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生活其實是一場馬拉松,每個階段我們應該分清楚重要的和緊急的,并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要被緊急的事情追著你跑,讓你失去了對事情清晰的分析。
? ? ? 我們是生活的掌控者,而不要成為受害者。
1、不要選擇受害者模式,而要選擇掌控者模式
? ? ? 昨天的文章“中了學區房的毒”提到我的內向、懦弱和孤獨等,有些抱怨父母。這是受害者模式,將失敗和失意等歸責到其他人身上,你只是作為受害者無助的躲在角落里傷心和哭泣。其實這樣的埋怨是沒有道理的!你自己的生活,你是導演和主演,你應該讓生活沿著你所導的路線圓滿的去行進。你是你自己的生活的掌握者!
2、在孩子、家庭、工作和學習中我往往成了受害者
? ? ? 30多歲的年紀,孩子不到5歲,正在上幼兒園。和愛人相親結婚,沒有所謂轟轟烈烈的戀愛就領證結婚,而且他是醫生,工作忙、壓力大,家庭的重擔主要壓在了我的身上。碩士畢業后進入一所民辦高校,教書育人10年了,薪資低壓力下,但提升空間小,一直處于混日子的狀態。報著能有博導帶領進入科研大門,依托項目專研科研,提升科研能力的想法考了博士,但夢想總是很美好,現實卻太骨感。讀博士已經2年了,導師沒有讓我們跟他做項目,指導時也總是批評而很少肯定,同學們之間各自做著不同的選題,博士第一年我郁悶的頭發是大把的掉。
? ? ?從以上的排序中可以看到,孩子是重中之重。而就是在孩子的培養上,我也是失敗的,孩子有些調皮,沒有禮貌。我對幼兒園有些挑剔,目前他已經讀了3個幼兒園了,而我打算在10月后給他換到第4個幼兒園。
3、兒孫自有兒孫福,只有我過好了,孩子才會好,家庭才會好,工作也才會好
? ? ?在這兩年,我應該對我的生活重新排個序,讀博士才是最重要和緊急的事情。孩子還小,父母可以幫忙照顧的情況下,現在 讀博才是對生活改變最大的,我的重心應該在學習上。老話說的好“兒孫自有兒孫福”,只有我過好了,孩子才會好,家庭才會好,工作也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