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Y麥子
01
前幾天讀者給我留言“麥子,你最近更新文章都好慢啊!期待你的下一篇文章!”
看著這句話,心中有欣慰,也有羞愧。
欣慰的是有人等著我的文章,羞愧的是當初喊著要日更的我還是沒有堅持下來。
剛來簡書的時候,很多人都喊著口號說,堅持日更,堅持下去。
我從來沒說過我要日更,卻做著日更的事,幾乎過上了日更的日子。
我逼著自己寫文章,每天必須1000字,把自己關在軟件“小黑屋”里,寫不完就出不來。
那時候我總覺得,我應該努力的去更新文章,寫文章。如是有一天沒有更新,就會覺得渾身難受。
我反思,其實那段時間我過得并不好。
02
其實那時候的時間還是很寬裕,我可以花一些時間去思考文章素材,考慮故事情節,為此有時候半夜還輾轉難眠。
那刻意也太用力了,花太多的時間“寫”就真的沒有多少時間去思考。
去年年底開始就沒有認真的讀幾本書,有時候晚上回到家也沒時間去思考,感覺整個人都很空虛。
我們都知道,寫作的基礎就是大量的閱讀。
最近我盡量抽出時間來看看書,真的覺得這樣的日子很愜意。
看書是輸入,寫作是輸出,兩者相輔相成。
于此,我必須做出一些調整,多看書,也定期的輸入,不再“逼著”自己每天都寫文章。
03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規律,有些人一天可以寫一篇,有些人三天寫一篇,有些人半個月寫一篇。
也并不是哪一種方式才是好的,對的,只要按著自己的節奏來就是了。
剛來簡書的時候,看見有些人堅持日更,從一個什么都不會的人,最后還和簡書簽了約。
在所有人看來,這是一個“奇跡”,也就激勵著其他人: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于是很多人就像吃了春藥一樣的開始努力奮斗,每天勤拙筆耕,想要達到別人的效果。
我們每天都在努力,每天都在改變,平臺的政策也在改變,以前你滿足了平臺提的條件你都可能簽約,現在卻越來越不可能。
從來,我都不是奔著簽約來的。
這一路走來,是成長。
在簡書的半年里,認識了很多朋友,也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去認識了我自己。
為什么自己會一直執著于寫作呢?
有些需要不能表達的東西可能文字更能表達其意,我寫了很多故事,卻很少寫我自己。
寫故事的好處就在于,借著寫別人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04
我以前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了這個社會的不同,只要有一丁點兒讓我難受的事情我可能就會受不了。
寫作這么久,自媒體如此發達,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當然我的觀點也不是其他人都贊同,也遭遇過很多質疑和被罵,從最開始的心浮氣躁到現在的心平氣和。
一切都是成長。
其實寫作的過程就是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我還是會繼續寫,我還是會與我自己的靈魂交談,但是我也要抽時間讓它與書會有,探索更深層次的自己。
我會一直在,希望你也別離開。
我在成長,希望看文章的你也一樣。
我是麥子,陪你一起成長!
END-
往期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