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早上,我在想一個故事,一個關于預言、能夠預知未來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因為擁有預知的能力,他可以知道他的一生會是什么樣子,一生中重大的節點會在哪里,他都一清二楚,他知道自己將要面臨什么樣的命運,以及生活中每一件小事。也就是說,對于這個主角而言,他其實是很悲催的,因為預知能力的存在,他的未來是已知的,也是很沒有意思的,不論好事壞事,他都要去面對。好事的話主角失去了感受美好事情的意義,壞事的話主角知道自己避無可避,只能悲劇的接受命運。
我本想把這個故事寫成一個以存在主義為基點的故事,但是后來寫了個開頭,覺得這樣子好沒意思,主人公一點兒都不有趣,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于是我修改了下大綱,決定把主角寫成一個明明有預知能力卻偏偏不愿意去相信預知的東西,奮起反抗的人。
這樣子這個故事或許會有些看頭,可惜剛修改了大綱,被同事叫去拉片去了,一早上就沒了,然后什么也沒有寫出來,中午又和同事去網吧為電影中的游戲畫面錄制素材,故事還是沒能動筆寫。等到晚上回來,靈感被沖的七零八碎,估計再也寫不出來了。
2
朋友對我說,你做事之前難道就不曾想過可能最壞的結果嗎?我說我沒有。其實我想過,只是不想承認我會面臨最壞的結果罷了。因為我沒做這件事之前,其實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是如果我去做了這件事,在未知中,它有可能是一個好結果,有可能是一個壞結果,但是我不做,我什么也不知道。
現在我做了,也知道了它是什么結果,那么我就該接受什么樣的命運,這是必然。
佛家講緣起性空,認為世間萬物沒有哪一個單位是獨立存在的,大家都是因為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存在的,眾生萬物因為各式各樣的“緣”而存在,“緣”無時無刻都在發生,也無時無刻都在消亡,這就是緣起緣滅。我寫公號的文章,你看到了,是我們之間的緣,當有一天你因為什么原因取關了,我們的緣也就沒了。
人與人的緣分之間也是這樣,可能因為“緣起”而親近,也會因為有一天“緣滅”而消減,一切都是未知數,但這也正是生活的樂趣。未知,正是前行的動力,有些事你不做,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么,做了,也就了了心愿。
我突然覺得生活真的像是在冒險。
3
晚上從健身房回來,父親打電話給我,讓我請假回家一趟,外公去世了,周二下葬。我說我知道了,周天放假就回去,多說了幾句了問了下母親的狀況,然后就掛斷了電話。
印象中的外公已經是一個老頭子了,每次舅舅家沒人的時候便會來我家吃飯,吃完飯也不多做停留,便又搖搖晃晃的在村子中閑轉去了。外公愛抽煙,是那種老式的旱煙,小時候我拿他的旱煙桿玩,把里面的黑東西掏出來湊上去聞味道,那叫一個嗆人,那是他抽旱煙積攢了幾十年的東西。
我突然想不起來最后一次見外公是什么時候了,是過年回家呢?還是更早。記憶這東西根本不靠譜,不拿文字或者影像記錄下來真的不行,母親曾經說外公年輕時候是軍人,上過戰場扛過槍,曾經因為私下造土槍被取消了黨員身份,后來又因為種罌粟差點進了局子,可能還有很多很傳奇的事情,可惜我就知道這兩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愫,人和人之間也有親疏遠近,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佛家講“成住壞空,無常無我”。意思是一切事物都在不斷變化,沒有什么會一成不變。
我們從嬰兒變成小孩,小孩長成少年,少年成了大人,然后又變成了老人,然后迎來死亡,這一切自然的就像四季衍化,冬到春,春到夏,夏到秋。如白天變黑夜,黑暗又變成光明。
由生到死,由起到滅,世間萬物都會經歷這一階段,人的生老病死,沒有人可以躲避的過。我很難受這件事情,可是我必須學會去接受它,承受它,活著的本質就是如此,總要背負著什么在前行。
4
回到1中所提到的小說大綱中,我進行了這樣一個假設:
我設想在宇宙中的某個地方,存在著一本時間之書,這本書上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了過去與未來的一切事件,無論任何人都可以找得到關于自己的一生,現在有個機會擺在你面前,你可以閱讀這本書并了解你的一生。那么你愿意閱讀它嗎?
201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