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對友情都是有點飛蛾撲火。
三兩個發小,每天玩在一起,但后來好像都沒怎么聯系,那種感覺特別微妙。家長總拿著我們暗自較勁,而我們,一開始從來沒想過這些。等到再大些,好像說話都有了很大的隔閡,感覺特別陌生,小時候那些一起追趕打鬧的日子好像都沒存在過。
初中班上有幾個朋友關系特別要好,上學的時候總是黏在一起,周末會約著出去玩。大家寫交換日記,說一些特別矯情的話以及做一些特別矯情的事情??煲厴I的時候,總是很傷感,幾個人在外面喝酒,喝到爛醉,一個比一個哭得兇。等到了高中,都去了不同的學校,漸漸沒了聯系。我偶爾會在qq找她們說說話,但是明顯感覺變味了。她們似乎也不想我跟她們說話,于是,我再也不主動打招呼。
高中時忙著復習備考,根本無暇顧及班上那些七七八八的事情,也玩不到一塊去。過了好些年,一些比較八卦的同學總是喜歡莫名其妙彈出一個對話框找茬,我默默地撕了一逼,把高中同學基本都從微信里刪了,只剩下幾個關系特別好平時聯系頻繁的。
大學的同學更是沒有幾個能說得上話的,好像大學的班群我也退了,只留下室友群和幾個說得上話的朋友。
有些認識了好些年的人,突然會不知道從哪冒出來一些事情讓我匪夷所思,像從來都不認識一樣。那些原以為關系特別親密的朋友,后來也因為種種事情感受到了彼此身上的變化和疏遠。而有趣的是,有些原本不是特別親近的人,倒因為某些機緣巧合成了密友。
從小到大都覺得:朋友嘛,合則聚,不合則散。對很多事情沉不住氣,看不慣的人總是恨不得秒秒鐘就拉黑。直到后來遇到些不能也不忍馬上拉黑的朋友,我才意識到,大概是我自己的問題:是我這個人有時候太挑剔太潔癖了。非黑即白的,總是沒有些灰色地帶,沒有辦法坦然地笑對那些道不同者。
朋友的定義遠比我之前所認定的要廣,人的變化也沒有辦法控制。不需要把每一個看不慣的人都拉黑,因為不需要跟每一個人都建立親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