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力市場上的教育產品研發人員現狀與原因探討
? ? 上一篇中,筆者對教研和教育產品研發兩個不同的職位名稱進行了分析,也提到了當代人力市場上,好的教育研發人員稀缺的現狀。這一篇,我將圍繞這個問題,進一步展開討論。
一、教育研發人員人力市場現狀
? ? 目前我從事的是語文教育產品研發,所做的核心項目有兩大塊:一大塊是寫作產品的研發,含語文學科寫作與文學寫作;一大塊是整本書閱讀研發,主要梳理的是應試的名著研發。因此,我所收集的數據,主要還是來自于語文學科的數據。
? ? 我們先來看語文教育研發人力市場的人員構成。
? ? 從2016年10月到2018年,我為教育產品研發團隊招聘小伙伴,面試的人員估計有小300人。在應聘隊伍之中,第一類人員來自教育機構的老師,這個是面試人員中占比最高的一部分,估計超過60%。第二類是公立學校工作過的老師,這一類人員不多。少數是工作7、8年的老師,異動的原因往往是換了城市;大多數是工作過1-3年的青年教師,異動的原因往往是工資太低或者沒有拿到公立學校的編制。第三類人員是大學應屆畢業生,在我招聘的人員里面,占了三分之一。
? ? 接下來我們來看各類應聘人員的能力情況。
? ? 在面試教育產品研發人員的時候。我們設計了三輪面試。
? ? 第一輪面試,主要是面聊和試講,通過溝通來了解一下他們的基礎工作內容以及評估工作能力和狀態,了解他們的講課能力,同時通過面談來了解面試者的溝通能力。第二輪筆試,給出一個研發題目讓老師進行一個課題的課程研發,完成課程腳本研發以及PPT制作。這一輪主要是測試面試者的調用資料進行研發的能力以及制作PPT的能力。第三輪就是由領導終面了。
? ? 通過幾輪面試襲來,筆者發現了來源不同的面試者,在個人能力上的表現也是有很大差異的。
? ? 第一,講課能力。
? ? 在招聘過程中發現,來自教育機構的老師,不管工作時間有多長,一般來說講課的表現能力都是非常好的;而在公立學校工作過的年輕老師,講課就顯得生澀了很多;老老師講課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會帶有非常明顯的大課程流程教學的痕跡。在應屆畢業生里,有過講課經歷的和沒有講課經歷的,講課的感覺差別就非常大了。第一面的過程,差別不是很大。
? ? 第二,課程腳本研發能力。
? ? 就課程腳本研發而言,不管是工作多年的老師還是新老師,都不太會自主研發課程。
? ? 首先課程腳本研發的使用的素材來源最能判斷出教師研發能力的高低。
? ? 大多數的老師都是的從網絡搜索出來的質量參差不齊的內容,讓后堆積在自己的課程腳本里面。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個來自某教育機構的教研主管,她設計的課程腳本,是從百度文庫里的一個PPT里面找到的。從這個地方,我們不難判斷出來,大多數的老師,即使是資歷非常深的老師,還缺少做研究的自覺,不會從已有的論文、學術著作里面去搜索比較高質量的材料來支撐自己的課程腳本研發。
? ? 其次,寫出來的課程腳本內容的邏輯與結構來能判斷出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高低。
有過教學經驗的老師,能夠遵從基本的教學過程,環節比較清晰。有導入,有內容講解,有小結,每個部分有過渡,最后會有內容總結與鞏固。那沒有教學經驗的老師,相對來說就薄弱很多了,不會有設計教學環節的自覺。
? ? 但從內容本身的設計來看,如何能夠做到由淺入深,有易到難,引導學生根據知識點本身的內在邏輯層層深入,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了。
? ? 第三,PPT制作能力。
? ? 除開課程腳本的研發,還有就是PPT的制作非常成問題。要做到讓底板的風格符合自己所講內容,PPT字體設計適合底板的風格,整體排版、配圖美觀,動畫設計能配合教學過程,對于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特別困難的。
? ? 由此,我得出的結論是:
? ? 目前在人力市場上面,要找到一些能夠把課講好的老師比較容易,而要找到一些成熟的教育產品研發人員則非常困難。也就是說,目前的人力市場上,缺少成熟的教育產品研發人員,更別說優質的教育產品研發人員了。
? ? 大家看到,筆者是由目前語文學科人力市場現狀的分析推導出這個結論來的,根本沒有涉及到其他學科的人力市場分析。這樣的結論,是否有點來得太草率呢?筆者覺得不草率,因為語文學科如此,其他學科也會同樣如此,我們可以從一些行業情形的分析推斷也可以看到。下一部分我們接著往下談。
二、教育產品研發人員稀缺的原因探討
1.傳統教育機構的原因
? ? 教育產品研發人員稀缺的最重要原因,還是來自于教育機構本身。
(1)有教研,無教育產品研發? ?
? ? 前面我們提到過,公立學校和線下的培訓機構,對于老師的培訓,大多數屬于教研層面的內容。也就是說,多對具體實施教學和解決教學中的主要問題進行培訓,而不需老師進行課程腳本的研發和設計工作。PPT這個版塊,雖然也有制作PPT的工作,但是對于PPT的美觀度并無要求,而且PPT制作的量并不大。因此,老師們創新性設計課程的能力、制作精美PPT的能力沒有被開發培養出來。
(2)有編纂,無研究設計
? ? 在傳統的培訓機構里面,所謂的教研人員,其工作的大部分內容是在做題庫的建立與更新,題目的分類匯編等工作,并不涉及一個課程的創新性設計。而且,這一部分教研人員,一部分是來自原來直接實施教學的老師;一部分來自原來語文學科編輯。所以他們的工作性質,不能定義為教育產品研發工作,而只能定義為語文學科編輯。
(3)教研與教學割裂
? ? 同時,處在傳統的培訓能機構里的占比非常大的實施教學的教師,他們完全與研發脫節了,只需要把自己的課上好就可以了,甚至連講義都不需要準備。因為大多數機構,尤其是大型機構,直接給他們提供了課程用的講義。這一部分老師,雖然在人力資源市場上人數眾多,但是很多缺少教研能力,只能進行教學。
? ? 這個現象的產生,也跟學而思創立不久優質老師離開機構獨立自己干有關細節。大型機構通過教研和教學分離的模式,切斷了教師不可分割的兩大能力,一方面可以杜絕教師離開自立,另一方面可以減少教育機構對于優秀教師的依賴,降低教師隊伍的門檻。
? ? 這就是我為什么說,因為教育機構自身的結構模式,直接導致了人力資源市場上具備教育產品研發資質的老師人員稀少了。不要說教育產品研發人員了,連好的教研人員也是稀缺的。
2.教育產品研發的工資水平與社會地位
(1)教研員的工資? ?
? ? 我們先來看教研員工資水平。
? ? 剛剛我們分析到了傳統教育機構里面,大部分教研人員的工作內容。在培訓機構里面,所謂教研人員的工作,其實是缺少創新性的,并非針對某一個課題,從學科底層知識出發,來對課題進行研究,從而產生一個創新性、突破性的工作。工作內容缺少了創新性,其工作被新人替代的成本非常低,所以自然工資上不來了。
(2)教研員的地位
? ? 在一部分在線教育機構里面,比如達內,作業幫,他們的教研團隊和講師團隊是分開的。教研團隊主要是輔助講師團隊,來撰寫教學教案,制作教學PPT。從這個架構設計,我們就可以看到,教研員的地位是低于講師團隊的地位的。
? ? 那么這部分在線教育機構的二分法以及薪酬的安排,其實就可以看出,傳統線下培訓機構里面教研員工作內容及地位,已經固化為了人們對于教研員的印象了。他們是沒有看到教研員的力量的,也沒有意識到具備真正研究和開發功能的教研員對于一個公司產品的重要性。
(3)教育產品研發的工資與社會地位
? ? 就目前招聘來說,教育產品研發的工資,其實是與機構教研員對標的。因此,整體來看,教育產品研發的工資水平是比較低的。因此,很多老師出身的人,寧可去講課,也不愿意做教研或者做研發。因為有的機構,做教研的工資無法支撐,還得在工作之余,上很多課,才能掙到足夠的工資來維持工資水平。
3.教師職位天然的瓶頸
? ? 教師職位,不管是在公立學校還是在課外培訓機構,有一個天然的瓶頸,就是工作內容的重復性。不管是在公立學校還是在傳統機構,只要老師舍得鉆研,3年基本上就可以把要教學的內容給吃透了。剩下的時間,就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復自己,重復到甚至閉著眼睛都能把課講好。這樣的一個狀態,老師最容易發生職業倦怠。但是公立學校穩定性,傳統機構教師課時的高收入,會讓老師即使發生了職業倦怠,也不會輕易更換工作。這樣的天然的職業瓶頸,讓教師這個隊伍,難以有特別出類拔萃的研發人員出來。
三、未來趨勢
? ? 隨著傳統線下培訓機構的成熟、公司人員的正常流動、競爭關系公司的互相學習模仿,各個教育結構的產品基本上大同小異,很難有公司研制出嶄新的、區別于其他機構的教學產品,抄襲與模仿依舊是一個主旋律。在這個大前提下,哪家公司重視自主研發、哪家公司擁有一批具有創新能力與研究能力的研發人員,哪家公司必定會在未來的教育領域保持領先地位。
? ? 實際上,從我轉型到在線教育產品研發四年以來,教育產品研發崗位的工資也是越來越高的。我相信,資深的研發人員,具有創新與研究能力的高素質人員,必將成為在線教育鵬飛這個時代下的寵兒。與此同時,哪家能爭奪到這批人,哪家公司必將在殘酷的在線教育競爭中站穩腳。
? ? 以上就是我基于自己的公立學校、線下機構、線上機構的工作經歷以及思考,對教育研發人員稀缺現象所做的分析。肯定會有所偏頗,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