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一個病人喋喋不休地大講特講的時候,我轉身離開了。
然后他就炸了,說我咋這么沒耐心呢,至于還說了什么,那我就不知道了。
晚上只有我和老師兩個人,五十多個病人,我和老師各負責一半。
我去給他滴眼藥水的時候,棉簽剛碰到他的皮膚,他連忙往后退,問我怎么可以用棉簽呢?會戳到眼睛的。
我說,不會的,我只是用它按住你的下眼瞼,把眼藥水滴進下眼瞼里。
他說,那豈不是很疼。
我說,那里神經分布少,按住后不會有疼的感覺。
他問,那你直接用手扒開眼皮不就行了,干嘛還用棉簽,要是戳到我了怎么辦?
我跟他解釋,用棉簽是為了防止交叉感染,如果我的手接觸過別的病人,沒有洗手就又來接觸你,你肯定會心里膈應呀。
他的家屬說,是這個道理,就說,那用棉簽吧。
但在我再次用棉簽準備給他滴的時候,他又重復棉簽沒有用手滴的好,堅持要我用手給他滴。
我把眼藥水遞給他,說,要不你自己滴吧。
他拿過去,我看著他的眼睛完全閉著,眼藥水根本就沒滴進去,全流在臉上,正準備拿根棉簽去幫他一下。
結果他說,你看,這不就滴進去了,用棉簽能滴進去嗎?都跟你說了要用手扒,非要用什么棉簽。
我再次告訴他,那是為了防止交叉感染。
他說,哪有那么多的感染,我看你是經驗不足,下次好好看你們老師怎么點的。不知道用手扒就說不知道唄,竟拿這些話糊弄我們。
我知道不論我怎么說,他都不會聽取我的建議。所以我不再解釋了,直接走了,這就有了開頭那一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無可非議,但并不是每一種想法都是對自己最好的。就像這個病人,堅持己見,結果藥水沒怎么滴進去,浪費了。
有時候,我們需要聽取一下別人的建議,因為每個人思考的角度不一樣,多聽聽,方知道自己哪里考慮的不周到。
每個人的知識體系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你不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識,可以聽聽別人對你的建議,也許他會給你講解,也許會告訴你如何去獲取這方面的知識,但不論是哪一種,對你而言,絕對會少走許多的彎路。
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絕對是一件很劃算的事,因為他能教會你之前不知道的東西,增加你的見識,也讓你少走一些磕磕碰碰的彎路。
我記得我學打留置針的時候,剛開始的幾針都打成功了,但接下來我就遇到了瓶頸期,打一針漏一針。
我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也不知道該如何去精進技術。
那時和我一起實習的同事指出我進針時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建議我下次調整一下角度進針。縱使我很不服氣,但我知道她說的大都是對的。既然對我有益,那我為什么不聽,為什么不按她說的試試呢?
在她的建議下,我的打針技術進步的很快。再回頭看那段光陰,我真的很感謝她,也很感謝沒有固執地堅守自己的想法不愿聽取別人意見的自己,所以現在的我才會有勇氣回首看那段青蔥歲月。
也許自己經驗豐富,但不是每個領域自己都是專家,有時候聽取一下別人的意見,沒準自己會有新的感悟呢。
也許對方比自己年輕,閱歷小,也許對方的語氣不是那么的溫和有禮,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聽取的是建議,不管對方說的是不是真的,我們都可以考慮考慮,如果確實如他所說,那么又何必死守自己的固執?
有時候堅持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但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也很重要呀。
聽一聽別人的看法,無則加勉,快捷學習,其實成長速度也會加快許多,思考的深度也加深了,接觸的領域也擴大了,技術也精進了,即使不是行家,也算是入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