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4 第18天
倘若“他們”不想讓你成長
平時和什么樣的人交往,就表明你在什么樣的情感層次上做 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你開始改變,你將不由自主地 吸引不同類型的人,而且,也會被不同類型的人吸引。所以,遠離負能量滿溢的人,與充滿正能量的人在一起,堅強 有力、奮發進取的人所給予的支持可以讓你如虎添翼。
籠罩人生的陰云逐漸散去,內心的憂傷也日漸消失。既然你已接受了樂觀的人生態度,人生便顯得更容易打理了。正當你開始把新發現的積極思想化為行動,且發生了所渴望的變化時,突然發覺周圍的人們對你有了異樣的感覺。家里家外,你開始認識到生活中有些重要人物并不喜歡你的改變——即便昔日的你糟糕透了!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實際情況就是,人們習慣了與你通過某種方式溝通交往,當模式打破了,通常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煩惱不安。即使你理解這一點,這種不安還是很讓人頭疼。你不僅對打破常規繼續前進感到恐懼,還會懼怕你們之間的關系破裂。這好比當你正需要一個為自己歡呼的啦啦隊,卻遇到了數量眾多的敵軍。
在我開始討論如何處理家庭成員難以適應你的成長問題之前,先審視一下周圍這些人。他們真是助你成長呢,還是在拖你的后腿?你和他們相處感覺好呢,還是感覺被他們的消極情緒所傳染?他們欣喜地接受一個苗壯成長的嶄新的你呢,還是更喜歡與昔日那個索然無味的你為伴?如果三個問題答案都是后者的話,就到了該你好好考慮一下做些改變的時候了。
請牢記,你的目標是在應對恐懼的道路上,讓自己從痛苦走向力量。記住下面這句話:
一群堅強有力、奮發進取的人所給予的支持可以讓你如虎添翼。
如果你現在意識到周圍的人軟弱、失意,或不思進取,不要擔心,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我們中大部分人在停止怨天尤人之前都沒意識到,自己屬于一個牢騷滿腹的群 體,而當我們開始意識到,事情便自動有了轉機。
轉機是如何出現的呢?其實很簡單。當你開始成長,你將注意到自己不再想和意志消沉的人待在一起了。消極情緒具有傳染性,和消極的人待的時間長了,你也會有一種心煩意亂的感覺。 積極情緒同樣具有傳染性,和積極的人待久了,你同樣感覺自己可以展翅飛翔,不久,你便可以洞察世事了。
力量是實實在在的,當你具有更多的能量和更好的洞察力時,就能“感覺出” 一個人到底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而且也會不由自主地朝著更積極的方向努力。平時和什么樣的人交往,就 能表明你在什么樣的情感層次上做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你開始改變,將不由自主地吸引不同類型的人,而且,也會被不 同類型的人所吸引。
在課上討論這點的時候,總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能取得進步固然不錯,但是我超越了老朋友,又該怎么辦呢? ”我的許多學生一想到把老朋友拋在身后,就表露出愧疚之情。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完全沒必要有這種負擔。首先,他們想當然地認為老朋友不夠堅強,離開他們活不下去。這想法就有點自以為 是,小瞧人了。我能保證你離開他們的生活圈子,他們照樣會找到能玩到一起去的朋友。牢騷滿腹小群體的成員一直在等待臭味 相投的同類到來,你的朋友總會在他們那兒找到自己的歸宿。
還有另一種可能:你新發掘的能量將喚起老朋友新的可能 性,使他們看到希望之光。他們將加入,與你一同前往力量、行動和關愛的旅程,那毫無疑問是最理想的情況。記住這一點很重要,即使是與老朋友相處,你也要繼續擴大支持體系,以便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
在此我探討的是哪種支持體系呢?那就是讓你自我感覺良好的支持體系。有了這種體系,當你說想要回校深造,或者想得到份新工作,無論什么,你的朋友都會說:“我覺得那想法真棒 啊,干得漂亮。別擔心啦……你有實力!放手去做吧! ”
這就是我倡導的支持體系而這種“保守畏縮”的體系應該摒棄:“難道你不是在冒大險嗎?競爭那么激烈,到處都是,你永遠都搞不定,為什么不順其自然呢? ”當你聽到這種說法,就到了該離身而去的時候了。
在新結交的朋友中,應當包括那些比你早一步踏上旅途、已取得巨大進步的成功人士。正如瑪里琳?弗格森在她的經典著作 《太空時代的陰謀》里所寫:如果我們想走出泥沼,那么我們最好與搭建橋梁的人交往,與那些告別絕望與惰性的人交往。
盡管引領人們實現更美好的理想給你一種豪邁的感覺,但能夠被那些可以為你指引道路的人所引領也是一種解脫。當你不必獨自一人沖鋒陷陣,人生便多了些樂趣,少了些爭斗。積極向上的人應該活得輕松自在,他們懂得不太拿自己當回事,反而能樂享生活。這并不是說積極的思想者比較“怪異”,我在前面提到的“內心的優勢”(The Inside Edge )小組,不僅支持積極思想,還支持人們為更加健康的世界傳播自己先進的觀念。當我們 去關心比自己更偉大的事時,內心的恐懼便大大削弱。我們感覺到自己并不孤獨,只是一個更大整體的一部分而已,或許這是我們第一次意識到內心的追求。
擁有某種類型的支持團體,對于維持心態平和及力量感至關重要。現在開始結交生活圈里的強人們,對你來說異常重要。他們可能是一個固定的團體,也可能是同你一起成長的朋友。另外,別為消極朋友困擾,只要你不再贊同他們甘做受害者的舉動,他們要么離你而去,要么與你同行。
如何開始結交這樣的人呢?想想你最近遇到且打心眼里崇拜的人吧。想方設法弄到他們的電話號碼,打電話告訴他們你們之間的第一次見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渴望對他們有進一步的了解,然后邀請他們共餐。我明白第一次打這個電話肯定會非常膽怯,許多年前我第一次打類似的電話時,手都抖得不行。
令我非常驚訝的是,第一次選來當作新朋友的那位女士,接到我的電話異常興奮。當時,我并沒有對自己有任何信心,曾想象她會找各種理由回絕。可恰恰相反,她竟告訴我接到電話非常高興。“真的嗎? ”我將信將疑。我們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至今依然是好朋友。隨著時間的流逝,主動交友對我而言越來越簡單, 如今我十分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令人羨慕的朋友圈中。
關鍵是你必須努力。那么多人坐在家中空等電話鈴響,并奇怪自己為什么總是孤單一人。沒有天上掉焰餅的好事,尤其是在一開始。你得走出家門,創造你所期望的支持體系,就算看似可怕,也要勇敢去做!哪怕剛開始被拒絕幾次,也要再接再厲。如果打十次電話,有一次回應,那就不錯啦。記住別人會對你的敬仰之情感到高興,即使他們由于自己的原因拒絕了你的邀請,你只用通個電話就能讓他們感覺不錯。要善于辨別給誰打電話,最好選擇你覺得比你在個人成長方面先走幾步的人。當你最終發現自己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他們時,你的自信心將得到極大的提高,實際上,我們常常低估自己。
自我提高課堂、研討會、論壇是找到這類人的好地方,在那兒你將遇到已經走在個人成長正確道路上的人。你們將有很多共同點,有助于你們之間無拘無束地溝通。
現在該談論到已結交的朋友了,接下來你可能會問:“我結交的朋友正是拖我后腿的人,那該怎么辦呢? ”
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經常碰到排斥進步的朋友,盡管常對他們的不支持感到震驚和失望,可這實際上并沒什么可大驚小怪的。朋友們常常感覺到,當我們開始成為新新人類,就會喪失很多。他們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意識到,在成長過程中,還有很多要爭取的地方。
我知道你與伴侶的關系不是件可以輕視的事情,冒險劃動倆人前進之船時常需要巨大的勇氣。它總是一種冒險的行為,但我相信這個險值得去冒。當你因為不想讓另一半不安而待在原地,停滯不前,你會遺憾地發現自己錯失了進步的良機。最終你們之間的關系會變得非常緊張,因為這樣那樣的緣故走向破裂也不足為奇。
我建議你:
相信你的另一半想為你好,
而且總有一天會愛上你自身發生的積極變化。
最有可能的是,你的另一半看到你新生的能量之后會感覺釋然,這樣一來,你就可以替他(她)分擔一些責任了。我們大多數人都喜歡認識生活圈里強大、健康、有愛心的人,而不是依賴性強、脆弱、無助的人。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另一半變成一個希望你是依賴性強、脆弱、無助的人,那你還想和他(她)生活在一起嗎?
當我們看到希望而積極進取的時候,不僅我們的伴侶接受起來需要一段時間,其他家庭成員也如此。孩子可能會不高興,父 母可能會對你說三道四。他們也可能已經適應了以某種方式與我們交往,自然會對我們的新變化有些抗拒。
孩子們是被家長們操縱的主要對象。父母們,請相信我,孩子們被告知做什么不做什么時,總有一種愧疚感。父母們有自己的做事風格,通常會表達得比較委婉且“甜蜜”,比如他們會說:“親愛的,你確信能做嗎?你從來都不擅長自己動手做事, 你不知道嗎? ”或者“親愛的,你最好再考慮考慮離婚這事兒。 沒人愿意娶一個年過三十,特別是還帶倆孩子的二婚女”。再或 者“你近來做事太自私了,我簡直快不認識你了”。
許多時候,家長們并沒意識到他們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而當孩子向家長指出這一點時,家長就不再批評孩子了。我曾告訴媽媽,她明顯對我缺乏自信,因為她無時不刻在為我擔憂。她說我這話很荒唐,認為我是她所認識的人里最聰明、最有能力的女 人。我就指出來,倘若果真如此的話,那么她的擔憂就毫無道理可言。她一臉驚訝地看著我,第一次意識到,她已經習慣了當我只有兩歲時對我說話的那種方式,并延續至今,一點沒考慮到我早已長大成人的事實。經過這次談話,一個奇跡發生了:她成了我最得力的信心培養者之一。“你能做的!無論你決意做什么 事,你都有能力把它做好! ”是的,這的確是她現在對我說話的方式。
有些人有幸生長在一個能夠理解支持自己的家庭中,而有些人就不那么幸運了。很多家庭的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處處對孩子指手畫腳,導致孩子無法養成主動做事的良好習慣。由此可見,我們在生活中學會創造共贏局面的技巧是多么的重要啊! 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如果我們不能應對好親密他人的 “瘋狂”行為,就很難得到改進和提高。
當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朝著健康的方向堅定努力的時候,開始階段往往做過了頭,在能堅定保持健康態度之前,會像鐘擺一樣從被動接受擺動到爭強好勝狀態,再由爭強好勝擺回被動接受狀態,這樣來回搖擺多次方能停在中間的健康狀態。更確切地講,這個搖擺過程可稱為被動過激健康綜合征。
我們從下面列舉的幾句話里,可以看出一個人經歷的搖擺不定的階段。在飽受鐘擺綜合征折磨過程中,從我嘴里說出來的這些話其實已經相當溫和了:
“你怎么敢這樣! ”
“你怎么想不關我事,我愛怎么著就怎么著! ”
“我不需要你,永遠不需要! ”
“你說我自私,那你呢? ”
盡管我們中大多數人以這種不禮貌的方式應對別人,但這么做卻要比當受制于人的懦夫感覺好多了。在我們還沒有完全對自己樹立起信心的時候,所做出的反應就是盡全力桿衛自己。
當我們為追求美好的人生而采取新的行為方式時,由于擔心會重返處處受制于人的被動狀態,向爭強好勝一方擺動的情形會時常出現。然而出于內心偶爾產生的恐懼,又會擺回到一個安全的位置。
初始階段的行為 努力達到的目標 嘗試之地
不妥當 妥當健康的堅定態度 ? ? 不妥當爭強好勝
被動接受
由此可見,當我們學習健康的、態度堅定的新語言時,鐘擺會來回擺動。當它在一個妥當的范圍內穩定下來之前,我們要在被動接受與爭強好勝之間來回搖擺多次。最終,我們確實能夠更加輕松愉快地表述自己的需求,做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去做的事 情,而且會在一個適當的范圍內站穩腳跟。但在開始時,鐘擺綜合征卻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它不僅給我們,還給周遭每個人都帶來了困惑與不適。
雖然我們的行為經常欠妥,但不要因此懲罰自己,這點很重要。比較有趣的是,在孩子們闖蕩世界的過程中,每逢進行新的嘗試,我們都會給他們留有回旋余地;然而當我們經歷同樣的過程時,卻對自己嚴格苛刻。實際上,我們整個一生都在經歷著新行為方式的嘗試與形成的過程,過程中我們的內心會感受到恐懼。在學會如何正確行動之前,我們確實會不斷出現慌亂掙扎的情形。
再次強調一下,意識到這一切是關鍵。你應該明白,在各種情形下,當你開始為了自己的成長與進步冒險時,生活在周圍的人或多或少會對你的做法持抵制態度。他們要么是你的另一半, 要么是你的父母、孩子或朋友。當你劃動人生之船的時候,有人會讓你停下來。你不必為此感到惶恐或驚訝,也不必自以為是。 這是他們讓自己有種安全感的反應方式,通常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在做些什么。在人家的思維里,這些勸告似乎完全正確的,而且“也是為了你好”。重要的是,你要明白發生了什么。
當別人為你提供支持的時候,如果你能夠對他們表示感激之情,那將有助于你的進步。當他們以一種有益的方式對你做出反應時,你應該讓他們感覺良好。不妨送一張可愛的卡片表達一下 心中的感激,或者鮮花、氣球,以及任何能讓人感到快樂的東西。這樣不僅有助于強化從他們那兒尋求的良好反應,也可以幫助你關注他們的貢獻,而非消極面。
對鐘擺綜合征的了解能幫你避開一些擺動,并恰當對待別人的貶低。阻止別人對你做出消極反應的雙贏途徑有許多,你可以學會以一種恰當的方式對你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言談舉止做出反應,以下就是一些例子。
媽媽說:“靠你自己永遠做不好這件事。”
雙輸式回應:“管好你自己的事情吧,我愛怎么著就怎么著! ’’
雙贏式回應:“媽媽,謝謝你的關心,不過我對自己充滿信心。我知道無論什么情況發生,都能夠應對。希望你對我抱更多的信心,那將會對我有很大幫助。”
雙贏式回應清晰明確,闡明了你對自己的信心(即使你并不十分肯定靠自己能把事情做好,也要表現出能把它做好的信心),并讓她知道你希望從她那兒得到什么。
老公說:“看看你自己,自打你干了那份工作之后,就變得那么自私,你真的喜歡自己這個樣子嗎? ”
雙輸式回應:“你竟敢說我自私——你覺得這些年來是誰一直跟隨你呢?現在該是為我自己考慮一下的時候了。” 雙贏式回應:“我明白為什么你覺得我自私,我無法像過去那樣時常陪在你身邊。所有這些變化對我來說,也是難以接受的,但為了自己的成長我需要這么做。如果我不這樣做,我知道將來既會怨恨自己,也會怨恨你,我真的希望得到你的支持。我知道你現在覺得自己被忽略了,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想讓你知道我非常愛你,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我能做些什么呢? ”
孩子說:“你再也不關心我們了。”
雙輸式回應:“你們這些小孩一點兒都不知道感激。打從一出生,我就做牛做馬地伺候你們,現在我為自己做點事情,你們就居然抱怨起來! ”
雙贏式回應:“我知道因為我現在不能一直陪伴在你們身邊,你們覺得和從前不太一樣。可是我想,離開我幾個小時,你們這些小孩一樣能找到方法過得開心。爸爸媽媽也是人,為了能好好工作,讓自己的頭腦保持冷靜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對話不可能總是一到此處就打住,但這正是雙贏交流的主旨。托里?多布森和維克多?米勒合著的《日常生活的合氣道》,是一本講述非侵略性自衛話題的優秀讀物,他們的前提就 是“最好的勝利,就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贏家的勝利”。它闡述了一種共贏的溫和方式,列舉出許多精彩的對話,同時說明了它們起作用的原因。
我建議你也學習一些中庸的處事技巧,以便當感覺自己從一個極端搖擺到另一個極端的時候,可以回歸到平衡與和諧的狀態。借助令人放松的音頻、沉思冥想和積極的自我肯定這幾種渠道,模擬可以讓自己達到一個更為平和的境界。
當別人不支持我們,我們會做出充滿敵意的反應,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需要得到認可。
了解了這一點,對你將有極大的幫助。每逢我們對自己所愛之人感到不安時,就表明我們依然像孩子一樣行事,這可以作為一條線索,而愧疚是我們像孩子一樣行事的另一條線索。倘若我們未能破除與他人之間的那種不健康的關系,就會對自己和他人產生憤 怒,而愧疚和敵意時常掩蓋了這種憤怒,鐘擺綜合征中那些向左右兩個極端搖擺的部分就是從這種不健康的關系中滋生的。
當你越來越明確為了不斷成長需要做些什么的時候,就可以任親朋好友愛說什么說什么,而你不會受到任何影響。你可以深深地吻他們一下,說:“我愛你們,但是我要活出自我。”故事到此結束了,沒有抱怨,也沒有哀嘆,你也沒有因為覺得他們如何錯待了你而歇斯底里。
從某種意義上說,你需要請他們指明你需要努力改進的地 方,那就是——讓自己在情緒上早日走出孩子的角色,走進成人的角色。盡管這件事情做起來并不容易,但切斷與他人之間那種 孩子般的關系,用更加負責的關系取代,則可讓你用更多的愛心去對待生活中的其他人。它是一個似非而是的現象,你需要他人的認可越少,你對他人能付出的關愛就越多。
把出現在你生活圈中的人們視為“實踐”,對待他們的方式能夠讓你看到必須改進的方面。從他們身上你可以放棄不當的反 應,培養更有責任感的行為方式。因此,當你的親友給你找困難的時候,不要一心想著反擊他們,應該把他們視為你的明鏡,從中看到自己在個人成長方面亟待改進之處。
當你的至親摯友做出一些對你不利的舉動時,如果不能理智地對待,那么最好暫時和他們保持一點兒距離,直到學會以更加成熟穩重的方式去處理為止。
今天作業:
對你來講,最重要的就是你要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從今天起,
無論做什么,都不要貶低自己,
慢慢地你會發現一條通向心靈的道路。
走哪條道路能讓自己不斷成長呢?走那條通向心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