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的詩句點化著我的內心應十年之約和小瑩匯合去敦煌雅丹看了風化石,去月牙泉聽了駝鈴響叮當,在鳴沙山上訴說了自己的秘密后,仍覺意猶未盡。在我們聽說了不遠處還有個丹霞地貌可看,我和小瑩幾乎沒有猶豫抓起了背包跳上了敦煌去張掖的綠皮火車去看個究竟。
一時興起的旅游總給人一種不安分的感覺,不安分中又帶著期待,火車上的人三三兩兩并不擁擠,天空忽明忽暗,我的隔壁還坐著一位背包客,眼里閃著溫柔的光。
到了已是傍晚,匆匆睡下,一夜無話。
第二天的中午我們終于在一路的顛簸與好奇中,看到了它——張掖七彩丹霞地貌。在這里根本不想再給大家科普祖國的幅員遼闊和千奇百態了,只想先讓民族風歌手芳芳給大家打個招呼哈。
張掖,甘肅省省轄市。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城市屬于三四線了,不大,倒也干凈好逛,誤打誤撞吃到了當地很有名的“炒炮”和“小飯”,現在想起來都能口水一地,完美!
見到丹霞后發現這里盡然是一片彩色的世界,雖不及雅丹的灰褐色風化石群震撼萬千,但連綿起伏的山丘夾帶著紅與黃,青與褐的顏色,像一幅帶著顆粒狀質感,顏色鮮明對比的蠟筆畫,覆蓋了整個山巒,也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
景致再好,可是我依然是來拍照的,無法擺脫游人照的夢魘,我真的就是一俗人哈。在一群人的注目禮下擰成了如下的姿態,用“嬌作樣”跟丹霞問了聲好。
我們沿著指定的游覽路線來到各個觀景臺,觀賞不同形態的彩色丘陵。彩色丘陵以其山體的形態和巖層的紋理與不同色彩的沉淀而呈現出千姿百態的景象,當然最主要的是,它們再怎么美,也是我的背景,讓我擺拍了一路。我的“不靠譜”才華在張掖七彩丹霞得到了井噴,我根本就是去照相的,為了擺脫常年V字手的畫風,我推陳出新了自己的擺拍系列之——“疼”系列。
邊塞的風沙總是帶給人不一樣的感受,西部的景色就像一幅畫刻在我的腦海,怎么看都看不夠。西北女子總想順著絲綢之路尋到當年的祖先的印記,來看看彼時的龍城飛將,不讓胡馬度了陰山,滿足對祖先的敬仰。而我對這一線視覺的捕獲,遠遠沒有滿足心里那個渴望看世界的小孩。
拍了好多照片,有很多存放位置都找不到了,可見,什么東西是都不能拖的,美景美食當時就要記下來的,要趁早。
每個觀景臺的景致大都差不多,根據形態有的叫“七彩大扇貝”、“七彩神仙”、“七彩屏”、都各具特色,頗有意境,耐人尋味,美不勝收。我們去了4個觀景臺,視覺疲勞一直沒有出現。
我的十年之約西部行,也在體驗了雅丹的雄渾壯美,月牙泉鳴沙山的嬌羞細膩,張掖的七彩絢爛后到達了尾聲,這個被稱為“上帝打翻的調色板”我也要離開它而去。有游人說很遺憾,沒有看到雨后的丹霞,說那更空氣通透,色彩更加漂亮,我卻不在乎,只要我來了,看過,就好。
我覺得那連遺憾都算不上。
今日西安的天氣一掃昨日的陰沉,驚蟄之日蟲兒都冬眠蘇醒了,萬物正在欣喜中拼命生長,開始一年的打算。我速度打開筆記本碼下了這篇文字,把西部之行的碎碎念終于拖拉的結束了,感謝小瑩的熱心招待,地主之誼已盡歡。曾經夢想的地方與現實只是一張火車票的距離,當一切變成現實置身于這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又是那么的虛無漂渺恍若隔世,穿越了千年文明沙漠戈壁讓我更深的理解生命的意義,感嘆自己的渺小,珍惜自己的年華,我只是大自然的一粒沙。
旅行的意義就在于此,打開未知的世界,檢索自己內心。
好女孩,才更應該青山白水,走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