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給人苦難,可是你還得坐上生活這輛馬車,繃起肌肉和神經,駕著它前行。”
我從來沒有這么“貪婪”的看一部小說,百萬字的小說四天看完了。這部小說讓我思考我的愛情觀,人生觀。
小說中最讓我心疼,同情的是潤葉。讓我心情沉重的是潤葉和少安的愛情,兩人青梅竹馬,多么的相愛。
可是因為地位,家境的懸殊,他和她敗給了現實。他和她沒能在一起,有的只是回憶,淚水,少安作為一個男人,不能給自己喜歡的女人想要的生活,那是多么的煎熬與自責。少安和潤葉各自找了另外一個人結婚,最終還是獲得了幸福。
不止他和她,還有顧養民和金秀,田潤生和郝紅梅,他們都沒有和一開始的戀人在一起,盡管那么深愛著對方。最終都選擇了另一個人結婚,這就是生活。沒有物質的愛情就是一盤沙,都不用風吹就散了,古人說的門當戶對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不談戀愛是因為我現在不能給對方什么,沒有物質基礎去談,好好提升自己才是目前階段更重要的事。換個角度看,愛情是在生活當中一點點培養起來的。秀蓮和少安的愛情經過生活的發酵,更加深沉有味道。秀蓮常對少安說的話“你笑我陪你笑,你哭,流什么淚我都替你抹。”潤葉一開始不也討厭向前嗎?田潤生有想過和郝紅梅在一起嗎?他(她)們都是在生活中一點一點愛上對方的!所以勸那些為愛要死要活的人,能和你共度一生的不止她(他)一個。
小說中最讓我心痛的便是曉霞的死,曉霞死的時候我哭了,我甚至不敢看她給少平寫的信,我怕我哭出聲來。我終究還是看了,信的內容真情實感,看得我淚眼朦朧。孫少平得知曉霞死后的悲痛也讓我記憶深刻,現將原文描寫少平的痛苦模樣的文字摘錄:孫少平一下把右手的四個指頭塞進嘴巴,用牙齒狠狠咬著,臉可怕地抽搐成一種怪模樣。洪水撲滅了那幾行字,巨浪排山倒海般向眼前涌來……他收起自動傘,在大雨中奔向二級平臺的鐵道。他瘋狂地越過選煤樓,沿著鐵路向東面奔跑。他任憑雨水在頭上臉上身上漫流,兩條腿一直狂奔不已。他奔過了東邊的火車站。他奔出了礦區。他一直奔跑到心力衰竭,然后倒在了鐵道旁的一個泥水洼里。東面駛來的一輛運煤車在風雨中噴吐著白霧,車頭如小山一般急速奔涌而過——他幾乎和汽笛的喧嗚同時發出了一聲長嚎……孫少平伏在泥水中,絕望地呻吟著。大雨在頭頂嘩嘩澆潑,滿天黑色的云朵,潮水般向北涌去。鐵道那面的黑水河,發出嗚咽似的聲響。遠處,矸石山那里,矸石噼噼啪啪在向深溝中滾落。滾落!整個大地都在向深淵滾落……不知過了多少時候,當孫少平滿身泥漿返回宿舍,那神態已經完全象一個瘋子或純粹的白癡。同宿舍的人看他這副樣子,都嚇住了,誰也沒敢問他個長短。他換了身衣服,便倒在床鋪中,兩眼呆呆地望著雪白的蚊帳頂。他無法相信一切是真實的,這是報紙的失實報道——這張報紙經常干這種事! ??我不忍心看少平看完信后崩潰的樣子,可是我又忍不住去想那場景,少平在雨中哭著,吶喊著,跑著,摔倒在泥坑里,在里面打滾,抱頭痛哭。我懂他,懂他用運動勞作來宣泄自己,來麻痹自己,讓自己忘記傷痛,可是勞動結束后是那更加空蕩蕩的心,我懂他,他不顧一切的去赴約,離約定時間只有幾個小時了,他和曉霞約定好的,在那樹下,中午一點一十五分,她會等他。他發了瘋似的向那里趕去,他不禁想著曉霞會在那里等著他。可是我們親愛的曉霞已經不在這世界上了啊。他采了一束野花放在樹下,那是他要給曉霞的,他一個人說著話…… ?少平和曉霞的愛情很感人,同時也帶著悲劇色彩。
文末以書中一句我很喜歡的話作為結尾:“生活給人苦難,可是你還得坐上生活這輛馬車,繃起肌肉和神經,駕著它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