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相信讀過太宰治《人間失格》的人都會對這句話印象深刻,是怎樣的經歷,能讓一個人說出這樣的話,懷著好奇和疑問,并做好了接受“喪”思想的準備,我拜讀了這本書。
? ? ? ? 讀完書,我沒有壓抑、悲觀,卻對主角葉藏充滿心疼。小時候的他過著世俗眼里幸福的生活,家境優越,仆從隨行,雖不努力但成績優異,可是對于他而言這些都無法讓他快樂。他小心翼翼的討好著每一個人,包括身邊的仆人,他幾乎不會拒絕,害怕從任何一個人臉上看到生氣的表情。他甚至甘愿扮演“傻子”一樣的丑角來逗大家開心,盡管他的心里對這種行為充滿厭惡。他小心翼翼的偽裝著自己,長大后的他更是恐懼與人接觸,哪怕是遞給收銀員錢都會讓他緊張到發抖。
? ? ? ? 葉藏的性格,讓人不禁聯想到現在普遍的“討好型人格”,不懂得拒絕別人,為了不讓別人生氣甚至做各種事來迎合別人的思想。一個人活到完全失去自我,那么也不難理解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了。
? ? ? ? 為什么葉藏會是這樣一種性格呢?從他描述小時候父親給買禮物的小故事中可見一斑吧。父親想給他帶獅子舞中的獅子,而他對此完全不感興趣,只是站在那里傻笑,由此引得父親有些惱怒。他為此輾轉難眠,直至半夜爬起來在父親記禮物的本子上寫上自己要獅子舞中的獅子才稍稍安心。至此,他人生中一次難得的自我也被這樣扼殺了。初中時,他想考美術學校,父親卻讓他考高中,將來從政,他性格中的妥協又一次戰勝了夢想,至此他又一次失去了心靈的慰藉。
? ? ? ? 如若當時,他的父親肯耐下心來,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并試著去理解他,讓他發現原來表達自己并不會讓事情變得糟糕,也許他便可慢慢克服性格障礙。作為一個父母,試著回想,是否也像葉藏的父親一樣,給孩子的,希望孩子去做的,只是遵從自己的想法,而不去考慮孩子那小小的心。是否也依靠年齡的優勢,喊著為他好的口號,強勢而霸道的主宰著他的人生。是否也在孩子不順從我們的意思時,大為惱火,并告訴他我們是權威的、正確的,他是錯誤的。
? ? ? ? 我們總喜歡高高在上的教導著孩子,我們總以為自己用多上幾十年的人生閱歷足以主宰這個小家伙。在他哭泣時,我們呵責,甚至仗著身型的優勢去暴力壓制他。于是,他從我們的行為中知道,哦,原來碰見不喜歡的事情是可以用發火和武力解決的。如若我們在每次發火前,肯先耐心問問他的想法,是不是會避免我們的孩子成為另一個葉藏,另一個暴力兒童。
? ? ? ? 孩子,我愿聽你說。在下次我們意見有分歧時,我愿放下倚老賣老的姿態,放下洋洋自得的經驗,去跟你共同面對你成長中的困惑和煩惱,愿我們在你的心中,是一個可以訴說苦惱的朋友,是可以幫你撥開迷霧的長者,然后才是護你愛你的父母。愿我們共同成長,你成為更好的孩子,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