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在長長短短的假期里迫切的想要離開居住的城市。 對于旅行這件事越發的著迷,在陌生的沒有任何陳舊記憶的城市里散步,好奇的東張西望,走遍狹窄的小巷子,品嘗尋常店鋪里的當地特產小吃,聽當地人使用淳樸方言的家常閑聊,尤其是一個人的時候,隨意地行走,可以獨自想自己的心事,或者什么都不想,就那樣單純的看風景,抑或發呆。
記得在北海市中心的那家海鮮館,品嘗到不算地道、卻很美味的海鮮,那一刻的那種知足和感動,想起來還是意猶未盡;在銀灘踩水、曬太陽的那份愜意和舒適,想想也是無比懷念;在旺角彌頓大道路邊隨意買來的杏仁餅和炒栗子,獨特的香味想起來亦還有很想再品嘗的欲望。。。還有,在北海那家不算大的理發店,跟我洗頭的那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天真的眨巴著眼睛問:“姐姐,你沒有男朋友嗎?怎么不是跟男朋友一起來玩啊?!”我看了一眼在門口低頭玩手機的閨蜜,然后對她搖了搖頭,她似乎明白了什么,繼續跟我閑聊,并告訴我,她有男朋友,就在旁邊給人理發,我順著她的眼神看過去,看到的是個十八九歲的干凈的小男生,他也許猜到我們是在說他,轉過頭靦腆地對我微微笑。那一瞬間我有些被這兩個孩子純粹的情感打動,竟然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也許,那些純粹的東西,都在世俗的洪流里漸漸逝去。現在,很多人都只能在別人的故事里感慨時間飛快,世事無常。我們是不是應該在千帆望盡后選擇自己應該駐足的站點。我們是不是在人海洶涌中走過才后知后覺砰然心動?!
他們說,是個人就有環游世界的夢想。可有多少人真的邁出了那一步。自由和漂泊,安穩和束縛,何處才算是歸處。說走就走的旅行,說起來容易,但是又有幾個人真的有那種勇氣,不是不想任性,是太多的世俗牽絆。從北海歸來,內心明顯是淡然了一些,然而,也許是自己想借著這股勁更加充盈一下看似有些空洞的生活,而后我便毅然決然將自己的遠行計劃提上了日程。認真的查看攻略說明,詳盡的規劃好路線行程,收拾行李,與人潮攢動一起,走上一直在想抵達卻從未抵達的遠方。。。當我獨自在陌生的城市乘坐著飛機前往目的地的時候,心情是激動的,亦是舒暢的,在那個遙遠的他鄉,太多的美好,深藏心底,縱有遺憾,也都是刻骨銘心的記憶,有怨,但無悔。在星光大道,看著各種膚色的人群來來往往,聽著他們對香港夜景贊不絕口的時候,我只是倚在欄桿獨自喜滋滋地欣賞,那一刻,我發現自己并不孤獨,那肯定是旅行帶給我的力量,讓我不知不覺就將孤獨拋卻。
今年旅行,似乎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喜歡在大大小小的景區給最親的人和自己寄發明信片,記得上太平山頂看完維多利亞港之后迫不及待地去找郵局,好像上山就是為寄明信片似的,當時感覺真有些可笑。后來寄出的兩張明信片自己都不是很滿意,只是,它,終究是一份念想,能夠收到,已然很欣喜。只是,在北海老街和成都寬窄巷子給好幾個友人寄出的都沒有收到,甚是遺憾。
現在,很多朋友都知道了我喜歡旅游,有的見面就會調侃地問:“HL最近怎么沒有去旅游了?!”有羨慕嫉妒恨的,有真正想分享我的旅行見聞的,也有純粹看熱鬧的......不管什么心理,我知道大家都是在關注和關心我,已然很感激。都說了是個人都有環游世界的夢想,愛玩是人的天性,總是給自己找各種理由,趁現在還有閑心,想到處走走看看。因為每個年齡階段出行,心境總是差異很大。記得大三的時候,跟小紅買了一張硬座車票坐了一夜的火車到昆明,抵達目的地時候是凌晨五點多,天還沒亮,在火車站附近的麥當勞隨便點了東西吃等待時間,天亮之后出去找到地方住下,便迫不及待地到處逛和吃,那時候沒多余的錢,我們做了一個月的零工才攢夠旅行的費用,但是對外面的風景卻是各種好奇,窮游亦很知足。
? ? 畢業輾轉一陣再回到貴陽工作之后,陸陸續續去過省內外的大小景點,跟不同的人或者獨自一人,到不同的地方,每一次,心境都不一樣。然而,每次出行都會開闊自己的視野,也讓自己感到放松和快樂。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