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讀丑小鴨與白天鵝的故事,不過是很簡單的一句感慨,丑小鴨一定會變成白天鵝的,它本來就是一個天鵝蛋,可是隨著現在年歲愈長,這簡單的故事讀出了些無可奈何的味道。
天才早有,方仲永便有一詩使街鄰鄉親拜讀,曾被口耳相傳,一時鎮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惜未得伯樂加以栽培,天才成庸人,曾經閃爍出來的文思之光只變成歷史里滄海一粟的結局。天才尚如此,平常人就更不用說。一路走來,我們經歷著不斷淘汰的過程,中考,高考,萬千人擠獨木橋的壯觀景象,在我們現在這代人中尤為明顯。從這條路上走出來的我們,哪個人身上沒有曾經的疤痕?哪個人身上沒有失敗者的烙印?小時不滿于家長對那些所謂天之驕子的稱謂,總認為有朝一日若自己展翅會飛得更好,直到向遠走,一步步的走過去,才發現原先的自己眼光尚淺,古往今來,最不缺的就是庸庸碌碌,夸夸其談的我們。
曾經有古人,在自己的墓碑上寫下悔過之句,他說:“若我能修好自身,或者我就可以把操持自己的家,若果我能操持好自己的家,或者我也可能治理好國家,若我能治理好我的國家,說不定我就會對整個天下有自己的見解。只可惜,所有的一切都已經晚了,我想著治國,卻連自己都沒有把握好,這一生卻已經過去了。”
如此悲哀的語言,道出了最后的心之悔恨,我們不斷前進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迷失自己的過程,例如在學校中,他們喜歡去k歌,隨大流我也跟著去,否則不合群,他們喜歡這個牌子的衣服,我也試著買一點,好像感覺確實不錯,學校舉辦活動,他們都去,又都說了,這樣有益于課外活動,于是我也去,如此,庸庸碌碌,當我茫茫然的回顧的時候,我又收獲了點什么呢?是這個牌子漂亮的衣服?那么,這件衣服適合我嗎?舉辦好了活動,但活動后冷清的孤寂中呢?這些又是我真正想要的嗎?就這樣,豪情萬丈已變成了平平凡凡的悔過,迷茫。長此以往,仲永尚可傷,更何況,是生來平凡的我們。
有一個故事中,說野草中的白百合,知道自己是花種,所以奮力的在山崖上開花,在開花的過程中,風吹日曬的煎熬,忍受千萬野草之不可受的苦痛,在聽著那些野草的閑言碎語,冷嘲熱諷,最終,在山崖上做到了一朵花,其實,她何嘗想過會面對這么多的磨難呢?所有的一切,只不過是心里一個簡單的信念,我是一朵百合,而我要開花。
你是這朵花嗎?如果是,請盡情地開放吧,你我都要相信,只要有花的地方,就會有賞花的人,你絕不會孤芳自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