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思Vol.9:如何完成每日To do list
2017.4.24
今天離開辦公室的時候,開心的發(fā)現(xiàn)我今日的「待辦事項」全部完成,讓我興奮了一下。這可能是我最近一兩個月為數(shù)不多的成就達成。
周一早上,到辦公室后一口氣列了五六個「事項」,加上上周還剩點尾巴的事兒,已然不少。而且在日天工作中,又多出來不少「事項」。
總結(jié)下完成每日todolist的方法:
? 利用好todolist工具的「成就感激勵」設計
創(chuàng)建任務、完成任務(往往有一聲很清脆悅耳的聲音)是兩個大「成就感節(jié)點」。
創(chuàng)建任務,會讓你有一種「超人感」——我認識的人當中就有那種特別享受創(chuàng)建待辦事項的人,沒事兒就給自己創(chuàng)建幾十個任務,我揣摩他心里的內(nèi)心戲是「老子是拯救世界的超人」、或者「能力越大責任越重」之類。雖然有點過猶不及,但這也說明了創(chuàng)建任務是會有快感、成就感產(chǎn)生的。
而完成任務就不用說了,清脆悅耳的聲音是一種慶祝,一種巨大的心理激勵。
用好這兩個大節(jié)點,就需要你把自己的任務盡可能地拆分,拆成一個個獨立、相關關聯(lián)但卻不重疊的事項。一方面會讓滿足感得到持續(xù),另外也有助于你把目標拆分,逐一攻破。
? 迅速判斷任務的難易程度、預計用時
判斷難易程度比較簡單,但預判大概需要用多久則有些難度。要求你要對事情的本質(zhì)更加熟悉,對自己的能力、對經(jīng)常配合的同事的能力足夠清晰。
往往5分鐘以內(nèi)就能徹底解決的事情,我會暫停手頭的事兒,立馬完成,甚至都不用出現(xiàn)在待辦任務列表中。稍微復雜一點的事情,我往往會注明這個事兒需要的外部資源(他人幫助或討論),并且牽扯的人越多,我會盡早溝通、處理——需要等他人回復會確認的事兒,我會適度使用多線程處理。
? 利用好零散時間
需要自己思考的任務,我往往會放到比較靠后的位置,但會提前琢磨——在零碎的休息時間、廁所時間、買煙路上、吃飯時間等等。而往往開始著手做的時候,基本已經(jīng)思考清楚七八成。
? 穿插安排不同「好感度」的任務
只要是工作,就一定有「特別喜歡干」和「沒那么有興趣」的事兒,比例偏差太多,無論天平倒向那邊,都不是什么正常的事兒。在todolist里面你要做的就是迅速分清這兩個類型的任務,然后把他們穿插安排開——做一兩件「爽」的,就做一件沒那么爽的。讓自己的成就感和興奮值一直維持在比較高的狀態(tài)。下班前我就和身邊同事說:「好了,今天我就剩一件事兒了,雖然沒那么想弄」——下班和完成任務的吸引力能給我足夠的勢能去把這最后一件雖然沒那么喜歡的事兒給做完。
大概就是這些。
我發(fā)現(xiàn)我的日思寫得越來越雞湯了,好了,我去看書了。
END
*注:我也開始嘗試寫「日思」,雖然有點成功學或雞湯的身影,但保持思考總歸是個好事兒。
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