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2018.7.30小結】
1.記住三個人@桃子@小丫@崔律
2.記住三本書《自控力》《習慣力》《沃頓商學院自我管理課》
3.慢慢恢復對RIA的記憶
4.完成每天的作業
5.回聽周末的線上作業點評內容
復制每天內容如下:
基于拆書法的學習分享平臺
課程內容
【課程安排】
每周D1~D5音頻課程講解,布置作業
每周D6拆書直播課程
每周D7作業點評、答疑
共計3周,21天強效訓練
【課程大綱】
開營直播
趙周老師拆書法直播講座 (7月3日)
第一周:書籍《自控力》(7月9日-7月15日)
目標:從個人控制的角度,幫助你找到期望完成的事情,提升自控力。
D1:如何獲得心想事成的能力?
D2:直面內心的小怪獸,認清意志力挑戰的障礙
D3:什么都想要怎么辦?教你打破貪婪的魔咒
D4: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暴自棄的?
D5:做一個特別的自控計劃,每一步都遇見更好的自己
D6:《自控力》拆書課&課程總結
D7:作業點評、答疑&下周拆書預告
第二周:拆解書籍《習慣力》(7月16日-7月22日)
目標:從系統支持的角度,教你如何使用同伴的力量破除壞習慣,養成好習慣。
D1:徹底根治你的壞習慣
D2:引導他人反饋,發現隱蔽的習慣行為
D3:喬哈里視窗幫助找到不一樣的自己
D4:收集前饋,獲得更有效的行動方案
D5:尋找合適的教練,陪伴我們持續行動
D6:《習慣力》拆書課&課程總結
D7:作業點評、答疑&下周拆書預告
第三周:《沃頓商學院自我管理課》(7月23日-7月29日)
目標:在前兩周的基礎上,不斷優化自我管理能力,真正地融合生活和工作,讓自己變得從容、自信和成功。
D1:不是只有事業有成,才叫成功
D2:把工作中的技能拿來談戀愛
D3:和孩子同學的父母成為事業伙伴
D4:小步快跑,走出舒適區
D5:花時間打理自己,絕不是浪費時間
D6:《沃頓商學院自我管理課》拆書課&課程總結
D7:作業點評
結營直播
領拆寄語&優秀學習者表彰 (7月30日)
7月3日開營直播后,訓練營內容在7月9日進行首次更新,更新頻次為日更。每周D1~D5音頻課程在每日晚8點進行更新;每周D6、D7的直播將在晚8點進行,歡迎大家關注飯團的快聊信息,準時參加!飯團運營期間,內容可隨時回看。
本飯團運營時間為2018年8月5日止,運營時間結束后,會制作成快課送給大家,永久回看。
06.25 12:34發表于21天自我管理拆書訓練營
2018.7.9桃子-夏勇杰
所屬機構:拆書學院
《自控力》拆書訓練營第一天:如何獲得心想事成的能力?
R(閱讀原文): P77
當你的意志力告急時,你可以挖掘你的“我想要”的力量,讓自己恢復能量。面對你最大的意志力挑戰時,你可以考慮以下動機。
1. 如果挑戰成功,你會收獲什么?你個人會有什么回報?你會更健康、更幸福、更自由、更有錢,還是會更成功?
2. 如果挑戰成功,還有誰會獲益?肯定有人依賴于你,你的選擇會影響到他們。你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你的家人、朋友、同事、雇主或雇員、街坊鄰居?你的成功會怎么幫到他們?
3. 如果你現在愿意做困難的事,那么一段時間后,這個挑戰將會變容易。你能想象出,如果你在這個挑戰中取得進步,你的生活會是什么樣子,你自己會變成什么樣子嗎?如果你知道你還有更大的進步空間,現在的不適是不是變得值得了呢?
這一周,當你面臨挑戰的時候,問問自己,那一刻哪種動力最能讓你堅持下去。你愿不愿意為了別人,而不是為了自己,去做那些困難的事?是對未來的憧憬,還是對命運的恐懼,推動你前進?當你發現了自己最重要的“我想要”的力量,發現了你脆弱時給你力量的東西之后,只要你覺得自己就要在誘惑前放棄了,就想想這個動力。
I(重述原文):
每當我們剛剛發愿做什么的時候,動力都很強,也特別樂觀,感覺什么樣的挑戰都可以戰勝。但是,挑戰真正開始之后,隨著動力的慢慢消耗,我們才慢慢發現,打敗我們的并不是什么大怪獸,而是我們鞋子里的小沙礫,這里消耗掉一點精力,那里浪費一點時間。必須要找到更多的“我想要”的力量,才能挑戰成功。
可以從三個方面獲取動力,分別是挑戰成功之后的收獲與回報、對周邊人的影響和自己的變化。在出發前,就挖掘一下這些動機,有助于達成我們想做的事情。
[作業:A2便簽]
請大家寫一個自己很想做的事,并用原文的方法挖掘一下“我想要”的力量。
我特別想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每一天堅持康復訓練,忍住疼痛做拉伸胳膊肌肉的抬舉200次、旋轉300次、爬行動作100次,三個月復查時,身體恢復得又好一些。
我會有哪些收獲:
1、通過康復訓練獲得健康的身體;2、接納每一天真實的自己,做好重要的事情明白為了什么;? ? ? ? ? ? ? ? ? ? ? 3、懂得愛惜生命,敬畏生命,放下一些事,學會愛自己,平衡付出(鍛煉)與收獲(健康)的關系。
我會影響到誰:
親人、朋友、同事、鄰居、陌生人。親人看到健康的我不用擔憂,會喜悅;朋友、同事、鄰居看到恢復健康的我,會明白健康最重要;陌生人聽到我的故事,會珍愛自己的生命。
我會變成什么樣子:
越來越陽光、自信,每一天活著內心充滿希望,踐行自己認真思考后寫出的事情,每一刻釋放自己的美。
《自控力》拆書訓練營第二天:直面內心的小怪獸
R(閱讀原文): P19
意志力挑戰就是兩個自我的對抗。你正面臨什么樣的意志力挑戰?你如何描述兩種相抗衡的想法?沖動的你想要什么?明智的你又想要什么?你可以給沖動的自我起個名字,比如把及時行樂的人叫做“餅干怪獸”,把愛抱怨的人叫做“評論家”,把總是不想開工的人叫做“拖延者”。在他們占上風的時候,你就能意識到他們的存在。這還能幫你喚醒那個明智的自己,喚醒意志力。
[作業:A2便簽]
請大家想象一下未來一個月內,自己可能會因為什么事情很沖動而偏離意志力挑戰的正軌。
在什么情景下,發生什么事情:
每周康復訓練動作在加大,我在這個月第一周因為下雨,戶外運動量減少,感覺疼痛減弱,我不想增大運動量,這樣做右臂恢復得會慢。
那個理智的自己會對自己說什么:
理智的“女將”說:天南,想揮動右胳膊右手在黑板上寫字嗎?想游泳嗎?想繼續背著相機旅游嗎?想給愛的人做美食嗎?
這么多美好的事需要我,堅持加強鍛煉!
你會抬舉起右臂的。
那個沖動的自己會對自己說什么:
不增加運動量,慢慢鍛煉吧。
給沖動的自己命個名:胖妞
減少運動量會增加體重,血壓不穩,容易得高血壓。
我不想成為胖妞。
《自控力》拆書訓練營第三天:什么都想要怎么辦?
R(閱讀原文): P121
任何我們覺得會讓自己高興的東西都會刺激獎勵系統,例如令人垂涎的美食、咖啡的香味、商店窗口半價的招牌、性感的陌生人的微笑,還有承諾會讓你變得富有的商業廣告。大量分泌的多巴胺使這個新的沖動對象變得對你來說至關重要。當多巴胺劫持了你的注意力時,大腦只會想如何獲得或重復那個觸發它的東西。這是大自然的辦法,它保證了你不會因為不愿意采集漿果而被餓死,或是因為覺得很難吸引潛在伴侶而加速人類滅亡。進化根本不關心你快樂與否,但它會利用對快樂的承諾,讓我們不停地為生計奔忙。而且,大腦正是靠對快樂的承諾讓你不停地去狩獵、采集野果、工作和求愛,而不是讓你直接感受快樂。
當然,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和大腦進化的環境(也就是那些原始本能進化的環境)很不一樣。例如,每當我們看到、聞到或嘗到高脂肪或高糖分的食物時,大腦都會釋放大量的多巴胺。多巴胺的釋放保證了我們會產生把自己喂飽的念頭。如果你生活在食物稀缺的環境里,這絕對是最好的本能。但在你生活的時代里,食物不僅極大豐富,而且很多都是專門為了刺激你的多巴胺釋放而制造出來的。那么,多巴胺就成了走向肥胖的食譜,而不是長命百歲的保障。
[作業:A1便簽]
請大家想想自己是否有錯誤地期望過高而做了很多無用功的事情:
1. 錯誤的過高期望是什么:
今年5月份朋友推薦我練習朗誦加強記憶力,我背第一首詩《熱愛生命》兩周才記住,錄音練習9次;第二首詩詞《沁園春?雪》背誦三周,錄音練習6次。7月7日,與朋友品茶,我朗誦《熱愛生命》漏掉兩句,朋友說:“你想練習好朗誦,記憶力下降需要慢慢恢復,別刻意多背,你就記住學會的兩首就行。”原想培養朗誦細胞,對自己期望過高。
2. 那些無用功是什么:
把時間消磨在無謂的興趣上,反而把真正感興趣的事做不好。
無謂的事對我有背誦《致橡樹》。
感興趣的事有攝影。
3. 真正想做的是什么:
每天讀書,寫便簽,練習小短文。
2018.7.12《自控力》拆書訓練營第四天: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暴自棄的?
R(閱讀原文): P159-160
但當我們討論自我批評的時候,他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當他練習在“放棄寫小說”這件事上原諒自己的時候,他首先注意到了放棄抵抗背后的恐懼和自我懷疑。如果沒有達成“每天寫10頁”的小目標,他就會擔心自己沒有足夠的天分或無法投入足夠的精力去實現“成為小說家”的大目標。他用這樣的想法來安慰自己:挫折只是人性的一部分,不能說明自己永遠不會成功。他想起以前讀過的故事,很多作家在寫作的初期都有過掙扎。為了更加同情自己,本想象自己會如何開導想放棄目標的學生。本意識到,如果這個目標很重要,他就會鼓勵學生堅持下去。他會告訴學生,現在做的所有努力都會讓他們更靠近目標。他肯定不會對學生說:“你騙誰呢?你寫的東西都是垃圾。”
通過這個練習,本找到了重新開始寫作的動力,撿起了當時沒寫完的稿子。他承諾每周抽時間寫10頁,這對已經開學的他來說還算合理,而且他也覺得這樣比較能應付得來。
作業:A1便簽
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候,你會如何自責:
1. 你會做些什么,自暴自棄:
沒有此種情況。
2. 你會說些什么自我譴責或者自我批評的話:
“我這次沒有做好,下次會吸取教訓的?!?/blockquote>作業:A2便簽
請大家今天晚上就給自己做一個情緒按摩。做完之后:8
1. 寫下一句特別能安慰自己或者給自己力量的話:
你活著就是奇跡。2. 寫下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身體上的傷會好的,心靈的傷也會慢慢療愈,經歷的事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2018.7.13《自控力》拆書訓練營第五天:做一個特別的自控計劃
R(閱讀原文): P192-193
給未來的自己發條信息。FutureMe.org的創始人發明了一種給未來的自己發郵件的方法。從2003年起,他們就收了大量人們寫給未來自己的電子郵件。他們會按作者選擇的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把這些郵件發出去。為什么不利用這個機會想一想未來的自己在做什么,他們會如何看待自己現在作出的選擇呢?向未來的自己描述一下自己現在將要做什么,有助于你實現長期目標,你對未來的自己有什么希望?你覺得自己會變成什么樣?你也可以想象未來的自己回頭看現在的自己。未來的自己會因為現在的自己做了什么而表示感激?心理學家海爾厄斯納荷什費德說,即使你只是想一想要在這封電子郵件里寫點什么,你就會覺得和未來的自己聯系更緊了。
[A2便簽]
請大家給未來的自己寫一封信,想想要寫給未來什么時候的自己,和他談談你最近面臨的意志力挑戰。
2019年的天南,身體恢復比預想的好,祝愿你計劃的事情能夠完成。今年4月份遭遇的傷痛,讓你懂得放下一些人和事,珍愛自己的生命,重生的感受別人無法體驗,你的生活還會精彩紛呈。徹底根治你的壞習慣
《習慣力》全書介紹
職場中往往隱藏著可怕的魔鬼習慣,以為是成功路上的助推劑,但是不小心就變成了攔路虎。比如求勝欲望強,它讓我們在工作中激情滿滿,但是事事都要爭強好勝恐怕又會得不償失。 如何發現并消除這些隱藏的習慣,《習慣力》這本書提出了360°反饋環的概念:反饋-道歉-廣而告之-聆聽-跟進反饋,發揮周圍人的力量用最簡單的辦法把隱藏的壞習慣顯像化,打造自己的支持系統將壞習慣徹底消除,成就成功職場人。
便簽一:徹底根治你的壞習慣
【R:閱讀原文片段】
如何克服壞習慣? P17
要想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或者說,想回到正確的道路上,你并不需要付出太高的代價。我們在本書當中所要討論的也并不是什么生死攸關的問題。當然,長時間忽視這些問題也會給你的職業生涯帶來嚴重的影響,它們也不是什么疑難雜癥,需要長期治療或用大量的藥物來治愈。事實上,它們只是些行為習慣,一些我們每天在工作中都會不自覺地重復很多次的壞習慣。要想克服這些習慣,你只需要:
找出問題;
明白它們對你周圍的人所產生的影響;
意識到其實你只需要在行為上做出一些細微的改變,就可以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
【作業】2018.7.16
「A1便簽」
請大家回憶自己平時的一個看似沒有問題的習慣性行為,通過分析給他人造成的影響,意識到這個行為可能需要改變。
我習慣早上聽聽音樂,愛人不喜歡我這樣做,他感覺不清靜,影響他的心情。大清早讓他不高興,我需要改變這個好習慣。于是問愛人何時愿意聽聽音樂,他說晚餐后。我有時會晚餐后與他一起聽聽音樂,散散步,兩個人避免夫妻矛盾。「A2便簽」
請圍繞你要改變的一個壞習慣,寫出48個小時內,你會執行的動作
你要改變的壞習慣:有時候晚上鍛煉回來累,我不洗臉就睡覺了,發現皮膚干燥起皮。你將采取的一個行動及頻次:從明天起,下樓前刷牙洗臉一起做,回家洗洗手就睡,堅持下去,養成習慣。引導他人反饋,發現隱蔽的行為習慣
便簽二:引導他人反饋,發現隱蔽的行為習慣
【R:閱讀原文】
邀請式反饋:旁觀者清 P193+P182
所謂請別人給出反饋意見,就是指你直接詢問對方你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聽起來非常簡單,不是嗎?我不這么認為。我并不是說你無法套用我的反饋意見收集方法。你完全可以列出一張名單,然后用四項承諾的標準對名單上的人進行篩選,最后請他們填寫問卷,告訴你他們希望你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
我所擔心的問題主要有以下3點:
(1) 你是否找到了合適的采訪對象;合適的采訪對象應該能夠:
?忘掉過去;
?說出真相;
?一定要提供支持,提出真正有價值的反饋意見,而不是一味地諷刺或者批評;
?找出自己也需要改進的地方,這樣大家就可以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改進”而不是“評判”上面。
(2)你是否提出了適當的問題;
(3)你是否對答案有了正確的理解,或者說你是否能夠接受你所收集上來的反饋意見。這也就引出了我對負面反饋意見的最大擔心:我們通常不喜歡聽到這樣的反饋意見,人們也不愿意給出這樣的反饋意見。
2018.7.17【作業】
【A2便簽】請針對自己需要改變的壞習慣,做一份匿名問題反饋收集表。將收集表中設計的問題回復在作業區。
感謝您回答以下兩個問題,讓我成為一個說話柔美、做事恰好到位的人。第一個問題:我說話硬氣,如何變得柔美呢?
回復:1.我說話硬氣,如何變得柔美呢?——這里有個隱含假設:硬氣是不好的,柔美才是好的。需要的是前提。2.推薦一個線上發音課。3.如果把對方真正放在自己的心上,就會變得柔軟。嘗試去理解對方的初衷和需求,當真的發現對方是作為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的時候,就會懂得ta,理解ta。4.聲音放低,語速放慢,心態平和。 5.說話硬氣性格直率,脾氣急躁,如果是這樣要想說話柔美就提醒自己不要著急,凡事慢慢來,性格柔軟一點說話應該別人都愛聽。與人觀點不同,有負能量,對待事物多從好的一面去看,心里沒有埋怨、指責……自然說話會和聲細語。? ? ? ? ? ? ? ? ? 6.如果是談判唱歌,爭你輸我贏,一定還是語氣堅定。如果是批評別人,先找一個合適的場景,將陳述句變成疑問句,讓他自我反省。7.柔美是指讓對方容易接受嗎?可以試試提問引導法?類似教練技術的。第二個問題:我做事速度太快,如何慢一些呢?
回復:1.我做事速度太快,如何慢一些呢?——快慢緩急,審時度勢。2.做事快沒有太多必要慢下來。如果快造成了冒失,我認為需要刻意練習慢下來。如果快是高效的表現,那就繼續按照原有方式來。如果是合作,提前和對方溝通節奏進度會比較好。3.慢慢調。4.三思而后行。5.做事速度太快因為性子太急,讓自己適當舒緩,享受事物發展過程中帶給自己的成長而非結果,不急于求成,就會慢下來。? 6.不打算改,我的遵旨是先完成再完美,有問題再修改,總比只想不做的好。7.做事快為什么要慢呢?如果是因為需要和別人配合,做事太快的話,可以提前商量好進度,對方的進度他能接受就行,自己按照自己的進度完成我覺得可以呀。喬哈里之窗幫助找到不一樣的自己
便簽三:喬哈里之窗幫助找到不一樣的自己
【R:閱讀原文】
自發式反饋:醍醐灌頂 P196
如果足夠幸運的話,我們偶爾會因為某件事或者某個人而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某些缺點。這種情況并不會經常發生,但它一旦發生,我們就會覺得自己非常幸運,而且應該感激對方。
心理學家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圖示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其中一個就是被稱為“喬哈利之窗”的4格窗口。它根據我們以及周圍的人所占有的信息范圍把我們的自我意識分為4個部分。
(因為只能添加一種附件形式,喬哈里之窗的圖片我發在留言區)
真正有趣的是那些對方知道但自己不知道的信息。一旦我們得到這些信息,便是“通往大馬士革之路”(Road to Damascus,《圣經》中的一個故事,講的是一位不信基督的人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遇到了基督,人生從此發生了改變。譯者注)的時刻,巨大的變化即將產生。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會突然因為別人向我們透露的信息而產生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仿佛突然之間發現了一個真實的自己。這些時刻很少出現但卻都是彌足珍貴的。它們很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傷害我們(真相往往都會讓人受到傷害)但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有益的啟示。
只要我們能停下來,注意聆聽,仔細考慮一下周圍其他人的看法,我們就可以更好地認清自己。我們可以把理想中的自己跟我們向這個世界所展現的形象進行一番對比,然后就可以開始嘗試改變自己,縮短我們的價值觀和真實行為之間的差距。
【作業】2018.7.18
【A1便簽】
回憶最近一次自己感覺被擊中的事件,什么時間、地點、有哪些人、起因、經過分別是什么,最后這件事讓你發現怎樣一個不同的自己?
7月16日中午在回家路上與鄰居見面打招呼,鄰居說見到我每次都感受到我的微笑特別舒服,想跟我有時間好好聊聊,她怎么大多數時間笑不起來。我們相互留下電話和微信。這件事點悟我,原來出于禮貌的微笑讓人們縮短距離感,現在鄰居很少來往的現象,因為一個七年偶爾見面微笑的行為拉近距離。我發現自己真誠地微笑感染到他人,內心滿滿的喜悅。收集前饋,獲得更有效的行動方案
便簽四:收集前饋,獲得更有效的行動方案
【R:閱讀原文】
在動手改變之前的“前饋” P275
一般來說,前饋主要包括以下4個簡單的步驟:
步驟1:挑出某個你準備改進的行為習慣。舉個例子:我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聆聽者。
步驟2:找個你認識的人,一對一地向對方描述你的目標。這個人可以是你的妻子、上司、你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你的同事,他甚至可以是一位陌生人。選擇誰并不重要,他或她并不一定是這方面的權威。打個比方,你告訴對方:“我想要成為一名更好的聆聽者。”幾乎任何人都知道你所指的是什么,你并不一定需要一位“聆聽問題專家”。同樣,你所挑選的對象也不一定是位聆聽方面的專家。
步驟3:請對方給你提出兩條建議。比如建議你如何成為一名更好的聆聽者。當你選擇的談話對象是自己的家人同事或朋友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提及以前的事。所有談話都要面向未來。打個比方,你告訴對方:“我想成為一名更好的聆聽者。你能給我兩條建議,告訴我如何達成這個目標嗎?”對方的建議很可能是:第一,在聽對方講話的時候一定要全神貫注,集中全部精力。要選擇正確的“聆聽”姿勢,比如坐到椅子上,身體傾向談話對象;第二無論你多么不同意對方的說法,千萬不要打斷對方。這兩條建議就是我所說的“前饋”。
步驟4:注意聆聽對方的建議。如果愿意的話,你可以做些筆記。在這個過程中,一個最基本的原則是:千萬不要做出任何判斷評價,或者批評。你甚至不應該做出任何表揚,比如“這真是個好主意”等,你唯一應當說的是“謝謝”。就這么簡單要求對方提出兩條建議,注意聆聽,向對方表示感謝,然后換個對象,重復整個過程。
【作業】2018.7.19
【A2便簽】
請在本周內,訪談兩位朋友,請求對方給到你要改變壞習慣的建議,并將反饋整理回復在留言區。
7月21日F朋友反饋:你注意休息,康復期間天氣再熱都不要用涼水洗漱;別急著提重物;避免胳膊二次被創擊。我回復信息:謝謝朋友,我會接受你的建議并付諸行動。
7月22日K朋友反饋信息:你對有的不懂感恩的人過于善良 ,有時善良也需要被對方理解。我回復信息:明白你提醒的被他人冷言冷語的那件事。善良待人需要看清對方的目的是否純凈。
尋找合適的教練,陪伴我們持續行動
便簽五:尋找合適的教練,陪伴我們持續行動
【R:閱讀原文】
在選擇教練的時候,我建議你參照的標準包括: P272
?對方能夠很容易和你保持聯系。雙方都不應該以技術問題為理由而影響跟進工作。
?你的教練應當是一個對你的生活感興趣的人,他應非常關心你的個人利益,你可不想找一個一邊給你打電話,一邊打哈欠的人當自己的教練吧。比如吉姆是我的好朋友,而且也是我在肯塔基的老鄉,我們都很喜歡和對方聊天,所以對于我們來說,通個電話并不是什么負擔。
?你的教練只能問那些雙方事先溝通好的問題;他或她不能對你的回答說三道四。(警告:如果你選擇配偶或父母做教練,他們通常很難做到這一點。)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仔細想想自己的生活,找出一個你希望有所改進的領域,列出一張每日需要做的具體小任務的清單,而不是那些繁重到要占用你一整天時間的事情,便能幫助你最終實現改進。然后邀請你的“吉姆?莫爾”(作者的好朋友兼跟進教練)每天晚上給你打個電話,向你提出這些問題。就這么簡單。
和所有練習一樣,你不會立刻看到結果,但如果能夠堅持下去,不斷跟進,最終你就會把任務清單上的工作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段時間后,結果就會顯現出來。你會發生變化,你會變得更加開心,而你周圍的人也會注意到這一點。
【作業】2018.7.20
【A2便簽】
請寫出對你來說最合適的“教練”,并列出自己每日跟進的提問清單
每日跟進提問清單(教練是XM)1.今天你做康復訓練了嗎?
2.今天你按時午餐了嗎?
3.今天回憶出一件事了嗎?
跟進時間(2018.7.20~7.26):教練XM每天抽空微信聯系我。
2018.7.23~7.27崔律分享
【領拆介紹】
崔莉莎
江湖昵稱:崔律美美噠
拆書幫上海喜樂分舵的舵主,資深三級拆書家
涉外(日)律師,合伙人
精時力(精力和時間管理)咨詢顧問、教練
便簽1:不是只有事業有成,才叫成功
《沃頓商學院自我管理課》
【圖書介紹】
在《沃頓商學院自我管理課》這本書里,作者斯圖爾特在他著名的“全面領導力”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講述了美國政界、商界、體育界等不同領域的六位杰出人士的成長案例。
作者分析TA們如何憑借已有的知識或直覺、以及自身所擁有的獨特技能進行自我管理,在復雜現實生活中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并實現生活中不同部分之間的和諧,從而取得生活、工作等的多贏。通過這六位的故事,書中揭示了實現工作、家庭、社會關系、自我共贏的秘訣。
“全面領導力”是作者在沃頓商學院的一門課程。“全面領導力”并非是指職場中的團隊領導力,它是自我管理范疇,目標在于提高個人能力,從而成為生活每個部分的領導者,并讓你有所改變,從無法聚焦、停滯不前的狀態中脫離,與周遭其他人建立聯系,對未來充滿興奮感。
全面領導力共有三個準則,分別是:保持真實性、保持完整性、保持創新性。
今日的便簽來自準則一:保持真實性。
第2、3日的便簽來自準則二:保持完整性。
第4、5日的便簽來自準則三:保持創新性。
便簽1:不是只有事業有成,才叫成功
【R·閱讀原文】
練習:四個領域
分析一下生活中四大方面里你扮演的所有角色:工作或者學習、家庭(無論你怎么定義它)、社區(朋友、鄰居、宗教和社交組織)、還有自我(身心與精神)。首先把100分按照每一方面對你的重要性分配給它們,然后根據你每周在某一方面花費的精力按百分比表示出來。對比這兩個分數,你對你看重的事物和花在它上面的精力是否對等呢?
接下來,思考一下每一個角色帶給你的使命感和對生活的意義。每一個角色是如何影響你對自己的看法的?會不會有一個角色能夠增強另一個角色的意義呢?比如,作為父親,會不會幫助你同時作為一個社區領導、藝術家,或者是同事更好地履行職責呢?反之呢?
作業:【A2便簽】
請列出你現在的四個領域,畫出重要性以及上周精力分配的雷達圖。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學有余力的小伙伴,可以進一步思考這兩個問題,并做出今后的行動規劃:
1、思考每一個角色帶給你的使命感和對生活的意義是什么?
康復訓練員:把身體恢復好才能做其他事。妻子:家庭幸福來源夫妻關系融洽,影響孩子的婚姻價值觀。學習者:提升個人學習力,做一位終身學習者,感染認識的人愿意抽空讀書。朋友:保持聯系,相互交流,修行個人。2、會不會有一個角色能夠增強另一個角色的意義呢?
學習者角色引領其他的角色。每天鍛煉身體時想到親人、朋友的鼓勵,想到一些書籍的內容,感恩他們的關愛,感謝自己的堅強,活著要有質感;便簽2:把工作中的技能拿來談戀愛
《沃頓商學院自我管理課》
【R·閱讀原文】
技能:運用你所有的資源
埃里克·格雷騰斯利用了他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來提高他作為美國軍事行動中的高層和公司總裁的影響力。人們可以有無限的方式來把他們在一個領域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追求其他方面的目標上。這個技能的第一個練習是讓你意識到如何利用你掌握的一個領域(比如通過做一個好父親或者兒子所學到的東西)來提高你在另一個領域的效率(在工作或者社區中做一個優秀的導師)。當所有的可能性都融入到了你生活中,生活就會更加和諧——這就是J.J.艾布拉姆斯仰慕格雷騰斯的地方:能夠將形態與功能進行優雅的結合。第二個練習是激發你用新的方式將你的不同關系網中的人們聯系起來。
練習一:傳授技能
想一個你培養過的技能——輔導同事、為家人組織活動,或是教堂的糕餅義賣會。你甚至可以為每一個職責寫一個短小的簡歷。把這些天賦想象成可以帶動肢體的肌肉,就像是可以游泳、投擲、抬箱子,或是背小孩的強大的臂力。好比說你成功地計劃了你的婚禮——祝賀你!現在,利用你計劃婚禮所學到的東西來計劃一個200人的社區集會或是一個公司的會議。你白天的工作是會計嗎?那么晚上就變身為老師吧!為你孩子所在的高中開一個管理資金的課程。組織性心理學家稱之為“強項發展途徑”:首先明確一種天賦,然后應用在一個新的領域。這個練習其實可以提高最初的勝任程度。通過把一方面的能力轉換到另一方面:這個能力便得到了鞏固,進一步地提高了你其他方面的能力。你也變得越來越接近生活中所有方面的目標。
作業2選1:
【A1便簽】
回顧過去你在一個領域的知識或技能遷移到另一個領域的經歷。
把工作上人力資源管理技能運用到拆書方面,又把拆書課的知識回饋到生活中。每次拆書課的有關實例來自工作的多;完成每一次拆書課都會在生活中去實踐。案例:自己工作經歷豐富,分享《激活個體》書籍時,真實的故事激發學習者的思考,讓大家明確如何去做的方法。我又會通過學習和實踐整理出新的方法,下一次分享時帶給學習者新的方法。不同領域,知識相同。
【A2便簽】
請做一個規劃,把你已知道的某個領域的知識(可以是專業知識,也可以是你學到的某項技能等),傳授給他人。講授時間不短于20分鐘。
寫便簽的參考格式如下:
講授內容:思維導圖六要素
講授對象:6~8歲孩子
講授方法:面授
講授日期:2018.7.24
圖片發自簡書App
便簽3:和孩子同學的父母成為事業伙伴
《沃頓商學院自我管理課》
【R·閱讀原文】
練習二:創造性的聯系
社會資本理論的一個基礎概念,就是你可以通過個人和專業網絡獲得資源。當你幫助別人的時候,你在人際網絡中的名譽也在不斷地加固。這樣你同時還提高了別人與你分享資源的概率。這里有一個簡單的練習可以讓你實踐這些理論,該練習的重點是將不同領域聯系起來:指出你生活中的三個人,他們是你沒有利用到的資源。你也許在一個領域中和他們有交集,但是,如果你發揮想象力,就會發現他們在其他領域可以給予你支持的潛力,同時你也可以很有意義地幫助他們的生活。看看你的通信錄或者你教堂、學校的聯系人來找找靈感。比如說,你可以找來你孩子球隊里的其他家長,讓他們幫你一起做一次鄰里的大掃除或者是為你公司準備啟動的保健服務做焦點小組。起草一個計劃,為一件對你有意義的事情尋求他們的幫助,要保證這個計劃能夠解釋他們的幫助是互利的舉動。
作業:【A2便簽】
家有娃的小伙伴,請嘗試策劃一場與你的事業有關的活動,邀請孩子同學的父母(3位)參加。
還沒有娃的小伙伴,請嘗試策劃一場與你的事業有關的活動,邀請你的3位同好(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參加。
2018.7.25中午,邀請六位朋友聚餐,大家暢談對閱讀的認識。五位朋友經??磿?,有一位喜歡聽書。喜歡看書的一位姐姐說:我的孩子進入職場特別忙,處理一些事情無經驗,我參加拆書活動認同拆書法,強烈推薦線上一些拆書課給孩子,他聽后有收獲,希望孩子多參與拆書幫的活動,可是他就是沒有時間參與線下拆書活動,我還會繼續推薦線上拆書課給孩子。便簽4:小步快跑,走出舒適區
《沃頓商學院自我管理課》
【R·閱讀原文】
技能:挑戰現狀
像朱莉·福迪所做的一樣,挑戰假設是很艱難的,你會遭遇很大的內在和外界的阻力。但是你可以通過創新來提高這個能力。你越能理解慣用的假設是什么,便越可以輕松地越過這些障礙。
練習:在實驗室
像科學家記錄實驗項目—樣,你也可以嘗試寫幾天日記。記錄下所有的做事的新方式,尤其是那些有利于你生活的不同方面,并且可以助你計劃你未來想引領的人生的新方式。把這些想象成實驗。你是一個科學家,你的人生就好像在實驗室里進行。不要評判你的想法。利用這個機會來構想出你做事的其他選擇。
現在選擇一個其中的想法來實施。你可以做一件從沒做過的事,比如說獲取一些你開發的試驗品的使用反饋。也可以停止或者減少你已經做的事情,比如限定自己每天查看社交網絡更新狀態的次數為15次。設想一下你需要克服目前的哪些障礙,才得以實現這些行為?你可以和誰來談談你的想法?誰能夠幫助你理解你的假設,然后成功地實施你的想法?也許你很急迫地想知道試驗品的用戶回饋。你決定和朋友聊聊關于你的試驗品,他說服了你對試驗品完全是在浪費時間的恐懼是沒有根據的,反而所有對產品的批評都能幫助你改善它。
這些可能看似遠離福迪挑戰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條事件,但是就“小贏”理論的研究表明,思考我們的假設,然后設計逐步的改變可以讓我們更有自信地去挑戰現狀。
作業2選1:
【A1便簽】
聯系一個自己曾經挑戰現狀的成功或失敗經歷。
2016年5月閱讀書籍《輕而易舉的富足》寫出便簽張貼在書籍中,計劃抽空整理,結果沒有完成計劃,原因是紙質便簽內容多,假設不做不影響什么,所以不想挑戰自己。【A2便簽】
找一件你因障礙而遲遲未做的事,列出今后的行動步驟,建立一個“實驗室”,嘗試破解“假設”。
每天鍛煉身體看到跳繩的人,假設我跳繩會怎樣呢?胳膊不靈活能搖動繩子嗎?跳繩有什么好處呢?想了兩周多,準備從8月1日起,先學著左右甩動繩子,感覺甩繩子靈活一些時,再開始輕跳。進行輕跳前需要咨詢大夫,明白采取的安全措施,避免挑戰自己身體受傷。甩繩子練習時間根據具體情況向前推進下一步行動。如果挑戰成功,表明身體恢復得正常;如果挑戰失敗,表明此項挑戰不適應當下的身體情況,以后有機會再嘗試。便簽5:花時間打理自己,絕不是浪費時間
《沃頓商學院自我管理課》
【R·閱讀原文】
練習:激發自我
很多人覺得自己沒有時間打理自己,或者他們覺得這樣做很可恥。但實際上,分配出時間來讓自己更有活力可以增加你生活各個方面的效率,這不光是為自己,同時也有利于你周圍重要的人。
這個練習要求你關心好自己的精神、心態還有身體。首先選擇一個讓你感到健康的活動,比如說吃點營養零食、睡個午覺、多出門散步,或者是打坐。現在就投入到行動中,不需要你投入很長時間。做了之后你是什么感覺呢?后面的一整天是不是都有所改善?花時間做的這件事是否給了你更多能量?這個練習可以說服你,你看似很矛盾的,占用工作的時間來補充精力,其實是對你身心和工作都很有利的事情。
作業2選1:
【A1便簽】
請聯想一個關愛自己的經歷。
如果每周品茶一次,自己在家一個人品茶或接受朋友邀請與一群人品茶,享受周末的休閑時光,這樣的經歷讓我輕松,身心愉悅。【A2便簽】
根據拆頁中的行動步驟,制定一個關愛自己的行動計劃。
關愛自己的具體行動計劃:1.每周陪伴父母吃飯或散步一次,緩解內心的壓力。2.每天堅持康復鍛煉,相信身體恢復得一天比一天好。3.每天飲食營養搭配,午休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小時。
圖片發自簡書App圖片發自簡書App2018年7月30日結營,感謝團長梅曉云的打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