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裁員、ofo千萬人要退押金、小鳴單車破產……還有一系列互聯網創業公司倒閉、破產、停止運營,
讓創業者們不禁有些感慨:這個冬天似乎比以往更冷一些。
而作為創業成本最低的自媒體行業,在經過長期的井噴式增長之后,也開始迎來了大幅度降溫
。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自媒體創業的行業太過龐大,諸多自媒體創業者們也即將開展一場殘酷的生死戰。
但是不管這個寒冬有多么的冷,現在起步到底晚不晚還能不能做。
從自媒體人的角度去考量問題,我們是有必須要做的,自媒體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已經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自媒體行業的產生也是順應潮流發展而來的。
目前的今日頭條、百家號、企鵝號等有著龐大的用戶群體,不僅能夠讓更多用戶認識自媒體人,還能夠提供我們自身品牌形象。
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普及,各種自媒體平臺更是為了搶奪用戶,開放著超低門檻,這造就了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
目前自媒體還能不能做呢? 答案是肯定的,雖然自媒體的紅利期已過,目前已進入成熟期,但是機會還是有的,只是對于創作者的要求和標準高了。
2018年之前,自媒體平臺急需的是數量,創作者的收益也比較單一,主要是平臺的廣告分成。進入2018年后,
自媒體平臺要的是質量,并且推出了各種花樣繁多的獎勵和扶持政策,提高高質量原創作者的積極性,
仍在繼續為高質量原創作者探索新的創收方式和渠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真正的自媒體時代才剛剛開始。
至于自媒體還賺不賺錢這個問題,囧新的回答是可以的。但是一點你要懂,各大平臺自2016年開始各種廣告招聘自媒體作者。
但目前各大平臺也逐步的從當時的數量到目前的質量需求。所以說如果現在你能認真的把你自己的領域,
作品做優質平臺還是能看得到的,只不過相比以前競爭力比較大。所以說為什么現在發作品掙的錢相比以前要少,其原因就是
別人的作品比你的還要優秀。
很多剛開始做自媒體的人,都會遇到一種情況,拼命的創作(或者搬運),十分辛苦和勤勞,很可能每兩三天就會出一篇爆文,
于是覺得自媒體也就是那么回事,遂產生了全職做自媒體的想法。
其實,這是一種錯覺。一個大部分自媒體人都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2018年以前,自媒體創作者基本都是以個人為單位
,而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以團隊為單位運作的自媒體大量涌現,時至今日,
各自媒體平臺上獲取流量最多的創作者基本都是團隊運作。而且,隨著團隊運作模式的不斷成熟和新團隊的不斷產生,
還會進一步壓縮個人創作者的生存空間。
而且,對于個人創作者來說,最大的難題在于:資源(素材+思路+創意)。我個人認為,
自媒體成功與否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資源,個人創作者的資源是有限的,堅持三五個月原創我一點不懷疑,
但是半年之后呢,大部分人會覺得江郎才盡無文可寫。而團隊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隨著人員的更新變化以及集思廣益,
資源會源源不斷推陳出新,足以支撐團隊持久運作。
自媒體利用精確的算法去判斷用戶愛好,年齡等,并及時推送用戶喜愛的內容,及大的拉長了用戶對自媒體平臺的使用時長,
使用戶能更方便地通過APP來獲取資訊及娛樂等內容,使得傳統媒體的用戶逐漸被各大自媒體平臺瓜分。
如果說傳統媒體給我們帶了新聞消息,那么如今的自媒體平臺剛是給我們帶了娛樂,便捷,以及將我們的碎片化時間全部填充,
19年自媒體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優質的內容,更豐富的知識,以及更便捷的服務。
所以,未來即使是互聯網低谷期,但對自媒體的沖擊不會太大,自媒體平臺如今已處于飽和狀態,
在經歷此次互聯網低谷期的沖擊之后。
存活下來的,一定是優質的,高質量的平臺。這樣的平臺只會越來越完善,能夠 更好的黏住用戶。
這是對于用戶的,但是對自我們自媒體人來說則是比較嚴厲的,平臺將會對優質內容重點照顧,如果此時做自媒體,
你平平無奇的話,也許只能被淹沒人群當中。
現在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特別是互聯網行業永遠不要糾結晚不晚,我們要糾結的是自己能不能做好,
現在是移動互聯網的天下,一個分享,傳播都特別迅速的時代,而我們自媒體行業,永遠都不會晚,
只是以前我們能夠簡單的搬運賺錢,現在平臺規則越來越完善,必須要我們原創才能出頭,
而且自媒體這個行業永遠不會倒閉,大家要這樣想,現在大家都是在用碎片化的時間獲對自己有用的資訊,
對自己感興趣的資訊,你覺得以后會回到特定的時間播放特定的資訊上嗎?就算自媒體會倒閉,
那么自媒體也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存在,那么我們自媒體人照樣可以輸出內容,只要你的內容有看點、
夠獨特,你在自媒體的發展路上就會走得更遠。
隨著5G推進,自媒體未來的時代重心將會轉移到直播平臺以及短視頻平臺。圖文內容的觀賞性將會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
這點從各個平臺對短視頻的各種福利就能夠看得出,未來能夠有耐心看圖文內容的不多。
所以2019年,如果要做自媒體,那么短視頻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現在各大平臺對應的短視頻的推薦量以及廣告收益都較之圖文有著很大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