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到底有沒有辦法可以延長人們的壽命呢?現代醫學可以。只需要在生病時 去醫院里治治就好了。要是生病得再嚴重一點,就是躺在病床上,身體上插滿各種各樣的管道,頭部戴一個呼吸機,吃飯全靠營養液,親友來訪時稍微聊幾句,之后又去做化療,至于是否可以生還,主要決定于運氣。
? ? 即便如此,還是有一個延長精神壽命的辦法的,即 “多觀察,多思考”。當我走在路上的時候,我就經常觀察周圍的事物,以此來“變得長壽”。比如,我會看看路邊的小店有沒有變化?今天的陽光有沒有變化?人行道上地磚的顏色?店里的價格有沒有變化(只看店面一眼就能看到的,不看店里需要去尋找的)?環衛工人們怎么樣……等等。觀察過后就思考:這是為什么?不過也不用思考得太過頭,抓緊時間。
? ? 可是為什么要“多觀察,多思考”呢?因為這樣子做可以得出很多結論,體驗出很多感悟。這些都是觀察與思考結合而得出的。比如說,我看到店里的肉丸子貴了,聯系報紙上說豬肉漲價了,牛羊肉都沒有報道,就可以粗略地得出結論:店里賣的肉丸子是豬肉餡的(有些肉丸是牛肉餡、羊肉餡的)。又比如,看到環衛工人一大早起來辛勤勞動,聯系天氣預報中雷雨天氣,就想到環衛工人很不容易,從此更加講衛生(只是個例子,實際需要更高的素質)。
? ? 當我們往前回憶自己之前的人生,會發現我們的人生其實都是由一個個記憶碎片構成的,而一個個記憶碎片之間的時間距離相隔甚遠,回憶的時候,如果沒有記住年份并且沒有基本的常識,說不定一生所有的記憶碎片加起來只有五年的時間。所以要延長我們的人生,或者說增加我們的記憶碎片,就必需在頭腦中記憶更多的結論、感悟、場景和其他人的言語以及其它許多。而做到這一點,就是要“多觀察,多思考”。
? ? 醫院給了你更長的生命,觀察和思考給了你更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