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特意去了御橋上農批,采購一些水果和肉類。
中環滬南路出口下來左轉就到了上農批,很方便,買了阿克蘇蘋果庫爾勒香梨和一小盒車厘子(這是寶寶最愛吃的水果)。家里的N箱贛南臍橙只剩下4個,三箱蘋果只有6個,其他的都光光了。這對于愛水果的媽媽和寶寶來說,確實是急需補充的,很遺憾香梨買的品質不好,便宜果然沒好貨啊,和上次朋友那邊買的不好相提并論,批發市場水太深。
海鮮類下午早就收攤了,只好去買肉類,大門口左側的清真牛羊肉不錯,買一堆牛肉羊肉燉湯,冬天燉蘿卜最贊。再買一些羊肉卷牛肉卷備著吃火鍋。
本來只是很普通的采購,恰恰因為離新年近了,多了許多年味。正好前幾天同學明星發朋友圈說福魚了。福,在我們老家方言里,是特指春節屠宰豬羊魚一類的食品,因為是過年,寄托美好愿望,故稱福。明星福了一條或者好幾條大青魚,腌了好大一盆。在老家,大年將近,不僅福魚,腌魚,還要福豬。農村里,每家每戶都會養幾頭豬,過年的時候賣一兩頭,自己留一頭福了,自己留著吃一部分,一部分送親朋好友分享。
福豬依稀是在臘月二十四后的某天,凌晨父母就起來燒水。開水用來燙豬毛,也方便殺豬的師傅們洗刷。殺豬是有專門的人,他們平時卻不是賣豬肉的屠戶,和所有人一樣種田種地。到了鄰居們需要的時候,他們就兼職福豬了。凌晨兩三點,開水燒了幾大鍋,廚房里熱氣騰騰。隱隱聽到由遠及近的腳步聲,說話聲,接著有人喊父親名字,父親到院子里和外面來的人打招呼,幾個人進了院子,放下行頭,聽到清晰的刀具磕碰聲:這刀具極具誘惑力,有長長的捅豬脖子放血的尖刀,碩大的剁骨頭的劈刀,小小的分肉的尖刀?,還有卷卷的刮豬毛的刀子,以及專門去除鬃毛的刀具,還有捅豬屁眼的長鐵棍。
這幾位福豬的鄉親,完全沒有專業屠戶的傲慢和冷酷,屠戶們因為有點錢,又經營多年,往往油滑奸詐。鄉親們卻很樸實,幾人拖出豬,七手八腳,就抬到了殺豬盆上。這殺豬盆也是專業工具,提前一天就借到家里來了,父親拆了一扇大門,擦擦干凈,放到殺豬盆上。黑毛大肥豬就躺在這里,等待幾個業余殺手來結束它的使命。大黑豬一頓叫喚之后,終于沒了聲音,脖子上深深的口子,和地上滿滿一盆的豬血(老家叫豬紅)。
母親于是趕緊端了豬血去熬煮,不一會豬血就會成為豆腐塊形狀。鄉親們開始刮毛,分割,分成兩大扇,各掛到一個門板上,也可以掛到梯子上,內臟清理出來,和豬下水們放一起。老家的人都不吃豬尾巴,于是由福豬的鄉親帶走---多年后,我家縣城里開了一家叫豬尾巴的酒樓生意火爆,嘗了一嘗,果然好吃。后來帶老婆回家去吃,吃貨老婆也是贊不絕口啊!
接下來分肉的分肉,洗腸子的洗腸子。屋外一片歡快的聲音,躺床上的我哆嗦著,冬天實在太冷了,不過口水不知不覺流了一床,要知道,一年里最豪放的吃肉季終于到來了。
一頭豬二百多斤,豬肉能有150+的分量,新鮮肉自然是吃不光的,這里面送一部分給親戚,不過有的親戚也養豬,是不需要很多的,那就分點給鄰居,下次他們福豬選擇在夏天秋天,我們也可以分享一部分。剩下的幾十斤怎么辦?吃肉也是一件辛苦事啊,記得有次過年光肘子肉就有十來斤,父親不愧是黨教育的根正苗紅的革命軍人,典型的好大喜功嘛。那頓肘子記得吃到正月十五了快。
剩下的豬肉,就得腌制起來了。
這是母親得活兒,她早已備好幾口大缸,清洗干凈,這時候我萬萬不能玩司馬光砸缸的游戲。母親放下幾大條豬肉,撒一大層鹽巴,再放一層豬肉,再撒一層鹽巴,終于幾口缸都滿了。腌制的豬肉過一陣,得拿出來曬,曬到肥肉油滴在泥土上,噗噗的泛起一陣灰塵。這一下子,可以吃到夏天農忙結束,?家里自種的大蒜特別香,炒上臘肉,簡直無敵了。
從初夏開始,我就要幫母親選擇割那一塊的臘肉了,那時候新鮮肉早就吃沒了,臘肉是我可以每頓都能期盼到的美食,于是我拿著菜刀,到客廳掛臘肉的梁上,拿著椅子墊腳,比劃半天,割一塊自認為不錯的,送到廚房。
福魚不太好玩,單調的很。老家在魚米之鄉,魚多的年頭吃到年尾。福魚的樂趣,卻在殺魚之前。
家鄉很多湖,也很多池塘和水庫。每年冬天過年前,村里就會放開其中一些池塘和水庫,讓大家逮魚分了過年。
這是一個全村的節日,甚至周邊的村民都會來趕熱鬧。?都等著一聲令下,大家都跳進池塘搶魚,不過不是搶回家,是搶了放到指定的地方,等待最后的分配。直到魚塘里基本掃光了,主事的人說,剩下的大家自己找吧。于是圍觀者和小孩子們就可以去逮魚,逮到了就回家邀功去啦。
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年貨而已,在老家,臘月二十四到過年前去置辦干貨也是一種習俗。所謂干貨,就是現在上海到處可見的南北貨。?老家的鄉村離縣城遠,去隔壁縣城卻很近。這所謂的近,其實需要步行2小時,還要坐船過一條河才能到,往返四個小時。路途確實辛苦,但對城里的好奇和期待,卻鼓舞著我每年都參加。
路途的艱苦就不說了,單說瑞昌縣城吸引我之處。首先要說豆漿油條,豆漿濃濃的,很香,油條酥酥的,很脆,油條泡到豆漿里,甜甜的,很潤。今天看來這算什么美食,可小時候,我一年只能吃到一次,你說美不美?
還有那薄薄的小餛飩,類似于今天沙縣小吃的小餛飩,豬肉因為是土豬肉味道更加鮮美。還有油墩子,蘿卜絲餅,牛肉煎包,小籠包……諸多美食,別說走路4小時,哪怕走2天,我也會迫不及待的,何況還有我最喜歡的坐船!
很多年后,讀大一,臘月二十九,又和父親去瑞昌,這次我沒有和他一起吃午飯而是去了室友老大家里蹭飯。老大家這天人好多,他幾個哥哥嫂子都在,吃完一頓豐盛的美食,還喝了幾杯酒,老大的二哥說他們出發去深圳了,我說明天才過年,怎么今天就走了啊,老大說,我們這里今天過年啊,剛才吃的就是年夜飯,我暈,蹭飯竟然蹭了年夜飯,我也是醉了!
這也是我在老家鄉下過的最后一個春節,后來就搬離了老家,再也找不到這樣的年味了。
今年家里又添了一個小寶寶,我是兩個寶寶的爹了,家里我當家啊,于是歲月輪轉,我扮演了當年父親的角色,去購置年貨,為家里過節開始準備。想到這里,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偷偷曝光下哥的個人癖好,就是帶著家人去超市瘋狂采購,超級有幸福感!
最后感謝一下老天的眷顧,今年風調雨順,莊稼收成不錯。
期待來年更美好,順祝看到本文的朋友們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