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邊際效用遞減率:當人們連續消費同一種物品或服務時,其總效用雖然在增加,但邊際效用,即每單位物品或服務帶來的效用增加量卻在遞減。
這條曲線的形狀正體現了經濟學家長期探討的邊際效用遞減率。
二
用新精英的清晨三件事的方式打卡,已經堅持了兩年多。每一次對前一天的總結,成就感的分數都有下降的趨勢。? ?
2015年,剛開始三件事打卡那會,每天僅僅是清晨起床跑步這件事就能讓我有8分的成就感。慢慢的,加入了閱讀,加入了思維導圖的讀書筆記,加入了寫作,加入了繪畫,加入了音頻的制作,……現在的成就感卻是每天只有6分而已。
就像吃零食一樣,小時候吃到一塊糖,幸福的感覺是10分。而現在再吃一塊糖,完全沒有幸福的感覺。
無論是我的成就感還是我的幸福感,都在降低,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率在起作用的結果。
三
基于這個理論的理解,可以為我們將來的行為做出一些提示。
1. 目標的制定? ?
人生最終的目標,追逐的不能是具體的外在物質,例如,錢,權,房,車,美女,帥哥……
因為邊際效用遞減率告訴我們,隨著這些外在物質的不斷增加和積累,它們能帶來的刺激感卻會不斷地降低。原來一年賺10萬就會開心的不得了,然后還能讓自己更加玩命的工作來賺錢,而等到一年賺100萬時,估計帶來的刺激可能還不如一年賺10萬時那么高。為了追求那最初帶來的刺激感(無論是成就感還是幸福感),也許就會變成了一年要賺一個億。可想而知,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當滿腦子都是賺一個億時,也許再也容不下其他的東西,例如家庭……
因此,為我們的人生制定的最終目標一定是一種永遠無法完全實現的抽象的東西,例如幸福。? ? ?
2. 激勵行為的強化物? ? ?
無論是幼兒園里的小貼貼,還是中小學里的個人積分還是獎狀,通通都是一種激勵孩子們產生一種聽話行為的強化物。
邊際效用遞減率告訴我們,當自己家的小子洗了一個碗,我們獎勵他1塊錢時,以后慢慢的,也許就需要給他10塊錢,他才可能會去洗一個碗了。? ? ?
因此,當孩子自己洗了一個碗時,我們需要告訴他的是,他的付出,讓爸爸媽媽感到非常的高興。? ? ?
情感和聯系比任何物質的獎勵都要來的更加有效而持久。? ?
知道這個規律,并不能像那些具體的技術(就是讀書法,筆記法等等)那樣,學會立刻就能出來成效,但是,這個規律卻能讓我們對我們的很多行為進行解釋,幫助我們在未來的日子里,可以讓我們幸福和成就的感覺持續的更久一點。
除了這兩個方面,相信還有很多很多地方也能體驗到邊際效用遞減率的價值。
知道這個規律,并不能像那些具體的技術(就是讀書法,筆記法等等)那樣,學會立刻就能出來成效,但是,這個規律卻能讓我們對我們的很多行為進行解釋,幫助我們在未來的日子里,至少可以讓我們幸福和成就的感覺持續的更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