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簡介
值哲思專題關注度滿一百萬之際,特開設此分享。愿我們一起走進哲學的世界。
作者簡介
課程詳情
值哲思專題關注度滿一百萬之際,特開設此分享。感謝簡書使我們相遇,感謝哲思專題給我的信任。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接觸哲學,愿意親近哲學,與我們一起走進哲思的世界。
哲學,不是讓人變得有智慧,而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所以才去追求與熱愛智慧的學問。它并非是世界本身產生出來的問題,而是人產生出來的問題。人類不可能由于理想未能實現而不去理想,這是人之為人的本性。哲學給人的感覺是高深莫測的,但實際上它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連,一棵樹,一張桌子,幾乎能夠問出所有的哲學問題。只要我們善于發現與思考,生活處處都會發現哲學的問題。
我本是一名理科生,總認為文人矯情。但當“硫酸潑狗熊事件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詞窮不知如何表達內心的不滿,但當聽到有人說“他只具有科學技術而不具備人文素養”的時候,忽然間發現自己也是缺失的;當能引用幾句古文沾沾自喜的時候,之后卻發現漏洞百出;當自己以為出口成章的時候,之后才明白那些只不過是空洞雞湯;當我意識到自己無知之時,才是我與哲學結緣之時,也正是此時,我的思想之花才會含苞待放。
正如簡書哲思專題中副主編心技一體說的那樣“很多時候,哲學與人們是天然疏離的”,因為它顯得那么遙不可及,另一位副主編寒雨書說到“這世間有風雪,但亦有人萬死不辭”,因為我們不會因為困難而止步不前。主編梁光宇一直堅持專題的純粹性與哲思的引導性,不為篇數與點擊量而委曲求全。也有像盆小豬這樣的工作之后也不忘曾經所接受的哲學洗禮,熱愛思考,屢出好文。最近看到專題中馮小歡的一句話很是認同“除了學術的哲學的工作,在學者和老百姓之間,其實還需要我們承上啟下的哲思作者”,我想這也是我們自身學習的過程,也是我們不改初衷的共識。
課程大綱
一、一個題目引發的思考
希望通過一個命題來引發人們的思考。實際上我的這個題目是有問題的,用“生活處處皆學問”則要顯得更加合適。之所以有人會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在我們讀一段話的時候,會理所應當的覺得通順或者不通順,而這種感知就是來自于我們的經驗。從題目本身來說,是一種判斷與認知,我們通過思考生活而感知它處處為“哲學”,我現在對這種感知的思考就是反思。有很多被拒稿的簡友問我他的思考為什么不算哲思?我回答說因為沒有反思精神,所謂反思,不是對問題本身的再三思考,而是對現有思考的再思考。反思精神,是哲學的一個重要精神。
二、哲學散落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在我們生活中,每個人每天都會接觸到哲人,因為都會被問到哲學的三個終極問題:你是誰?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哲人就是看門的大爺大媽。
我喜歡建筑學,大學也是相關專業,在讀到《建筑原理》的時候,就對哲學產生了興趣。我讀到建筑理念與風格轉換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時,我反應到這不就是“否定之否定”原理么,當時在我的概念當中,這些“陳詞濫調”的馬理論就是哲學。此時我就有意關注起我所謂的“哲學”,因為好多建筑理論的東西都離不開哲學那些“形而上”的東西。后來我便轉投哲學,讀了馬哲的研究生。
好多時候,哲學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是稍加深入地去思考,便會涉及到哲學的范疇,只是我們自己渾然不知而已。
三、走進哲學的視域
人類之所以確立價值,是因為人不能忍受一個沒有價值的世界,并且始終不滿足于他所面對的現實,所以就建立了一個理想世界作為對現實世界的補充與超越,并以此作為生而為人的根基與目標。如若不然,虛無主義便會產生,由此便找不到生存下去的理由與根據。
哲學是什么?什么是哲學?一個是實然,一個是應然問題。哲學的一般規定與科學的一般規定是不同的。哲學問題與對象,都源自于人類要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達無限的自由之鏡。就人的有限性而言無法實現,但我們又要去追求這一理想,就是在這樣的“悖論”之中產生了哲學。哲學表現在過去,現在與未來人們所面對的共同的哲學問題而采取的不同的解答方式。所以當我們要知道“什么是哲學?”這個問題,就需要用整個哲學史來回答,我們也只有不停追問“哲學是什么?”這個問題,才能來回答“什么是哲學”這個問題。
四、思想之花的盛開
古人仰望星空之時,以自然變換規律探尋人生之道,當“概念”被逐步定義之后,思想仿佛變得愈加晦澀難懂,當我們萬事都要追求“現實意義”之時,思想變得無所不包。我們學著前人去批判,去建立自己的體系,去超越,去創新,實際上更多的是隱藏自己不涉獵的范圍,只將自己熟知的范圍無限放大,放大到猶如“智者派”一樣追求“修辭學”與“辯論術”。自認為研究深入之時,我們可曾達到我們曾批判的前人之思想高度。當后人看我們時,是否又會發現實際上我們比前人還要“荒謬”,可以肯定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缺少“大師”。對每位思想家的思想,我們也許自認為熟知,但可能已經是八九手資料了。回到經典,回到原本,平行的對待同一思想家的不同作品,平行的對待同一歷史時期的思想家,平行的對每位思想家的思想做出理解與判斷,我們的思想之花也許會綻放。
更多課程詳情:【茶點云課堂】生活處處皆哲學
上課時間
2017年11月23日(周四) 晚 20:00-21:00
報名方式
微信關注公眾號“茶點故事”后臺回復“哲思100w”,獲取上課地址,即可免費聽講!
「茶點云課堂」分享課程,知識共享無邊界。
第一時間獲得上課信息請關注“茶點故事”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