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記錄了6天的時間開銷,有很多問題和感觸。有些問題是之前想到過的,有些是沒有想到的,梳理如下。
暴露的問題:
?? ?1、總是遺忘
?? ?剛剛開始,也準備了時間記錄的軟件,但是每當一個新的工作開始時,總是忘記開始記錄;相應的,當下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后,也總是忘記停止記錄。這個習慣沒有養成,所以借用軟件記錄的時間在目前來看,是不可用的。
?? ?2、時間記錄粒度偏大
?? ?軟件記錄失敗,只能在晚上睡覺前依靠回憶完成當天的時間記錄,這樣,時間的記錄粒度(精度)就很低(5分鐘),這實際上給后期的統計帶了很大麻煩,因為粒度大意味著準確率低。
?? ?3、分類不科學
?? ?雖然有分類的意識,但是對自己平時從事的各項活動沒有很好地歸類,導致在記錄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不知道該歸于哪一類的活動,給最終的統計結果帶來極大的影響。
?? ?4、統計結果準確性極差
?? ?因為記錄的準確性差,再加上分類混亂,所以,在做周統計的時候,根本無從下手,很是苦惱。
解決方案:
? ? 1、使用aTimelogger記錄時間,開展全時段記錄,精確記錄時間開銷;
? ? 2、按照工作、學習、生活分為三大類,在三大類中再細分小類,方便統計整理;
? ? 3、每天只要詳細記錄自己的時間開銷即可,不需要做出統計整理,節省時間;
? ? 4、每周末的整理盡可能地詳盡,挖掘自己存在的各種問題;
關于時間記錄的問題,總結到此;
通過時間記錄,發現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的效率并不高,總會出現在工作和學習的過程中被打斷的情況,或者出現溜號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接下來的工作模式做出如下調整:
1、獨處狀態——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將手機做好定時(下一項活動開始時間或者50分鐘),然后調整為靜音狀態,鬧鐘不響,不碰手機;
2、多人狀態——手機配置相同;此外,明確工作、學習完成進度,時刻緊盯進度,如無被點名的情況,不參與各種討論;
本周統計圖
雖然很粗糙,但是這份粗糙記錄了我在統計過程中因為數據不夠清楚準確,而備受“折磨”的窘況,也讓我再一次清楚地認識到,“時間記錄”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而在這件事情上面越是用心,自己的收獲將越是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