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結束,2018到來,新的一年有新的目標與新的計劃。對于工作與生活還是忙錄的人,會不會想要提升自已工作效率。我是這樣想的成為高效工作者,可以多一點的時間給予自已或是家人。在閱讀《精進》作者 采銅所寫的一篇文章里《融會貫通這五本書,你會成為一個高效工作者》,高效工作是從認知到思考模式進而改變,那么高效工作者應該是全面性的角度來看待,用主題的方式來閱讀與思考如何提升自已的能力。
采鉰在他的文章里有提到,想要成為高效工作者推薦五本書,這是其中一本。
1《搞定∣:無壓工作的藝術》/戴 維· 艾倫
2《 google 工作整理術》/詹姆斯·馬丁
>3《深度工作》/卡爾·紐波特
4《每周工作4小時》/蒂莫西·費里斯
5《蕃茄工作圖解》/諾特伯格
閱讀與融會貫通這五本書可以提升工作與生活的效率80%以上,那么我們就先來看一下其中介紹的這本由卡爾·紐波特所寫的《深度工作》,本書要說明的是在目前碎片化時代,和網路資訊泛爛的情況,要怎樣產出對自已有價值的作品。深度工作則是專注*工作時間。用本書的例子來說,深度工作是一個專注的能力,但是你要專注去工作和有效使用每一點腦力。同時卡爾·紐波特便有提到運用戴維· 艾倫所寫的《 搞定 Ⅰ—— 無壓工作的藝術》里的工作方法,可以在細節上有效的幫助到自已處理事情。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博士,喬治城大學計算機科學副教授,暢銷書作家。創辦了在美國廣受歡迎的博客“學習黑客”,致力于為大家破解工作和學習領域的成功模式。紐波特還著有《優秀到不能被忽視》等暢銷作品。
01.何為深度工作與浮淺工作
深度工作( Deep Work): 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 使個人的認知能力達到極限。 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 提升技能, 而且難以復制。[美] 卡爾·紐波特《深度工作》
卡爾.紐波特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是位產出內容有深度的作家。深度工作每個人都會有遇到,比如寫作中靈感涌現的時刻,或是專注思考某件事等。但是卡爾.紐波特發現且應用這個技能在生活與工作中。比如他是一個作者與教授,作者的有簽約出書的要求,還有教授發表論文的考核。他沒有承擔一般事務性的工作,因為這個寫作與發表論文,這二者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
寫作也是我目前遇到要使用深度工作的事情,專注且進行深度的閱讀與思考,動手碼字寫作。這個就是深度工作的一種,早晨05:00起床進行寫作就是。投入自已最有價值的事情,專注的進行項目。
浮淺工作: 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任務, 通常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開展。 此類工作通常不會為 世界創造太多新價值, 且容易復制。[美] 卡爾·紐波特《深度工作》
打字員是浮淺工作,只有接到命令,單純執行也是,沒有深度的思考為何會這樣就是浮淺工作。只看表面或是只做到表面即浮淺工作。
曾有一位同事,在接到公司的指示后,出發去交貨,到了目的地后,卻發現沒有人在現場,就回來了,他沒有做錯,但是沒有再進一步的回復長官,可以安排即時的聯系或是指示。這個就是浮淺工作。浮淺工作是可以取代性高,沒有不可以取代的特點。
02.深度工作的應用
有次聽貓叔在一塊聽聽開的微課“普通人加速崛起的十個方法”,提到貓叔在開始寫作時,他在電腦前,至少10個小時,就是不停的想要如何的寫出優質文章,且如何打磨自已作品?,F在他已成功了,寫出許多優質的文章。那么這段過程就是深度工作的應用。
目前在簡書寫作,我想要寫作的例子來應用于深度工作。首先要確認自已的工作類型與時間搭配是如何。了解到后,可以應用這種模式來寫作。書里有介紹四種,我選其中一種我可以應用的方式來舉例:
節奏日程安排者通過雷打不動的慣例支持深度工作, 確保能夠定期完成一定的工作, 在一年的時間 里往往能夠累積更多的深度工作時長。[美] 卡爾·紐波特《深度工作》
這個方式是每日的堅持,適合大多數的人們,也包含我自已。每天進行一點,堅持就會取得成就。比如“共讀”這個軟體,就是運用這樣的方式,每日的簽到,與大家一起共讀某本書,每天1-2章,1年下來就可以閱讀52本。或是日更寫作,這個也是每天進行深度工作的項目,確保可以完成長期寫作的目標。
保持專注還有許多的方法,比如關閉訊息的推送,或是運用蕃工作法等運用。工作桌上保持單一項目執行所需要的文具與資料。這些都是可以幫助自已達到深度工作。
專注做對自已對有價值的事情,就是深度工作最好的體現。
從《深度工作》選擇適合自已的模式,這里其他的模式先不介紹,有興趣的話,可以閱讀一下這本書。應用自已選擇的模式來在每天執行,用寫作為例,就是每天寫,固定時間的寫,寫60-90分鐘。
就象村上春樹,每天堅持寫作四-五個小時,李笑來每天堅持寫作3000字,這些都是深度工作的典型應用案例?!冻蔀樽骷摇芬彩侨绱说恼f到,每天寫,在早晨里固定的時間寫是最好的。
03.制作一個深度工作的計劃
深度工作習慣培養中的特定問題。
1: 關注點放到極端重要的事情上原則
2: 抓住引領性指標原則
3: 準備一個醒目的計分板原則
4: 定期問責
[美] 卡爾·紐波特《深度工作》
舉例:我想寫作20萬字,今年的目標,那么每周一篇3000字,才有可能。沒有的話,就是每周二篇左右,平均三天閱讀一本書和寫書評才有可能達到,最后可以先行每三個月寫總結的方式來問責。以上就有了重要的事情上,設定目標,拆分小目標,計分板(字數),總結。
本文總結
融會貫通這五本書,你會成為一個高效工作者,若只有單純看了這本書,并不會全面的成為高效工作者提升,必須全面來看待高效工作這個事情。
分辨自已是否有執行深度工作的項目,尋找對自已最有價值的產品或是作品,進行深度工作。
選定自已工作方式與模式,確認自已適合的時間,進行深度工作。每天60-90分鐘即可。
2018新的一年到來,選擇一個適合自已的工作模式,創造對自已有價值的事情吧。
我引用了作者威妮弗雷德· 加拉格爾的話:“ 我將活出專注的人生, 因為這是最好的選擇?!盵美] 卡爾·紐波特《深度工作》
深度工作即專注工作,所謂事事洞察皆學問,深度學習和思考皆是專注人生的副作用。引發的是自已對人,事,物與自已更加的了解和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