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國慶西行記之絲路花雨
? ? ? ? 說是游記,其實這篇更應該算是觀后感了。從前兩年起,但凡是要去一個地方旅行,總要提前在網絡上尋找有沒有相關的文化演出可以觀看,看完后總會有一種周身通透的感覺,就好比吃飯和喝湯一樣,游覽景區是吃飯,觀看演出就是喝湯,而有吃有喝才是生活嘛。
? ? ? ? 來敦煌之前,在攜程里了解到敦煌一共有三場大型的文化演出。一場是被譽為“東方天鵝湖”的《絲路花雨》,一場是穿越古今行走式演出的《又見敦煌》,還有一場是在鳴沙山下的大型戶外演出《敦煌盛典》,幾經對比后還是決定去觀看《絲路花雨》,畢竟一個是十月份的天氣大晚上在鳴沙山下吹著冷風吃沙子,一個是在兩三百人密集站立的空間里看將近兩小時的舞臺秀,相比之下忙碌一天后坐在大劇院的沙發上靜看演出是多么的愜意,哈哈。
? ? ? ? 說起《絲路花雨》,還真的是值得一看的。它首創于1979年,以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和敦煌壁畫為素材創作,描述了畫工神筆張和歌伎英娘的悲歡離合以及與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間的純潔友誼,歌頌了古代人民不畏強權奮力抗爭和中外人民團結友好的光輝藝術形象。《絲路花雨》曾先后訪問過20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深受好評,被譽為“中國民族舞劇的典范”。
? ? ? 《絲路花雨》在新的敦煌大劇院演出,也就是現在的敦煌文博會場館這邊,建筑宏偉大氣,與敦煌千年的文化底蘊相匹配。當燈光熄滅的那刻起,我屏住呼吸,坐等演出華麗開場。
? ? ? ? “唐代,三危山萬佛呈祥,莫高窟圣光普照,西方凈土,播撒著祝福與吉祥的花雨,敘述著久遠而動人的故事…”旁白停止的時候,帷幕緩緩拉開,呈現在眼前的是美輪美奐的佛國世界,眾仙子手持各種樂器偏偏起舞,舞姿婀娜,服飾華美,讓人心曠神怡。伴隨著仙子們的退場,演出正式開始。絲綢之路上,陽關外,畫工神筆張和女兒救起了遭遇風暴昏倒在沙漠里的波斯商人伊努斯,之后遇見劫匪,為保護伊努斯,英娘被搶。五年后,敦煌集市,神筆張歷經艱辛終于找到了淪為歌舞伎的女兒英娘,伊努斯仗義疏財為英年贖身,父女團聚,故友重逢,可誰曾想伊努斯的出手卻破壞了市令想要據英娘為己有的陰謀,至此埋下禍端。莫高窟洞窟中,神筆張受英娘的舞姿啟發,畫出了敦煌壁畫的代表作《反彈琵琶伎樂天》,而此時市令一封“征為官伎”的文書到來,打破了父女重逢的喜悅,神筆張為不使英娘身陷火海讓女兒隨伊努斯出走波斯,市令氣急之下罰神筆張終身戴罪畫窟。英娘與波斯人民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友誼,伊努斯奉命使唐并帶英娘歸國,英娘無限深情告別波斯人民。畫窟中,神筆張因思念女兒于夢幻中父女團聚,怎料突然琵琶弦斷,神筆張聽到了市令勾結盜匪謀害波斯商使的陰謀。神筆張為救伊努斯,點燃陽關烽火,父女終于相見卻生死永別。敦煌二十七國交誼會上,英娘化妝獻藝,向節度使控訴了市令的罪狀,節度使一怒除賊。最終壞人得到了應有的懲罰,而神筆張的英靈也得以長眠于敦煌(此段內容部分借鑒《絲路花雨》宣傳彩頁)。
? ? ? ? 故事簡單生動,劇情扣人心弦,看到動情處愴然淚下,最后的結尾迎來了全場雷鳴般的掌聲,而這樣的掌聲一直維持到演員謝幕完畢為止,時長將近五分鐘。在給予觀眾絕美的視覺感官的同時,宣傳絲路文化,頌揚中外友誼,這樣的好節目值得人們用掌聲去回報。
? ? ? 《絲路花雨》的謝幕也意味著我們一整天的游玩到此結束,總體來說這一天是出行幾天中最充實的與忙碌的一天,早晨鳴沙山月牙泉,下午莫高窟,晚上《絲路花雨》。好好休息,備戰第二天的征程,此次出行的最后一站,敦煌西線,追隨先人腳步去看看大漠孤煙,領略西出陽關無故人與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