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實習時工廠的環境,你們永遠不會猜到這是哪?
? 在高中時老師都會普遍的強調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生活有父母保障的我們通常不會放在心上。這有點像當局者迷的趕腳。其實即便是努力學習的學生,只是朝那個未知的方向去努力。所以有些成績不好的我們,開始為自己找借口。真的有那種學不會的學生,即便是很努力,成績也會差強人意。我們開始以360行行行出狀元,公司的大老板學歷不高這樣的話來安慰不求上進的我們。現在想想就可笑。
最后的結果往往是以普普通通的專科生身份畢業,或者早早去社會闖蕩。但也許你會發現,這幾年的本專就業率,專科明顯高于本科。在這我想講我的一個故事。大學畢業,我也想去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毫無質疑事業單位在每個人的心中是最穩定的,老板是國家啊。我開始萌發了考個學歷要求最低的小學教師資格證去教小學,報考條件是達到了。但即便是考出來證書,事業編教師考試報考條件是本科及以上。我剛找好的方向破滅了,我陷入了迷茫。我又翻看了大量的事業編及公務員的考試條件,基本上最低學歷都是本科。即便是知名的小企業普通的最低級HR也要本科。普通工人崗位專科或高中。我開始思考為什么會有學歷的限制呢?
第一,每年我國畢業生的數量是巨大的。國家的事業單位是消化不了的,該怎么分類呢?可能低學歷存在高能力,換個說法,如果把每年畢業的考生分為有能力和沒有能力勝任,而不是學歷的話,顯然是很難完成的。國家不可能一一去考驗你,這也存在著一個經濟成本問題。雖然中國的教育體制僵化,唯試舉才,使之很大一部分學歷不代表能力。
第二,人們傳統觀念,狀元一定會比榜眼探花有能力,人們認為好的重點大學畢業的學生一定會比專科生有能力。這也是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式。但我敢肯定,隨著時間的發展會有所改善,要想消除會很難,就像地域歧視一樣。
第三點,不得不說那些好的大學的學術氛圍是非常好的。那里是思維與思維的碰撞使你變得非常優秀。即使你不想努力也有無形的力量推著你往前,讓你不原地踏步。
所以努力吧,孩子擁有一紙文憑在這個社會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你的敲門磚。中國正處在一個轉型的過渡時期,之所以專科生會比本科生就業率高一點。我們大多數工作在底層。中國還是一個制造業大國,以人力為主。當進去機械化工廠時代時,那這個現象會不會逆轉。老板會擔心你專科生操作不了這機器?
那像我一樣的人該如何去努力?該如何給自己創造機會?不斷學習,讓自己長出堅實的翅膀。否則即便時機會來了你也承擔不住。簡書就是這樣一個網絡的產物,讓讀者,作者思想交匯碰撞的地方。我比較欣賞羅老師的優盤式人生。沒有人能夠困住你,只有自己把自己關注了。堅信任何人都不能左右自己的一生,幸福是積蓄與奮斗得來的。
來自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