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爺爺是修理自行車的師傅,也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好男人。
爺爺的一生可謂是勤勞的一生,勤儉樸素的一生。
爺爺在自家村的公路邊買下了一塊地,爺爺就在這塊地搭起了兩間房子,他修理自行車的工具,還有換下的破輪胎、變形的自行車外框,滿屋子堆放著自行車的零件。不如說,這兩間房子就成了爺爺這位修車師傅的“用武之地”了。
每當我沒上課的時候,我就會去爺爺的修車鋪看看爺爺修理自行車。因為爺爺修車很有一套技術,我喜歡看爺爺修車,特別是修補車輪內胎的時候,工序多,而且磨磨錘錘的,活兒多,忙的勁兒不單調,很有看頭。
每當人們拉著漏氣或者斷鏈子的單車來修理的時候,你不難看出爺爺是一個怎樣的人。
爺爺檢查自行車發生問題的情況,如果可以不換新零件的就盡可能不換,不讓人家花錢。特別是車內胎漏氣了或者破洞了,爺爺盡可能不換新內胎,在口頭常常念叨著,“補補就行,只要不漏氣就好,不用換新的,不浪費錢,車子也照樣在路上走得了!”
爺爺就這么的為別人著想,為別人多做點事,為別人多省點錢。
爺爺修補內胎的時候,首先把套裝著內胎的外框給拆掉,然后把內胎撬出來,給內胎打飽氣,再把內胎拿到盛滿水的鐵桶泡泡水,如果這內胎有冒泡的地方,那么這個地方就是破洞了,爺爺就拿一根釘子鉆進去,再繼續把這內胎泡泡水,這個過程 ,肯定得把內胎轉了幾圈,確定沒有破洞的地方,這個工序才算作罷。
接著,爺爺把內胎的氣放掉,給這個破洞的地方用一個訂著鐵絲絲的刷子,把這破洞的地方“刷、刷、刷……”刷出新的皮,再從另外一條爛的內胎找一塊好點的地方切一小塊橡膠出來,拿一個鐵絲刷,刷出新的面來,然后在這個磨新的地方擦上膠,在那一小塊的橡膠上也擦上膠,爺爺細心周到著,拿一把破扇子給這擦膠的地方扇扇風,過一會兒觀察到適合的時候,才把那一小塊的片子貼到破洞的地方上去,用力捏著、貼緊著,唯恐不緊貼,還拿一把錘子錘錘幾下。過了好幾分鐘,確定補洞的地方貼穩了,才把這內胎打上氣,再拿到水里泡泡,有沒有冒泡的地方,確定整條內胎完好無漏洞,爺爺才把內胎裝回輪胎里……
爺爺修補內胎花了好幾十分鐘,僅僅收人家一塊錢,有時碰上知根知底的、家庭困難的人,爺爺就不收人家的錢了。
我看著爺爺補內胎費勁,就說:
“爺爺,您看那些內胎破洞的地方那么多,補得多費勁啊,要不您給他換一條新的內胎不就方便了嗎?”我覺得這樣子賺到了內胎的錢,又方便自己,何樂而不為的事啊!
我自以為爺爺該夸我聰明、有腦子,卻不料遭到了爺爺的訓斥。
“人家有那么多錢換新的內胎嗎?可以補補的就補補,新的內胎質量就沒有原裝的內胎質量好,內胎只要不漏氣,就可以騎得了,不會影響速度,你就懶惰,貪圖方便自己,人家賺錢不容易,能幫人家省錢就得省點,我花點力氣,花點時間不算什么,你看我走到哪,人家對我多好。小孩子,做人要為別人想想,為別人多做點事,人家會記在心上,多賺點錢也花了,少收幾塊錢也不會餓死。都是左鄰右舍的人,在路上碰碰面笑呵呵就好!”
爺爺的話讓我永生難忘,“多為別人著想,多為別人做事,讓人家記住你的好比金錢更重要!”
說起爺爺的勤勞一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
那一次,爸爸從外面賺錢回來,媽媽就買了“三牲”(即就是買了豬腳、豬肝、四個熟鴨蛋、一只鴨)到地頭伯公答謝伯公、伯婆,爸爸出門賺錢平安順利回到家。
每當媽媽買了“三牲”答謝地頭伯公、伯婆的時候,媽媽一定請爺爺奶奶來我請吃飯。
記憶中,就連家里炒一餐面線吃,媽媽就拿一個打水的鐵桶,把面線盛在盆子里,然后放到鐵桶,讓我給爺爺奶奶送過去,我的手就不燙了。
母親對待爺爺奶奶真好,因為我是大女兒,家里 有什么吃的、用的,媽媽讓我給爺爺奶奶送過去,做這些事都是我跑腿的,我最清楚的,不是誰可以“說”出來的,是我“做”著的,我也都記著尊敬長輩,孝敬爺爺奶奶。
那一天,媽媽少不了又叫我去請爺爺奶奶到我家吃上一頓豐盛的晚餐。
我到車鋪沒見到爺爺,車鋪門還開著。我就知道爺爺在田里培土了,準備插秧呢。
“爺爺,好了嗎?媽媽讓我過來跟您說聲,今晚早點回去,到我家吃飯。”在路口,我果然看到了爺爺在田里松松土呢,我遠遠看到爺爺,就高聲叫喚著爺爺。
因為離晚飯的時間也差不多了,我站在田埂上等著爺爺把田里的土培好,我跟爺爺一起回家。
“哎!”爺爺一聲叫著,隨即爺爺把腳往上抬高看看,我也看到了,爺爺右腳的腳趾流血了,這鋤頭把腳趾的肉給切了!
我渾身發毛,怕,也心疼著爺爺,感受到了痛!
“爺爺,別再搞了,腳都受傷了,起來吧,馬上回家包扎傷口,血流著呢。”我的喉頭都哽咽著,心酸著。
曾經聽爸爸說,他十五歲時因為家里沒有??梢愿?,所以就拿人當牛耕地、松松土才可以擦上秧呢!
農活逼著人當牛拖著地!
農活苦得人流汗、流血!
此情此景,觸動心扉,農家的苦累一一擺在面前,爺爺勤勞的一生,流著血的腳趾就在我的眼前,激勵著我!
我咬著嘴唇,“我要走出去!我要走出農門!”
“爺爺,我們回去吧,來,我拿鋤頭!”
此刻,我挽起褲襠,走下田里,搶過爺爺的鋤頭。
“這點皮算什么?不礙事!”爺爺邊說著,邊把那一片切開的肉貼回去,繼續拿起鋤頭培土……
我的眼眶濕濕的,滿是淚水。
爺爺勤勞一生,累得肉都磨成繭了,肉都不當肉對待了!
此刻我看到的不是爺爺,而是一個無米下鍋的餓漢跟死神作斗爭,打倒饑餓的勇士!
爺爺征服了困苦,征服了饑荒!
爺爺養育著七個兒女,爺爺真是一個偉大的父親,撐起脊梁骨的真漢子!一個剛猛的勇士!
爺爺,您看到了嗎?我們這些子孫后代,都已經成家立業了。我們都遵從您的教導,勤勞拼搏,都有樓有車了,都過上好日子了,您就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