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上去那么精力旺盛”

三八節的時候,有個朋友發微信給我:你弱小的身板下,藏著無窮的力量,你總是那么精力旺盛,鼓舞著我也不斷往前奮斗。

雖然我知道我比較能干(有可能是假的),之前都是在網上隔空收到贊美,但這是第一次,生活中的朋友發微信給我,說我奮斗積極的態度,予人一種榜樣的力量。這種肯定,如一劑雞血,注滿全身,讓我又亢奮了起來,打算在勵志的道路上漸行漸遠(需要??)。

但是,相信我,沒有人能永遠立住神壇,人一定有一面是你看不到的,或者不想讓你看到的。



那些光鮮的朋友圈是刻意經營的

周五見完我二姐,她說你怎么那么能干啊,從事最累的行業,做著不只一份工作,興趣愛好兼顧著,當然,該裝的x也一樣沒拉下。

很多人在我朋友圈上,見到我做很多很多事情。這么數一數,我確實身兼數職,角色快速轉換,也貌似游刃有余,關鍵地,我還自詡或力爭做個“既好看也能插花”的花瓶。

但是,同志們,我在朋友圈曬出來的:那些好看的地方,那些好看的人,那些好吃的餐,那些奮斗的小場景,我那神采奕奕的臉色,都是我狀態好的時候,心情好的時候;那些相片,也是擺了很多次才選出那么一兩張好嘛(你以為“網紅”好當嘛)。


其實,我本人還算低調,并沒有一一展示浮華,還算是樸素的好姑娘。二姐說:我喜歡你,雖然你追求華麗麗的東西,也經常裝個x,但是內心是善良樸素的好姑娘。我聽完,挽著她的胳膊,在國貿霓虹閃爍的街道上,哈哈哈大笑不止。還真是貼切呢。

對啊,所以,每個人都應該知道,我們看到的一切,只是他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更多生活的真相,隱藏在冰山下面。

況且,每個人,對于自己的認知,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有很多不及的地方,包括你知道自己認知不到的地方,和你不知道自己認知不到的地方,那是很大的一片領域,遑論他人對你的認知。

所以,每個生命都值得慶賀,每個生活都值得認真。你所要專注的,只是你自己。關注你的好和你的不好,關注你的高興和生氣,關注你的愛人和幸福,在浮塵里起起伏伏,在煙火里活色生香。


我很容易累,并且時不時焦慮

我可能要讓覺得我精力旺盛的朋友失望了。真相是,我是新時代的智能手機,充電時間長,續航時間短。經常容易感到疲勞,也時不時會焦慮。

那我怎么能做這么多事,出現人前的時候,至少看上去“神采奕奕”?

“人丑就要多讀書”。以前,我怨憤自己,為何自己就得睡7個小時而有的人一天睡4個小時,如八爪魚一樣的多面手? 為何自己動不動就容易疲勞? 這樣的詰問不但不會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反而讓自己在對比下更加傷心自卑。怎么辦? 讀書可以幫你找到解決辦法。


2016年下半年開始,我進入了密集的學習狀態,看了很多理論,學習到很多方法,慢慢也形成了自己的系統方法,漸漸地好了起來(并沒有全好)。

首先,要對自己有客觀的認知。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那些晚上睡4個小時的人,我相信這不是全部真相,也許白天他們會科學地增加睡眠。如果沒有緊急情況(事實證明,緊急或意外情況也經常發生),我會讓自己晚上睡至少7個小時,這是讓我白天不焦躁、保持高效地基礎(即使這樣,也時不時焦躁,承認吧)。


第二,白天科學地管理自己,包括精力、時間和意志力。精力與意志力都需要重視,都是蓄電池,用完一段時間,就要充電。在白天的工作中,不要讓自己筋疲力盡了才去休息,就仿佛機器要隨時維護檢修,不然就會“年久失修”。小工具可以利用起來,比如番茄鐘,保證讓你25分鐘就放松一下,讓你全天都感覺在不斷放松。午餐后,打個十分鐘的小盹兒,立馬天藍水闊。

另外,避免在晚上考驗意志力。意志力經過晚上蓄電完畢,在早上及上午是滿格的情況,用一次少一次,越往后就越少。

比如,在控制飲食上,我的早餐和午餐往往都能做很好,然并卵,到了晚上,看著一堆碳水,我會餓狼一樣,一邊霸占著,一邊饕餮完畢。怎么辦呢? 那就是別讓這些食物出現在餐桌上,來考驗意志。比如,點個三明治,吃點清淡的,晚上去跳跳舞,遠離食物的誘惑。


第三,留余地給緊急情況,更重要的,給心理。緊急或意外情況會經常出現,打亂計劃和節奏。所以要給自己調整的空間。比如,遇到新的任務,5點甚至4點多就得起床。首要做的,就是不要給心理增加負擔:“媽呀,我要那么早起床,會不會讓一整天都沒精神?” ?偶爾少睡個把甚至幾個小時不打緊的,上午可以照常,或者在3個小時后,小憩下,中午或下午抽個時間打個小盹兒,傍晚時節再來個nap,這一天就齊活了。基本可以做到生龍活虎。

總之,要創造機會,給自己穿插小憩的時間。也就是,時時給精力和意志力充電。


至于焦慮,是這個時代的通病。究其原因,是自己沒有過上所謂“標配”的人生,“30歲娶得美妻住得大房”, “28歲生娃去過多少國家”,“31歲碰上風口飛起來”,等等,全是這些個浮躁鬧的。誰給你規定了你的人生坐標?誰限定了你的青春時長?誰定義了你的“成功”定義?

別鬧了,放過自己。

我也焦慮,時不時的,怎么辦呢? 這是一種情緒,也是再正常不過了。允許自己存在焦慮這種情況,然后,想辦法消耗它。我的辦法是,從大方向上,留充足的耐心,年齡只是人為的符號;現實生活中,行動起來,哪怕是整理房間、讀書、出去走走,騎騎單車,寫寫字。


寫這篇文字,我是想告訴我親愛的朋友們,誰都不用羨慕誰,“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如果存在神人,那一定是他們付出了更多,痛苦了更多,然后拼命讓自己克服它從而邁上新的臺階。

你所要做的,就是多學習建立自己的方法論,并踐行,然后be yourself,剩下的就托付給上帝吧。


作者格蕾絲,帝都公關人,專業是fabulous。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