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步走在開滿鮮花綠意盎然的踴路上,自己眼望這一團團一簇簇不知名的花草,忽然想起“一花一草一世界”這句話來,不記得什么時候看到過,或是在哪本書上寫過,反正這句話閃現在了我的腦海里,是不是我的財富我不敢肯定,但給了我許多的啟發,我非常喜歡她,她就像一個可愛的小精靈一樣兒,總是讓我如此在不經意時想起。
一朵兒不知名的野花,一棵兒叫不上名的野草,都是一個獨舞的世界,自己從心里喜歡她們的簡單,喜歡她們的從容,更喜歡她的靜默。有時總是想自己幻化成了她們,想像自己靜品其簡單、從容、靜默……。
回想自己為了生活,在喧囂的都市渡過了十多年的光景,看花兒非花,看草兒非草,世界非我所愿的世界,因為這是一個沒有泥土的世界、經常滿是霧霾的世界。也許正是因為如此吧,才讓自己在書的海洋中喜歡上這句話,如今城市的浮躁已讓我記不清來處。有太多的時候,總是想起兒時,想起家鄉滿山坡的青翠,想起雨后泥濘小路的芳香,憶起那草兒拔節,花兒綻放動聽的聲音,盡管那時的我因為身上有著挖豬菜的任務,感覺不到當時是有多么的快樂,但如今卻讓我在夢中思念,獨處想起時自己的臉上總是掛著莫名的微笑……
也許只有那時的花兒,那時的草兒,那時的世界,我如今才感覺是真正的世界……,忽然想起生命旅程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三重境界來了,是不是這花草也包含這三重境界呢?我看不是,如果離開了人,盡管她們依然存在,但沒有人知道還究竟能不能叫“花草”呢,那“三重境界”就無從談起,因此說所謂的“三重境界”就是人生三段之旅程。
人世間的生滅故事,起落情感,與大自然的一花一草榮枯原本相通。王國維詞中有這么一句:“君看今年樹上花,不是去年枝上朵。”人們以為花落了,還會再開。孰不知,花開了千百次,卻再不是從前的朵兒。一朵花和一棵草的一生,如同人的一世,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野草,是先烈,是挫折,是命運……也許就是野草的重生。元稹的“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是思念,是懷念,是想念,是修行……也許就是花叢的過客。佛說:“世界所有相皆是緣起,重重無盡,無量無邊,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此微塵世界,不可說不可說……”
一花一草一世界,一沙一石一天堂,一棵草也好,一朵花也好,一粒沙石也好,一切的生命來源,都是那開天辟地之初漫天飛舞的一點點微塵,每一個生命組成里都有草木、花蕊和來自不知名星球那一點點的灰塵,一個生命真正的永恒就是在流年里等待花開,處繁華中守住真淳,于紛蕪中靜養心性,朋友在“一花一草”中你看到那世界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