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女孩最好的教育——是讓她知道下限。
在中國絕大多數家庭,談性色變,生怕與孩子談論有關性的話題。父母以為回避這個話題,它就不存在。特別是針對女孩子,更是將婚前性行為視為洪水猛獸,要將自己完壁地交付給那個一紙婚書的人才叫功德圓滿。在父母給孩子灌輸性的思想時,覺得女孩子總是受傷的一方。萬一發生了關系,最后沒有步入婚姻殿堂,女孩子就吃了大虧。
我萬萬沒想到母親的思想是這樣偏執。她與父親離婚之后,至今也沒有選擇再婚。
她說,現在我們90后把婚姻當兒戲,閃婚閃離的比比皆是。那些不斷交換男朋友的女孩子,太不把自己的身體當回事了。
因此我怒懟她,難道人家這輩子只能交往一個男生嗎?難道那些離了婚的女孩子就沒有追求下一段幸福的權利了嗎?這思想真真可怕!女孩是應該愛惜自己的身體,但是正常情況下,與男生發生關系也不應該被定義為濫交!
性不可恥,亂性才可恥。
女孩本就不是生育工具,為何自己都要把性的含義想得這么狹隘呢?
她說,不支持婚前性行為,怎樣都是男孩子占便宜,一旦發生意外,這對女孩子的傷害太大。女孩子還是傳統好些。
女孩應該潔身自好,寧缺毋濫,因為擔不起未婚先孕以及流產刮宮的風險。但是我認為——如果兩個人交往到一定程度,很多事情順其自然的發生了,就應該做好防護措施,盡量把對自己身體的傷害降到最低。未婚先孕的事情萬萬不要做出來。
凡事都應保留一個度,需要自己來把控。
性與愛從來難以分開。與心愛的人發生性行為,本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但不加節制、不計后果的陌生性行為,我反對。
可以愛,但不能濫愛;可以有性,但不能濫性。
結婚對于雙方來說,都是人生大事,必須嚴肅對待。在沒有遇到對的人之前,不結婚總比找錯了湊合強。
婚前同居是有必要的,這樣才能更深層次的了解彼此的生活習性。在沒有確定對方是能夠攜手一生的人之前,也能及時斷舍離。
無論男孩或女孩,都不應該因年紀和別人的目光草率決定自己的人生。每個選擇都值得尊重,不要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定義別人的人生。
總之,一生太長,風險和意外無處不在。作為女孩子來講,真的要好好愛惜自己,更要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