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前,一派歌舞升平,我從來沒感覺到自己的教育有什么問題。仗著自己是教育學專業(yè)的,仗著教了十幾年書,仗著讀了些散碎的心理學。
當問題一波一波涌上來的時候,開始我還能強做鎮(zhèn)定的自我安慰,“孩子還小,慢慢就會交到朋友了”,“成績不能代表一切”,“誰小時候上課沒走過神兒”,“他們孩子都是提前進行了學習的”,“孩子之間還是有個體差異的”,“他不自信應該是害羞”,“他閱讀有進步了,不就是還往外蹦字嗎”。
后來,面對接踵而至的問題,那些話就顯得蒼白無力了。
我開始反思,在這幾年孩子的教育中,我究竟犯了哪些錯?是哪些問題我沒注意到的?現(xiàn)在開始,我該怎么辦?
造成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錯綜復雜,很多是相互影響的,不能從單一原因解決單一問題。我試圖將這些問題分解開,試圖找出相對清晰的源頭。
下面,我將把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一一呈現(xiàn),然后我把造成這個問題的一些做法和語言跟問題依次對應,最后,我還會把通過學習和請教專業(yè)老師得到的一些解決辦法寫出來,希望跟我有同樣困惑的家長朋友能有所借鑒。
問題表現(xiàn)
一、不自信,甚至有點自卑
1、人際交往有困難
兒子曾多次跟我說過,“某某長得很好看”,“我想跟某某玩,但是他沒說可以,我就不理他了”,“我長得很丑”。
開始他說到長相問題的時候,我沒在意,以為不過是小孩子的一個看法而已。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是認真的,是真這么想的。他覺得漂亮的小孩子更受他人喜歡,更有資格交朋友。他交朋友有困難是因為長得不好看。
上學后,我希望他在交朋友方面能有所突破,結果,他還是不跟任何人有深入的交往,總是一個人玩。
2、遇到問題就退縮,稍微有點難度就說自己不會。
作業(yè)中的問題只要看一眼沒發(fā)現(xiàn)答案,或者沒有思路,立即繳械投降。
跟小朋友在一起玩,如果大家都在爭搶一個玩具,他看看形勢,通常選擇離開。開始我以為是他情商高,知道轉移自己的情緒。后來問他,他說是反正也搶不到,就放棄了。
包括上學后,班級里面選組長或者負責人什么的,他從來都不積極,原因就是他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跟別人爭搶。
二、專注力不夠
小學前,我沒發(fā)現(xiàn)他的專注力有問題。那個時候幼兒園老師沒有給過我反饋,我也沒在意他在家里的表現(xiàn)。
上學后,這成了一個大問題。幾乎每個老師都提到他上了走神嚴重,聽不到老師的要求,一年下來注意力問題沒有明顯改善。一有風吹草動,他是班里第一個被打擾到的。作業(yè)拖拉磨蹭,周末回來的作業(yè)時間,也是我們娘倆的斗爭時間。寫幾個字,就會被家里或者外面的聲音干擾到。沒有聲音,他也會東搞西搞的。不能專注于做一件事。
考試卷上,經常會有漏掉的題目沒有做,他說沒看見。我相信他確實沒看見,但是為什么就看不到?有時是好大一片。
三、閱讀困難
一年了,別的小朋友已經能很流暢的進行閱讀,知識面拓展的很快。
我兒子依然需要用手指指著每個字讀,一個一個字往外蹦。稍不留意就錯字、漏字、錯行。讓他講一下讀過的一小段講了什么,通常沒有辦法總結,概括。更多時候是把細節(jié)指出來。
書籍多是3歲左右的繪本,每頁字數(shù)稍微多點,就干脆不看文字了,只看圖片。
書的種類也很單一,這么多年了,一直對恐龍情有獨鐘,其他內容的書很少拿起來。所以,知識的積累量明顯不如其他小朋友。
我犯了哪些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的問題?
一、孩子的不自信哪里來的?
孩子不自信的原因有很多,沒法一概而論,我就從我能反思到的問題來分析。
1、兒子對自己容貌的不自信,說白了,就是他對自我的認同感不強烈,他需要他人的證明,認可和接納。
在他小時候,因為長得可愛,見到他的人都愛說一句“真帥”,他就認為別人喜歡他是因為他長得好看。關鍵還是那個時候我太遲鈍,沒有及時幫他建立強大的自我認同感。
上學后,大家評價小朋友不再是帥不帥,而是考試成績好不好,在班級里面是否聽老師的話,對規(guī)則的遵守是否好等等。因為成績不突出,有時因為走神沒有聽到老師的指令等,他明顯感覺到了壓力。
2、遇到問題就往后退,跟他做作業(yè)拖拉磨蹭原因差不多,都是他對結果的恐懼,另外就是給他包辦代替的太多。
他害怕問題解決不了時的后果很嚴重,比如媽媽會吼他,媽媽會情緒不好等等他不愿意看到的。
在我沒意識到的時候,其實我已經是一個令人討厭的、把分數(shù)看得很重、愛跟其他小朋友比較的媽媽。
我總感覺兒子遺傳基因應該不差,在班里排名怎么也得前幾名。但是當老師隔三差五把考試成績發(fā)到群里的時候,我真的按捺不住內心的焦慮。
雖然我自以為聰明的旁敲側擊的問兒子“你們班里誰最棒啊?誰最讓老師喜歡?誰上課讓老師批評了?”
但是,這些話都暗含著我的意圖:你要考試好,你要聽話,你要像某某那樣才能讓老師喜歡。學習好非常重要,這是周圍人對你進行評價的重要標準。
有時給他輔導功課,第一遍沒聽懂還有耐心,第二遍就有些情緒,但強行壓制著,第三遍就該發(fā)飆了。“怎么搞的,難怪成績上不去,你上課也是這樣子?老師不會像媽媽這樣講好多遍好不好?”“媽媽講的時候你心思跑哪里去了?”“你動一下下腦子好不好?”“你這就是態(tài)度問題。”
另外,我簡直就是個太聰明的媽媽了,在孩子面前還使勁嘚瑟。比如,兒子要做一件什么事情,我這個老媽立即一眼洞穿,告訴兒子后果是怎樣怎樣滴,你要聽老媽滴,老媽吃的鹽快有一個太平洋了。如果兒子沒有聽從我的建議,結果又如我所料。于是料事如神的老媽就更得語重心長的說了,兒子,看到沒,還是媽媽說的對吧?以后得聽老媽話,聽到沒?
再有,就是給他的玩具是經過我的理性挑選的。我認為有利于幫助他發(fā)展空間思維的,有利于邏輯思考的,有利于動手能力培養(yǎng)的,才是我選擇玩具的標準,他喜歡的烏七八糟的幼稚玩具是不能進入我家的玩具箱的。
我霸占了他對各種玩具的想象,買了很多,但是忽略了他自己游戲時的創(chuàng)造性,他自己拿著家里任何一個什么東西玩的時候,總會批評一下,認為家里的用具是不能當做玩具的。
其實,那種不像玩具的玩具對孩子來說才更有挑戰(zhàn)性,更有想象的空間。游戲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跟他實際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是契合的。他能夠在游戲中嘗試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行成一整套有邏輯的閉環(huán)過程。而我,恰恰忽視了這一點。
于是,通過以上種種自以為是的行為,我很成功的把兒子的自信心打擊掉了。
二、專注力怎么跑掉的?
專注力培養(yǎng)的最佳時期應該是0到3歲。那個時候,我家里老人幫我?guī)Ш⒆樱麄儗⒆拥膼巯袢魏我粋€家庭里的老人一樣,無微不至。而恰好是這種無微不至,變成了專注力的殺手。
孩子在玩玩具,老人非常忠于職守,一刻不離的待在旁邊。一會兒“寶貝兒,喝水”,“寶貝兒,吃水果”,“地上涼,加個墊子”,一會兒“來,回頭,笑一下”。幾分鐘一個打擾,在最適合延長專注力的時候,注意力被破壞了。
而當時的我,不僅沒有注意到這樣做的破壞性,反而自己也時不時打著愛的旗號做了讓自己后悔不及的事情。
另外,家庭里微妙的氣氛給兒子的暗示是不安全的。兒子出生后,我順理成章的抑郁了。老公是個粗線條的人,手足無措的面對我的情緒問題。我倆的關系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很緊張的。雖然我刻意避開孩子的視線,孩子還是敏感的捕捉到了我們之間的那種微妙的隔閡。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他的內心是不安寧的,也就是常說的心神不定,必然無法專注。只有建立起安全感,內心真正安寧,孩子才能專注于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
三、閱讀中的各種問題都是沒有訓練閱讀的結果嗎?
兒子閱讀中出現(xiàn)的問題,比如,漏字,錯行,跳行等等,其實不僅僅是閱讀訓練做得不夠,其中還有孩子出生時宮內缺氧造成的生理性問題。
這個問題是我最近才在心理學專家那里了解到的。
另外,我們的親子閱讀開始的太晚了。孩子小的時候,我因為自身原因和家事原因很少陪孩子讀書。老人帶孩子最方便的就是看電視。長期看電視節(jié)目對孩子的影響,我相信大家都能列舉一二。
我跟爸爸平時工作忙,晚上回家也是看點不用動腦的電視節(jié)目放松一下。孩子在我倆這里也沒有獲得任何讀書的影響。我們不讀書,卻指手畫腳說孩子不愛讀書,這個自信哪里來的?
我該做哪些補救?
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剩下的就是對癥下藥了。
一、培養(yǎng)自信心
自信心的培養(yǎng),核心問題是把孩子自己的事情交給他自己處理,放開手,放下心。
多給孩子機會決定自己的事情,逐步培養(yǎng)他的內在自我。比如,今天他打算穿什么衣服,到這個年齡,即使穿的多了或者少了,都沒有太大關系。玩具按照他自己的意愿來決定,而不是按照我的想法。給他充分的不受打擾的游戲時間。
讓他適當參與到家庭事務中,比如,周末郊游的目的地安排在哪里?他房間的墻壁用哪個顏色?出游時自己收拾自己的行李,決定什么需要帶,什么不需要帶。
不在意成績,(這得天天念咒,我不在乎,我不在乎,還得自動屏蔽老師發(fā)的成績排名,我沒看見,我沒看見)。孩子自己是完全有能力學好課本的那些東西的。所以,孩子不要求幫助他的時候,不插手他的學習,讓他明白學習就是他個人的事情。最起碼要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得對他的成績一點都不關心,最起碼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比他還在乎他的學習成績。
做一個傻傻的媽媽,不做嗡嗡叫的直升飛機媽媽。
充分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他能夠解決基本的自己遇到的問題。
二、專注力培養(yǎng)
列舉幾個常用方法吧。用了兩個月,還是很有成效的。
1、舒爾特表格
這個著名的表格不用多說,相信大家都知道。
2、運動訓練
后滾翻
單腿平衡
肚皮接地四肢展開
趴在地上用胳膊支撐起上身,頭部向后努力仰起。
……
這些運動都不錯,其實大多是關于平衡性的。
3、讀一串數(shù)字,讓孩子復述。數(shù)字的個數(shù)可以從少到多。
4、從眾多類似數(shù)字中,找出特定數(shù)字的個數(shù)。比如,在7447、7744、4477、4747等眾多數(shù)學中找出7447的個數(shù)。
5、說一組詞語,讓孩子復述。數(shù)量由少至多。
6、利用類似小寶寶用的閃卡,上面寫文字,在孩子面前一閃而過,讓他識讀文字。從單字開始,慢慢到詞組,到簡單的句子。
這樣的方法太多了,有心的媽媽可以根據(jù)自己娃的情況,舉一反三。
三、閱讀訓練
1、最重要的應該還是父母的以身作則吧。一對在家從來不讀只字片言的父母,天天埋怨孩子不愛讀書,真的是很可笑哦。哪怕是假裝,也得在孩子在家的時間拿本書來讀吧。
2、帶孩子去書店,讓他自己選擇書籍。千萬別像我這樣,我把我認為有用的書買給他看,美其名曰為他好。別管孩子選了什么類型的書,開卷有益。相信現(xiàn)在書店里的兒童書籍也不會有內容不健康的,那干嘛非得認為有用的書才好?先讓他在書中找到自己的樂趣再說,先讓他愿意翻開書籍再說。慢慢地,他會喜歡其他書的。
3、用大卡片寫一句話,在孩子面前停留幾秒拿開,讓孩子復述句子。
4、帶孩子朗讀文章。開始讓他用手指指讀,慢慢放開手指,用眼睛跟隨閱讀速度。
5、閱讀一小段文字,讓孩子復述、概述或者說明大意。
方法有很多,最根本的還是要那個有愛心的媽媽從心底真正接受那個存在小小瑕疵的寶貝兒,放下自己的虛榮心,放下自己的面子,蹲下來,陪著寶貝兒度過他們人生中第一道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