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剛過,不知道大家的節日過得怎么樣?一定是特別愉快啦!可憐的我還在辦公室里碼字,不過晚上在電視機前看著全國人民堵車我心里就暢快一點了哈哈哈哈!
好啦,跟大家嘮嘮嗑,今天勤勤要跟大家說的是咱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好習慣會為我們給人的第一印象加分呢?大家一起來共勉吧!
一:稱呼老人、領導等長輩的時候用“您”
我是南方人,在我沒去北京之前,我也都是說“你”,從沒有想過說“您”。后來我去了北京工作,有大爺大媽找我辦事的時候,他們都會說:“您好,姑娘,請問這個是在您這里辦么?”
我聽到他們老年人對我尊稱“您”的時候頓時受寵若驚,覺得大爺大媽太有禮貌了,太可愛了。他們總是很親切地告訴我要他們需要做些什么,末了,就會說:“勞駕您了,姑娘!”
所以我也漸漸把口頭上的“你”改成了“您”,在微信上也是如此,發短信給長輩領導的時候更要記得用“您”,一字之差之間就差了多少意思,大家應當明白的。當有陌生朋友第一次加我時,我總會說:“您好!”這時給人的印象就是非常尊重別人非常有禮貌。
在日常見面對話中,我們更要多多使用這個尊稱,以示對別人的尊敬。比如向門衛大叔問路或者跟老人見面跟領導開會時都可以使用“您”這個尊稱。
當然了,在同輩分的朋友同事面前就不必老是說您,這樣又會顯得做作,所以只在長者和陌生人面前尊稱就很好了。
二:敲門“一長兩短”
不知道朋友們平時是怎么敲門的,我沒知道這個禮儀的時候,從來都是用手掌拍門,連拍好多下,震得門咚咚響。那時候也不以為意,以為敲門嘛,能讓屋主人聽到就行了。
后來在網上無意中瀏覽到敲門的禮儀,我才開始意識到自己做的不對,漸漸改變了自己的敲門方式。
在進入領導辦公室時候也更不用說,自然是遵循“一長兩短”的敲門規則。去朋友家里做客也應當如此,就算是回自己家,沒帶鑰匙要讓媽媽開門的時候,切記也不可亂敲一氣。
“一長兩短”的敲門聲就是:咚,咚咚。敲了第一聲的時候停頓一秒再連續敲兩聲。手型要輕握成拳,食指第二指節略微高出其他指節,大拇指輕碰食指第二骨節。用食指第二骨節敲出聲音,不高不低。
試想一下,平時咱們啪啪啪用手掌拍門或者是手捏成拳咚咚咚大力打門,給屋內人造成的印象會是怎樣得糟糕。大概第一印象都不會覺得這個人是很有禮貌的人吧。
三:出門在外,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很多朋友都認為正襟危坐非常痛苦非常累,我非常贊同。如果讓我一天都挺直腰板一動不動,神仙也受不了。(好吧,兵哥哥除外。)
從小我就喜歡“葛優癱”,遇到凳子我就趴下東歪西倒,哪里會管有沒有人。自從被外公教訓了之后,我就收斂多了。
我坐姿不規矩的時候,他就罵我:“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像個什么女孩子,趕緊給我坐直!”我便不情愿地規矩坐好,生怕外公的竹鞭上身。
從小到大被打罵教訓得多了,也就有了記性,在外從不敢吊兒郎當。在別人家里最多靠著點沙發,在外頭站著的時候累了頂多稍微倚著點柱子墻壁。我很多時候不以為意,老是覺得外公小題大做。
直到我在火車站候車室見到一個姑娘,把鞋子脫掉,腳架在凳子上,當起摳腳大漢來的時候,我突然特別感激我的外公,要不是他,我今天也會像這個摳腳姑娘一樣,做著自認為理所當然的動作,遭群眾嫌棄的白眼。
在候車室靠著椅背,雙膝向一側偏也是非常的舒服的坐姿,坐久了也可以換換腿,完全沒必要在公共場合“摳腳”。
當撿東西的時候我也非常注意,絕對不會撅著個屁股去撿東西。一定要雙膝彎曲蹲下,像單膝跪地但膝蓋不著地那樣,優雅地撿起東西。
坐相站相真的非常重要,不言而喻,大家自行腦補就知道。
四:待人接物
我們平時身邊總會接觸很多人,有時候總會做出隨手地把文件丟給同事,用自己的筷子在火鍋盆里找肉片等等看似隨意瀟灑的行為。相信我,除非你倆穿一條褲子長大的,否則,你一旦做出這種事情,必定會遭來白眼和大家心里的腹誹。
在辦公室或者其他場合遞物接物的時候,雙手奉上最好,如果另一只手中拿了東西,只能用一只手遞物的時候,雙眼注視對方最佳。
東西放到會議桌或者別人的辦公桌上的時候切記輕拿輕放,你趁別人一不留神啪得一下丟下一沓文件瀟灑走人,此時不知道別人怎么在心里想你呢。
剪刀、水果刀、起子等等尖銳物品遞給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把銳利的一頭朝向自己,把把手遞給別人,這個小舉動相當受重視。
在外面聚餐的時候,不要用自己吃過的筷子在鍋里面打圈圈找肉撈蘑菇。一定要用公筷下菜撈菜,聚餐不是為了吃飽肚子,而是為了鞏固同事友誼,在這種場合少吃一些,回家如果還餓就自己做飯大快朵頤一頓。
和朋友閨蜜吃飯那才是真的吃飯,這時候就不必太過拘束了,前提是你們真的不嫌棄對方的口水。
五:有時間觀念
對于遲到的人,不論是誰都會對這個人的印象大大減分。美女帥哥也不能例外,當一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美女遲到一小時出現在你們面前,大家還會驚呼:“好漂亮!”嗎?
能忍住不打爆她的頭就不錯了。
早到會讓你在別人的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哦,這個可是漂亮臉龐所比不了的。對于那種出門打扮兩小時的姑娘,我建議你選擇早起兩小時,而不是把朋友晾在約會地點等你兩小時。
如果在路上遇到突發事故,堵車或者車輛突然壞掉,可以拍個事發照給朋友,而不是發幾個冷冰冰的文字,打個電話口氣隨意地說自己來不了了,讓他多等一會兒。
六:語速慢,不在公共場合發脾氣
大家都知道,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會有人講話特別快,炮語連珠,有的人講話支支吾吾,唯唯諾諾,讓人聽著就不耐煩。
給人最好的印象是語速適中,口齒清楚,吐字清晰,思路正確。
人們可能也不太喜歡說上一兩句就像吵架一樣,一個比一個大聲。在公共場合大聲嚷叫,會讓人覺得十分不舒服,在心里翻白眼,心想:這人怎么這么沒教養。
潑婦打架的新聞屢見不鮮,街邊開撕,你扯我頭發我抓花你的臉,場面不忍直視。這兩位打架的哪一方不是掛彩,真以為打贏了自己就漂亮了嗎?
我曾經在看店的時候,有兩個女人打架,其中一個女人架勢兇猛,追著前面這個女人跑,手里揚著棍子,我當時也被嚇傻了。
更重要的是,前面的那女人跑進我店里躲來了,后面的女人窮追不舍,一把搶過店里的門,把那女人追進我店里打,打壞了貨架還有好多陳列商品,門玻璃也碎了。
關鍵是兩個女人跑了出去,兩個人又扭打在了一起,店里的損失沒處講理。
在公共場合里打架,不管誰對誰錯,兩個人都會讓人心生膈應。如果是受害的一方,大可以打車走掉或者選擇報警,實在不能以互毆的方式來燃起戰火。至少不要闖進別人的店鋪,給無辜的人帶來損失。
美貌易逝,氣質永存。
這一期的小習慣就到這里啦,很高興能跟大家一起分享心中的想法!咱們下次再見咯!
你可能還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