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回憶2
圖片發自簡書App
年僅37歲的生命在此畫上了句號,雖然他不是中國詩歌的太陽,但也是耀眼的明星。不知道激流島有沒有歪脖子樹,而煤山上有。現在人們到景山公園,都要看看這棵依然生命旺盛的老歪脖子樹,它記錄了一個朝代的滅亡,又見證了另一個朝代的興亡。當崇禎皇帝發出“諸臣誤我!”的透徹感悟時,能陪著他走到生命終點的人,卻只有一個王承恩,曾經獻計獻策的大臣們早已在謀劃著在新的主子跟前邀功請賞。崇禎是不幸的,他的父輩們早已耗盡了國力,身邊又被一群善于說大話空話的文人包圍著。崇禎無疑也是讓人敬畏的,他踐行了“文死諫,武死戰,國君死社稷”的成祖遺訓。一個33歲的年輕皇帝,一個想勵精圖治的皇帝,內憂外患加速了他的離場,只能讓人唏噓有福無命。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棵歪脖子樹定為“罪槐”,還被鐵鏈加身,順治用這種方法警示自己的皇子皇孫,并以此來博得漢民族對異族的好感。可惜前人創業非容易,后代無賢總是空。
本來在這個長夜,可以呷一口酒,杯中窺己,但思緒不知怎的,隨著酒香飄得這么遠。想到了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的遭際,又想到了明朝那些事的結局。兩個自恃聰明的人,也確實是兩個很有才華的人,都是想要扶大廈于將傾。一個想拯救家庭,一個要拯救帝國,結局是家破人亡,國破人亡,讓我心里增加了些許涼意。再多的罪己詔都是那樣地膚淺,悲劇似乎就是與生俱來的。謝燁、英兒是顧城值得用生命托付的人,但她們成了顧城精神車堵奔潰的導火索。整個朝堂上的亡國之臣,就成了壓垮帝國的一根又一根稻草。
圖片發自簡書App
現在冬天的日子不需要熬了,屋子里很暖和。酒杯在手里轉動傾斜,酒的濃香不斷地溢出,卻不見液面下降。這無色的酒,讓日子就多了很多回憶,讓人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