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題目是寫寫童年的回憶,提到童年,回憶很多,還是從《童年》那首歌說起吧!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叫我們唱的,當時她問我們聽過《童年》這首歌嗎,出乎意料的是,班上的人幾乎都在搖頭說沒有。于是那位語文老師就叫我們唱了那首歌,當然老師可能是考慮到我們的接受程度,只是教了”池塘邊的榕樹上"那一段,避開了“隔壁班的那個女孩”。知道后來很多年后,才知道這首歌原來還有后半段。那也是對年少時期童年概念的最初形成,正如歌中唱的那樣。
四五年級的時候,我們上學的條件相對好了很多,搬進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教師。而在這之前,我們是在土坯屋了上課,第一年還沒有桌子,我們就搬著一個小板凳去上學,以大凳子當桌子寫作業。搬著小凳子去上學,那也是我們那一屆學生獨特的童年記憶吧,現在如果我們坐的一起回憶童年,會不會說起,那些一起搬著小板凳上學的日子呢?那年教我們的老師一人分飾好幾個角色,數學、語文兼班主任。印象最深的就是教我們手工課,用彩紙疊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小衣服、小船、小太陽、小筐藍,親愛的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嗎?還記得怎么疊嗎?
那時的我們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微信,沒有朋友圈,沒有公眾號,但我們有最無邪的笑容,最天真的快樂。(由于當時照相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大多數孩子的童年沒有留下多少影像資料,這些照片都是在源于網絡,但也能代表我們當年的記憶)。
嬉戲熱鬧,快樂無比。
提到童年,那些伴隨我們童年時光的游戲是不得不提的。
老鷹抓小雞,一位小朋友扮演老鷹,一位扮演“堵雞板子”,很多小伙伴則扮演小雞,老鷹和“堵雞板子”是兩個很重要的角色,偶爾伙伴們也會為誰扮演這兩個角色而爭搶,但那時的我們總能找到和解的辦法,是在不行就來個輪流制,但是快樂是不能少的。扮演老鷹的小朋友抓到扮演小雞的小朋友,就預示著游戲的暫時結束,小小的心里會有小小的成就感。
你玩過這樣的輪胎外帶嗎?一個廢舊輪胎就可以高高興興的玩上半天,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同樣,生活中不是缺少快樂,而是缺少創意。
跳皮筋,這是女生課間的最愛!不知道現在的小女孩們還跳不跳皮筋,還有歌謠,那是上屆的大姐姐傳授給下屆的,不知道是誰編的,孩子們就這樣口口相傳,不知道,現在那些童謠還在傳唱嗎?后來我發現各地的童謠是不盡相同的,有的時候,相鄰兩個村的也不一樣,孩子們不斷的傳唱,不斷的創作。現在不是經常在說什么非物質文化遺產嗎?我想那些童謠,還有小時候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講的故事,應該就是屬于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吧!
樹上的葉子嘩啦啦,小明在家等媽媽·····這是其中一首,很可惜后面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已經記不清了,有人還記得嗎?小老鼠,上登臺,偷油吃,下不來,讓奶奶抱,奶奶不抱·····這是其中的一首。還有小紅帽的故事,催牛大王的故事,等等。那些記憶都很模糊了,不知道現在的小學校園里,孩子們是否還在傳唱,如果沒有,我們又都忘卻了,是不是以為著這些曾經存在過的童謠就此消亡,想到這,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洋火錢,上面印這各種卡通動畫形象,還有當年熱播的電視劇的劇照。對了與它并列的還有玻璃球、啪,還能想象出來嗎?會不會想起兒時的玩伴呢?
這是在“翻窩單”,老牛槽、瞎棘棵、單根調,那是她變化莫測的各種名詞,很難想象,一根紅頭繩就可以玩上半天,帶給孩子們這么多的快樂。
炫嘎嘎,那時的我們最佳的場所就是結了厚厚一層冰的冰面上,當然也偶爾會聽到,誰誰家的孩子,不小心掉到冰冷的水里淹死的事,經常我們被大人叮囑,不要在河里玩。那大概是對童年隱隱的恐懼吧,不過年少無知的我們經常偷偷的去玩。還有假期里,一起放羊,放牛,一起去隔壁村莊偷蘋果,去瓜地里偷西瓜,偷棗等,請允許我用偷這個字吧,因為在那時,摘點別家地里長的東西,算不上偷的,很多慈祥的大爺還會主動送給我們小伙伴們吃。那時的我們和大自然是那么的親近,那么的快樂,那可以叫做純綠色,純天然,感謝那時的天和地,村前的那條小河,給我們一個純天然的童年!
這幾個就不再做過多的介紹了。
回憶那年童年時光,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只有將那記憶寫成文字,珍藏,珍藏。我怕,有一天,隨著年歲的增長,不記得了,翻翻這些寫過的文字,可以再把你們想起!感謝童年,感謝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