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有了朋友圈,別人的生活一旦出彩,就會以超快的速度傳播。只是因為我們也想過那些“別人”的生活,之所以傳播是因為認同,更多的是“別人”的生活或許是我們的夢想之一,只不過“別人”把夢想實現(xiàn)了。
今天讀到一位“別人”的生活,他早早離校,初涉世是一位廚師,偶然一次機會到理發(fā)店幫工,卻發(fā)現(xiàn)理發(fā)店引起了他的好奇與濃烈的興趣,于是放棄廚師,在理發(fā)店從學徒做起,慢慢越來越喜歡理發(fā)師這個職業(yè),不斷找機會學習提高技藝,最終擁有了幾十家店鋪,并成為某些明星的御用造型師。
這位理發(fā)師不是沖著御用造型師而入的行,只是發(fā)現(xiàn)喜歡,于是就嘗試然后堅持不斷學習,最終成為行業(yè)的嬌嬌者,重要的是是他喜歡的職業(yè),在這份熱愛中他找到了他自己。
很多的時候,我們都想像那位理發(fā)師一樣能夠找到自己,從事喜愛的工作,成為行業(yè)的領袖之一,也因為喜愛,工作成為一種享受,與抱怨無緣。但我們就是找不到自己,過著絕大部分人為生計而忙忙碌碌的生活,無趣卻不得不做。原因之一就是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喜歡什么,工作選擇之初大多是從生計出發(fā)。或者我們知道自己喜歡什么,卻種種原因不能付諸行動。
那我總結了,要想像那位理發(fā)師一樣成為自己,找到自己,先是從興趣著手,然后投入到興趣中,用毅力去堅持,去克服過程中的一些枯燥,不斷提高,把興趣做到極致。關鍵詞: 找到,做到極致。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有天賦的,只是躲在某處,需要我們去尋找。
我們?yōu)槿烁改赣辛x務幫孩子去找到天賦這個寶,用愛用包容支持孩子喜歡的事,不斷嘗試,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用我們成人的經(jīng)驗為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孩子把興趣做到極致,讓孩子成為他自己,不是按照我們?yōu)樗O計路成為我們想要的那個他。
為人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扮演的是有意義的陪伴,孩子能感受到我們無條件的愛,也能感受到他值得被愛,他喜歡的事父母都支持,這樣的成長氛圍會很融洽。
在人之初,我們有義務給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去找到他自己的興趣所在。
那么我們,多么想過上那些“別人”生活的我們,在人生過半還是有機會興趣一把,從一個小愛好做起吧。
如果人人都能找到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這個社會是不是就少了許多擰巴的事?我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