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要追溯到三十年前,我還是一個風度翩翩的英俊少年-------這描述沒任何毛病,誰也不要撇嘴。而且,還是一位頭腦清楚、思維敏捷、狡猾多端的少年。
比如說,我就在那個冬天的清晨很敏感得在第一時間洞悉了姐姐和三哥的密謀,更在我一番“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努力之后,成功地坐到姐姐同事的后車架上,踏上了出發到縣城的路途。
我們要去看電影。去坐在電影院里看一場具有很好音響設備的電影。而不是搬著小凳子在街上等上幾個小時,等得眼皮打架困意蒙蒙,才會等來一場毫無營養毫無趣味的電影。
好電影不會第一時間拿到鄉下來的。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跋涉四十多里道路趕過去看的【高山下的花環】。
聽三哥說,這部電影出于謝晉導演之手。謝晉,知道不?上海電影廠的靈魂,原著作者李存葆死活不肯將改編權交于,卻在聽說是謝晉導演執導此片的時候,欣然改變初衷的大師級的人物。
所以我們都很興奮。全然不顧剛剛下過雪的天氣,是如此的寒冷,就一路詩詞背誦接力著騎完了這幾十里的路程。
只有到了目的地跳下自行車的時候,出了一點點小變故。由于天氣太冷,我的雙腿都凍僵了,竟然是站立不穩,摔倒了地上。姐姐和三哥關心的扶起我來問我,我急切之間用了一個很不恰當的詞匯:我想我已經麻木不仁了。卻又逗得他們哈哈大笑起來。
恍惚之間記得那天陽光很好,電影院的積雪都被清理了,卻也有一些殘留在漸漸的融化,地上到處都是濕漉漉的,是一種很清新的感覺。這還是我第一次看到城市的模樣,高樓,遍處的柏油路,我都覺得很新奇,整個一劉姥姥踏入大觀園的感覺。
電影院的售票口,反復播放著程琳演唱的【風雨兼程】,由于旋律優美,我便聽得很用心,幾遍過去,就學會了。這也是我學會的程琳的第一首歌曲。從那時候起,我也在心里認定了電影院是一座城市最時尚的一個所在,以后我在或者不在城市的日子里,它都在無時不刻的傳遞給我潮流和新奇。
整排的木椅,紅色的幕布,寬大的主席臺,密密麻麻的人頭躦動,甚至嚴肅的檢票口,豁亮的廁所,瓜子糖塊的零售點,都是我從來沒有見過的,我是多么想吃上一串晶晶亮的冰糖葫蘆啊,可是大姐的冷冰冰一句話迅速打消了我的不正當想法:吃了冰糖葫蘆,你就不能去看電影了。
哼。瓜子誠可貴,糖枝兒價更高。若為電影故,二者皆可拋。
于是開啟我有生以來第一場神奇的電影之旅。開始認識謝晉大師精心塑造的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個個真實存在的靈魂。忠誠無畏的梁三喜,直率勇猛的靳開來,智慧靈聰的小北京,浴火重生的趙蒙生,凜然無私的雷軍長,像大地一樣富有承擔精神的梁三喜的母親,看著瘦小孱弱的肩頭卻能扛起山一樣重的苦難的梁三喜的老婆。。。。
于是開啟我第一次如此哭得稀里嘩啦的淚水之旅。所以從此感受到電影的無窮魅力,原來它可以輕易得令人開懷大笑,心有所悟的沉默感恩,酣暢淋漓的振奮精神,無所顧忌的放聲大哭。每一個人物塑造得都是血肉兼備。當我已經熟悉了他們每一個人的音容笑貌,感受到他們真實的呼吸,卻又看到他們在槍林彈雨中血肉模糊的倒了下去,那種感覺,真的是痛如心絞。
這部電影我哭得最傷心的時候有這么幾處:一個是梁三喜死的時候,一個是小北京死的時候,一個是靳開來死后竟然不能評為功臣、而他的老婆拒絕趙蒙生的功勛章的時候,一個是梁三喜的母親和雷軍長碰杯時說那幾句感人肺腑話語的時候,再有就是梁三喜的老婆一直沒有哭泣,卻偷偷摸摸的跑到梁三喜的墳上,終于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的時候。。。
看完電影,我感覺我小小的身體似乎已經掏空了,整個人已經被這部電影徹徹底底得洗禮。實話實說,電影中所歌頌的這些平凡人們的崇高偉大的靈魂,當時我是一知半解的,但是它給與我震撼力卻也同樣非常的強大。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了解到這個世界上,我生存的這個國家里,生活著千姿百態的人們,他們并不像其他電影所描述的那樣,美就是美,丑就是丑,美丑之間有著很好的劃分。事實是,我們就像山上的石頭一樣有著自己迥然不同的棱角和姿態形狀,卻能在某一個特定的環境之下,某一個重要的背景之前,某一個共鳴到來之際,觸動我們心中共同的暖。
我在電影院看過的第一場電影,可以說完全得奠定了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態度。
那就是熱愛。
這個世界,這個國家,只能生存著這樣的可愛的人。值得我去一點點的去熟悉,去交往,去交融。
一場電影,鍛煉出了一個迄今為止依舊純潔簡單美好的心靈,這恐怕是謝晉導演的在天之靈所不能想到的吧?
親愛的你,如果你沒有看過這部影片,就搜索一下點來看看吧,和我一樣,去認識這些平凡卻又偉大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