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得到
一、
1、每天問自己:
今天有沒有浪費注意力?
有沒有好好打磨元認知能力?
什么最重要?
2、努力活在未來:
想想未來最重要的是什么?然后從現在開始就朝那個方向努力。
3、做選擇之前,問自己:
這件事以后有多少人需要它?
我做這件事能為別人提供多少價值?
4、做個有用之人-有用處、有價值、被需要
讓自己與這個時間有更強的聯系--讓自己被這個世界需要--做一個在所處環境里最有用、最被需要的人。
在這種思考行為下,牢記第一性原理,我究竟為什么來這里?我到底想做什么?究竟什么才是最必需的?
同時又要注意:不要被環境帶走,問自己,這個需要必須由我滿足嗎?因為有時候只是自己想太多而已。
完成今天最該做的事情--這些事情要不斷審視:是否重要?是否和目標契合?
進而再想:有沒有用第一性原理審視?是不是能摒棄雜念專心做事情本身?做這些事情是否真
的讓自己有所實際改變?(無論是認知上的,還是行動上的-最終要做到知行合一)
二、第一性原理
做事要帶入第一性原理思考,不要被已有的習慣或者環境帶偏,想清楚、多次想:這件事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就像在工作中會沿用很多方法,要去想:非得用這個方法?必須這樣做嗎?這件事原本是想達到什么目的什么效果?
好,那從這個目的本身出發,(把之前的習慣和方法全部收起來放一邊)思考:要實現這樣的目標,應該做什么?怎么做?
把目光從別人做的事上挪開,做什么都有以事物最根本的原則為參照點,且,不斷用這個參照點為自己糾偏。
就像在不識路時候去一個地方,盯住目的地的標志,就朝著這個方向走。
從第一性原理再擴展思考到奧卡姆剃刀原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不斷問自己事情的初心,再不斷思考去除冗余。
回到最初的目標,盡量用最簡單的步驟解決問題。
三、心理設定
1、認為自己是怎樣的,自己成為那樣的可能性就會變大(自居效應)。
2、要對自己的未來盲目樂觀,絕對相信自己一定會怎樣,才更有助于自己實現目標(李笑來)。
3、你當她是個什么人,她最后就真的成了什么人(窈窕淑女效應)。
不僅是心里暗示能夠讓自己自信,也因為一路上會遇到很多否定甚至諷刺自己的過客,只有自己足夠相信自己,才能應對。
前兩條是第一人稱的佐證,第三條是客觀的、來自“對面的”佐證。
退一步看,既然做了選擇,那就盡可能給這個選擇加油而不是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