要不要在演講的時候講笑話?”
是個困擾很多人的常見問題,但在我看來,這其實不是個問題,回答當然是:不要講笑話!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這會成為一個問題?為什么不會有人問我,演講的時候我要不要開口說話?
你可能會說,這不是廢話嘛,演講不說話還叫演講嗎?
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看,意味著演講這種形式里,開口說話是必須的,而笑話并不是。
我知道很多的書籍,甚至是演講培訓,會專門教人要在演講開始之前講個笑話,還會有針對性的培訓。說是因為開場的時候可以活躍一下氣氛,也可以讓演講者更放松。如果看到這樣的書,我會建議你直接別看了,撕了就行;如果有培訓教你要在演講里講笑話,我也會建議你先退費再拉黑。
我看過太多因為在演講里講笑話造成的慘劇,特別是對新手來說。因為讓別人笑這件事本身就太難了。
為什么讓人笑這么難
首先因為要在舞臺上狀態松弛很難。
喜劇演員能讓別人笑,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松弛。
不信你回想一下無論是郭德綱、沈騰還是李誕,是不是想起來就覺得很松弛。
往臺上一站,觀眾的目光往你身上一聚攏,一般人第一反應就是戒備和防衛。你站上過舞臺就知道,這幾乎是一種本能反應。
想要在舞臺上獲得安全感,是需要經過很多練習,積累大量經驗的。而要變得松弛就更難了。大部分演講者連自己的演講內容都還沒有十足把握,哪有心思去準備自己的舞臺表現呢?這個時候就別給自己加戲了,專心準備好稿子里的內容和干貨比什么都強。
其次,幽默感太稀缺了。
相信我,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沒啥幽默感。這既包括下面坐著的聽眾,也包括站在臺上的你。
讓人笑是件非常難的事,比讓人哭難多了,這么多喜劇表演者,相聲演員,脫口秀演員,經年累月地鉆研和訓練,都不能保證每次一定能讓觀眾捧腹大笑,那么請你摸著良心問問自己,你平時生活中是個很容易就能讓別人樂出聲的人嗎?
如果不是,為什么你有信心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一屋子陌生的聽眾,在自己可能緊張得手腳冰涼,聲音顫抖的情況下,讓他們笑出聲來呢?
再說,同一句話,不同人講出來效果都不一樣。
先看這樣一句話:
“大城市都在拒絕外地人,只有深圳說,來了就是深圳人,我懷疑這是不是深圳人才引進的一個陰謀?”
光看文字,是不是覺得這是句有意思的話,但一定說出來會讓人笑嗎?恐怕不會,但李誕就可以。這是他脫口秀大會上的一個段子。你哪怕原樣講一遍,下面的人都未必有反應。
再看一句:
“喲,都來了?都挺好的啊?”
這不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問候嗎?難道這也會有人笑?會的。郭德綱以前相聲專場,開場說這兩句,全場就哄堂大笑。你恐怕也不行。
更有可能,你精心準備的笑話,不過是別人在網上已經看過了的段子,也未必能戳中他們的笑點。如果你講了半天,誰都沒笑(這其實是大概率事件),還用同情的目光打量你,你打算怎么收場呢?說好的靠笑話暖場,結果成了無比尷尬的冷場。是不是哪怕想想,就覺得冒冷汗了?
你可能會說,我就是有一個祖傳的壓箱底的段子,每次大家都能笑,不笑不是地球人,我能不能拿來開場呢?我勸你也不要。
為什么呢?接著往下看。
你演講的目的是什么
糾結于要不要講笑話這件事的人,都有一個共同誤區,忘記了為什么要演講。換句話說,忘記了演講的核心目的是傳達觀點和信息。
有很多優秀的演講,無論是丘吉爾的二戰動員演講、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還是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都沒有笑話,也不講什么段子,卻都是了不起的傳世之作。
你可能會說,這些都是偉人,我比不了。
并不是讓你跟他們比演講技巧。看一下他們的演講形式里,是不是以觀點和內容為核心的?他們在準備演講的時候,都會在內容和觀點上下最大的功夫,這是才是演講的主體,是最重要的蛋糕,笑話不過是糖霜,沒有也不影響蛋糕的可口。
哪怕你有一個極其好笑的笑話,現場逗得大家前仰后合的,也要問問自己,這段內容跟演講的主題有什么關系?
有不少演講者講的開場笑話跟主題是完全割裂的,跟后面的內容也沒有任何關聯,純粹是為了搞笑而搞笑的,哪怕博得了笑聲,也會影響你之后嚴肅內容和核心觀點的傳達。甚至有損演講里非常基礎的原則:真誠。
你演講的目的是什么?
內容是否足夠支持你達到最終的目的?
聽眾不是為了獲得娛樂和歡笑來聽你演講的。
你的演講可以毫不搞笑,但不要為了搞笑而搞笑。
因為讓聽眾笑不是你演講的目的。
那么是不是說,演講里完全不可以加笑點呢?
也不是,演講里確實不應該加笑話,但可以講好笑的話。
不要講笑話,而要講好笑的話
這兩者有什么區別?
笑話需要起承轉合,大量的鋪墊,最后給出包袱(punchline),而好笑的話不用。好笑的話可能是在演講內容進行過程中一個有意思的說法,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表達,一句有趣的類比形容,但效果很好,演講者也沒有負擔,甚至觀眾都沒有預料到這里會有好玩的地方。
讓人笑這種事,總是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效果最好。
舉個我設計的“好笑的話”的例子。
去年得到大學秋季開學典禮上,賴升的演講《好想法難落地怎么辦?》,講的是身為產品經理怎么設計出一個爆款的電動螺絲刀的過程,這其中講到供應商都認為,復雜的電動結構沒有辦法塞進一個小小的手柄里的時候,稿子里我給他有這么一個語言設計:
“老子手捏一個給你們看!”
一開始賴升有點猶豫,說現場說粗話會不會不太好?
我跟他說,這個點一定要這么說,因為能體現出他此時堅定的決心,情緒是到位的,哪怕是粗話也沒關系,并且還要配上動作,這句話的語氣在訓練的時候也幫他反復排練過,最終這是全場笑聲最大,也被人記得最牢的段落。
關于為什么“好笑的話”比“笑話”在演講中更好,還有一個特別簡單卻經常被人忽視的理由。
笑話需要從無到有塑造場景,不然無法帶著聽眾進入情節。而演講天然就是在一個場景和故事線上,根本不需要節外生枝的插入某個不相干的情節硬搞笑,所以“好笑的話”的本質其實就是笑話里的punchline。
比起講笑話,講好笑的話更能保持演講內容的整體性。
最后我想說的是:
作為演講者,聽到場下的笑聲,感覺確實會很好,講的也會更起勁,但你有想過這是為什么嗎?
是因為這顯示了演講者的幽默風趣,能帶來更大的自信嗎?
笑聲,其實是一種反饋機制。
如果聽眾笑了,只說明一件事,他們在聽。
換句話說,講笑話是收攏聽眾注意力的一種手段,笑聲意味著達成了目的。而要達成收攏注意力的目的,并不止講笑話這一種手段。
如果你是個演講新手,千萬別講笑話。
? ? ? ? ? ? ? ? ? ? ? ? ? 更多演講相關的精彩內容,歡迎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馬徐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