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裔演員汪可盈,在科幻動作劇《神盾局特工》中飾演了性格獨立自信且能用任何設備進行黑客活動的美麗女特工Skye,汪可盈也因此贏得了頗高的人氣和關注度。
而剛剛進入演藝圈時,原名Chloe Wang,一看就是個亞洲人的姓,導致她長期沒有什么角色。后來改成Chloe Bennet,很快就有了表演的機會。
種族歧視問題由來已久。在人們的印象中亞洲人害羞、內向、刻板,不適合做演藝工作。
這是一種思維定式,是一種很難改變的想法慣性。有時為了達到目的就要想辦法改變這種思維定式。
我們在認識事物并做出決定時,會利用既有的參考架構處理信息,而不是每一次都從頭開始。我們依賴參考架構,幫助我們盡快決定把注意力放到哪里。
為了吸引注意力,我們需要利用這個先入為主的參考架構,要么因勢利導,要么改變既有觀念。
Chloe Bennet通過改名得到工作機會就是利用了因勢利導的辦法。
先和對方找到大家都認同之處,然后再闡述自己的主張。
研究目標對象在意什么,會自然抗拒什么,會對哪些字眼產生防備。
弄清目標對象的文化傳統,在推銷產品時入鄉隨俗,不要犯忌。
需要打破目標對象的思維定式時,就要用到“設定議題“這一招了。
通俗一點講就是要“帶節奏“。
這個方法利用了真相錯覺效應(illusion of truth effect ),一再重復一項敘述,就會改變對方的參考架構,讓他開始相信這是真的。謊言說了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
這種方法經常用在哪里呢?沒錯,媒體。
最近幾天大家是不是吃瓜都吃撐了呢?
一撥一撥的節奏帶到飛起。
從時尚芭莎站位問題到還珠格格演員糾葛到程序員自殺再到薛前女友爆料,你方唱罷我登場,讓人眼花繚亂,不知哪方代表正義,感覺都有點道理。
有時為了特定的目的,比如誣陷對方或者洗白自己,就用設定議題的方法,把自己的觀點重復很多次,以讓大家相信自己。
以上就是在《引誘科學》這本書中談到的吸引注意力諸多方法中的一種,即框架誘因,想辦法改變人們的思維定式,迫使人們跳脫原有架構,達到吸引注意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