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不到一個年齡,是做不到淡然的。
在旅途中遇到了一個大姐,臉上皺紋閃動,上排牙齒突出,大部分都是黑褐色,坐在我旁邊,我看到她穿著鮮艷的紫紅色,纏著鮮艷的紫紅色發圈,五十歲左右的樣子,她先開口問我,你也回運城啊?我說是啊,就和她聊起來。
我問她家里孩子都結婚了吧,于是大姐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講了她的故事。
她二十五歲左右,由于頭胎生了個姑娘,二胎又生了姑娘,婆婆就勸她把老二給了別人,她不舍得,婆婆就從別人家抱回來一個男嬰送到她房里,只有25歲的她覺得沒生男孩兒,是對不起婆家的,就白天黑夜地照顧三個孩子,老大在地上跑,一男一女兩個小嬰兒在床上哭,她奶水好,兩個孩子還要加奶粉,白天黑夜,丈夫打工,她一個人整整照顧了兩個多月。
然而抱來的男孩兒是有先天性肺結核,她和丈夫村里城里跑了一個月給孩子看,家里的開銷幾乎都給這個孩子看病了,她是打算留下這個孩子的。直到有一天,婆婆當面罵了她丈夫,埋怨丈夫給她洗衣服,說媳婦兒不做這些讓男人做。她徹底發怒了,她給抱來的男孩兒從頭到腳換了一身新衣服,包裹嚴實,騎著自行車往男孩兒的親爸媽家走,她不要這孩子了。婆婆只是給了她一個孩子,然后什么站在邊上等著這個男孩子長大,光宗耀祖,她斷了婆婆的念想。
婆婆叫人在后面追,她在前面騎得飛快,擋也擋不住,直到男孩兒親生父母家,已經有一男一女的境況很差的家,她在斷舍離的時候真的斷了舍離。
她說養不了,也沒有多說什么,放下孩子的一剎那,孩子看著她,她淚如雨下,這個孩子吃了她兩個月的奶,她舍不得,可是養了這個孩子她覺得自己太苦,她走出大門的時候,踉踉蹌蹌,蹬了自行車逃離般走了。
大姐講到這里的時候,眼淚從她皺紋叢生的眼角滾落,說這么多年了,還是不能想起放下孩子的瞬間,一想起就哭,她干枯的眼睛里瞬間滴落淚水。
我在我的座位上流著眼淚,大姐在她的座位上流著眼淚,我在敲這段文字的時候,依舊流著眼淚。她用一個小時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讓我驚訝,我旁邊坐著的人,他們的故事講出來,是你想不到的,很多陌生的人,他們不為人知的艱難與堅強,讓我佩服感動。
以宇宙之大對比我們人之渺小,以時間之無垠對比我們生命之短暫,百年瞬間。這生命如何波詭云譎,又如何云淡風輕,我們不能掌握。能做的,就是對自己好,對自己慷慨一些,誰也不清楚這不足百年的人生里風從何處來,雨下得有多快,對自己饋贈,不是用金錢滿足自己,因為金錢買不來的東西太多,我想,對自己最好的饋贈就是放過自己,不要為難自己,想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如果以時間為單位,誰能夠在單位時間內保證活著的質量,生命的價值才會更大。
不是這樣么?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留戀生而畏懼死,沒有必要有時怒而有時喜,你困在其中,情從中來不可斷絕,你糾纏他人的言語,活在別人的眼睛里,未免太累,不如自己首先放過自己,從精神上讓自己放松快樂一些。
如果你回看古人,會看歷史,他們甩開膀子往前奔跑的速度,令人唏噓;如果你飛過千山萬水,感受過時間空間的飛速變幻,看到生活在不同土地的人們,過著忙忙碌碌辛苦憂慮的日子,你就會放過自己,你的世界在行走中寬容。
在三十歲之前,我看不懂冷冷的人,因為我熱情開朗,理解不了一個人冷淡的性情。現在看來,同情他人未必愚蠢,冷漠面對也未嘗是錯,經歷了許多事情后,就會覺得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淡然吧。能淡然面對,一笑而過,在任何事情來臨時,能處變不驚,積極應對,如果實在委屈了,就哭一會兒,實在快樂,就開懷大笑,這可能是我們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