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聽到身邊的人會說出這樣的話:
·我學歷低,所以我肯定找不到好工作;
·我現在就是一個小職員,以后也不會有大發展;
·別人在這件事情上都失敗了,我也一定會失敗;
·我學了很久都沒有學會,我就是沒有這個天賦。
《成為高效能人士的21天行動》一書中將這些話叫做思維設限。這時如果你鼓起勇氣,同時告訴自己:“我愿意挑戰自己,主動去嘗試這個新項目,雖然有可能會失敗,但是我不害怕。挫折也是一種成長,失敗是成功之母,沒什么大不了的。”你的人生也許會從此不同了。
從職場小白到公司股東
當年,正值我所在的這家單位大量招人,在一個朋友的引薦下,我來到了這家單位,入了專利代理這行。在來這之前,我一點都不知道還有這樣的職業。
當時,和我一起招進來的還有另外6個人,除了我他們都是研究生畢業,其中有一個還有海外求學經歷。當時我的壓力很大,我擔心我會連試用期都通不過。
頂著壓力,我努力工作。剛開始,我什么都做過,包括登記每天收到的信函,幫忙領導、同事打印、復印文件,處理臺灣案子(就是簡單的將繁體字轉換為簡體字)......我從不計較這些看似無關緊要、似乎和專利代理人無關的工作,我把每一次工作機會都當做是一次學習的機會,對待領導、同事每一次交給我的任務,我都用心努力地完成。
事實上,我也真的從那些工作中學到了很多專利方面的知識,比如信函,基本都是專利局郵寄過來的,有審查意見通知書、補正通知書等,從信函的內容我了解了我所從事的工作將具有嚴格的時效性,大部分工作都需要在期限內完成,如超過該期限,將會給公司或申請人造成經濟損失,而且還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巨大損失。
或許就是從那時起,我充分意識到了代理人需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嚴格把控每一個期限。也正是這份高度的責任心,得以讓我這么多年從來沒有出現過視撤之類的失誤。
我憑借著我的認真、踏實和努力,順利通過了試用期,正試地進入了這行。隨后,我努力工作,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寫好每一個案子,工作之余,我看書學習《專利法》、《審查指南》,之后我順利地通過了專利代理人考試,成功地成為了一名執業專利代理人。再接下來的幾年里,我更是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公司的股東之一。
從小小流程到資深專利代理人
阿爽出身在農村,沒有光鮮的學歷,只有自考的本科。幾年前,來到北京投靠大哥。在經歷了艱難的跑人才市場、招聘會、投簡歷、面試后,終于在一家專利代理公司找到了一份從事流程的工作。
雖然工資不是很高,但阿爽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通過每天處理專利局的官方發文,她了解了很多涉及期限的問題,比如發明在收到第一次審查意見后,需要在4個月內答復;而在收到第二次審查意見后,需要在2個月內答復;專利申請提交后需要在2個月內繳納申請費......她更是在工作之余,學習《專利法》和《審查指南》,不僅如此,她還認真學習公司同事撰寫的申請文件。
在工作一段時間后,阿爽也有了想考專利代理人的想法。有了想法后,她更加努力,每天除了工作,還認真看書復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經過兩次專利代理人考試后,終于通過了考試,拿到了專利代理人資格證書,從一個小小流程華麗轉身成為一名專利代理人。目前,阿爽已經是一名資深專利代理人了。
現在,你是否深深感到,其實成功并不遙遠,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只要你愿意突破自己的思維設限,你就會發現無限的可能!
從“我不行”到“認為自己肯定行”之間,需要勇氣和擔當來突破思維設限。對于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這確實有點難度,那該怎么辦呢?《成為高效能人士的21天行動》中提出了一種“過橋穿越法”。
橋的一頭代表的是思維設限,橋的另一頭代表的是突破信念,如圖所示:
假設你現在覺得“我不行”,要讓你一下子徹底突破信念,覺得“我肯定行”,這可能會有點難。你可以對自己說:“我通過努力,會越來越厲害。”
《肖申克的救贖》中,安迪說:“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
的確,心是一個人的翅膀,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很多時候,限制我們的,不是周圍的環境,也不是他人的言行,而是我們自己:看不開,忘不了,放不下,把自己囚禁在思維設限的牢籠里;不敢想,不自信,不行動,把自己局限在固定的空間里。如果不能打破心的禁錮,即使給你整個天空,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覺。大多時候,我們固有的想法、觀念束縛了自己,受這些觀念的左右,我們總是不能勇敢地放手一搏。請一定記住,心是一個人的翅膀,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