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影響不如家庭之外的影響重要
1、“家長教養是影響孩子成長發展的主要原因”混淆了相關關系和因果關系
2、先天基因和后天的環境影響子女成長
???? a、后天的環境分為家庭環境和家庭之外的環境
???? b、家庭之外的環境更重要(例:移民家庭外語口音;雙胞胎性格差異;親生與領養差異)
3、哈里斯1995發表:父母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沒有長遠影響
?
二、“叛逆”是孩子的生存之道
1、表里不一的孩子
人在一種情境中學到的技能不一定可以直接應用在另外一個情境中
例:挑食的孩子8%;中外待人之道;兄弟情與愛情;學校與家庭
2、孩子的世界
??? a、挑戰成人的權威是酷的
??? b、人是群居動物,孩子看重的是如何融入同齡人,而不是成為大人
3、監獄看守和犯人的例子
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盡快成為集體中合格的一員;
越是長大,他們對兒童群體的認同感和忠誠度就越強烈
孩子們的未來不取決于父母有多愛他們,而取決于他們與集體中其他成員能否和諧相處,尤其是和同輩人的相處,因為他們要和同輩人一起生活一輩子。
如果孩子只向父母學習,那就無法了解更多的新思想,如果孩子向同伴學習,他們學到的知識可能更契合變化中的新環境
?
三、未來成年人的獨立世界和規則
1、多數裁定原則
?? 當某人的行為與群體中大多數成員的行為不一致的時候,這個人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
??? 例:方言和普通話;尿褲子尿床;性別差異。
2、啄食次序
???? 群居動物通過爭斗取得社群地位的現象?
???? 不被群體排斥
3、如何解決霸凌問題
只有找到和自己差不多的群體,孩子才能夠找到歸屬感,才能夠培養出自信心
?
四、老師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有多重要
1、老師能夠控制整個孩子群體,影響孩子的態度和行為。
a、組間對照效應:人在不同的環境中,會融入不同的群體,每一個小的群體都會強化自己的歸屬感,同時反對其他群體。
b、組間對照效應會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2、老師——群體領導者應具備的三種能力
a、影響某一個群體的行為規范,不必影響某一個,影響多數人就行
b、決定某個群體的界限,也就是我們是誰,他們是誰。強化內部凝聚力,激發潛力
c、明確某一個群體的自我印象,刻板印象。用刻板印象去看別人,會引起對別人的歧視。
?
五、父母要教會孩子離開家庭
1、教會孩子如何離開家庭
?? a、在家里能學到一些更好地幫助他們應對外部世界的技能
?????? 例:給孩子提供知識訓練;家里聯系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幫孩子學習談吉他、做飯、開車等
?b、父母可能幫不了孩子太多的忙,但避免幫倒忙。
????? 例:古怪的名字、特別的衣服、特別的包、特別的發型。
c、減少孩子被群體當作負面角色的可能性,盡可能讓孩子更合群,更正常,或者更好一些,看起來更有吸引力
2、孟母三遷的啟示
a、父母在孩童時有選擇孩子同輩的權利
b、父母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們成長的環境,最好還能找到和他們一樣,玩得來的小伙伴們。一定要趁早,因為你對孩子的影響會隨著他們的年齡增長而縮小
3、僅僅有家庭的關愛是不夠的
傳統社會,培養孩子更是部落中每一個成員都要承擔的責任,也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才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到社會中
4、不做焦慮的父母
a、最重要的關系實際上是夫妻之間的關系,父母也有權利過快樂平靜的家庭生活,然后才是跟孩子之間的關系
b、我們不要期待改變自己的孩子,孩子跟父母也是朋友關系
c、父母不可能賜予孩子在社會上的自尊和地位
d、自尊心是一個人在群體中地位的因變量,把自己當父母心肝的學生自尊水平不高
e、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路,你不可能替他走
f、焦慮的父母只能讓孩子感到更加緊張,孩子成長需要時間,你的生活也需要時間。
g、孩子是父母家里暫住的小客人,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我們
h、你沒有必要費心去跟別人證明自己是個好父母,沒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愛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