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情景一:饑腸轆轆
饑腸轆轆回到家,把食物丟進微波爐。好不容易發出“叮咚”一聲響,看了看時間:“五分鐘”。
雖然才五分鐘,等待卻讓你好像過了一個世紀。
情景二:追劇
偶像出新劇了,你歡天喜地進入追劇模式。開啟的節奏是――根本停不下來。每看完一集你都告訴自己:我就再看一集,再多看幾分鐘。結果,“???我才看幾集電視,怎么一下子就12點了?”
情景三:情侶打電話
親愛的,你什么時候回來?咱們已經好久不見了。
不是吧,前兩個星期不是剛見了嗎。
思念是一種病,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啊。
情景四:對比
小時候: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長大的童年。
長大后:我不想 ,我不想,我不想長大;長大后,世界就沒有童話。
你的時間是靜止了還是偷溜了?
時間啊,時間,你真壞。
有時你是個磨人的小妖精,有時卻又是個無情的賊。
02
小時候,你說,
我的目標是做個好學生;長大后,我要當科學家;我將來要當宇航員……
有人告訴你,沒有夢想的人和一條咸魚沒什么區別。更可怕的是咸魚翻身也還是咸魚。
于是你對自己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見鬼了呢?
多年后,《老男孩》忍不住要問:當初的愿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
你是實現了夢想還是給僅僅給夢想立了塊碑,然后生一個孩子,把你的夢想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到底誰是扼殺夢想的儈子手?
你說現實的無奈、時間的摧殘改變了你。很多小時候的夢想被打入了冷宮。
03
聽一曲童謠:
我有一個美麗的愿望。長大以后能播種太陽;播種一個一個就夠了,會結出許多的許多的太陽。
你開始懷疑,為何小時候動人的旋律如今聽來卻不符合邏輯:
第一,我要在哪里播種太陽?
第二,太陽是我能播種的嗎?不現實!
第三,到底什么時候算是長大?20歲、30歲還是60歲?
第四,好熱!為何我要還播種太陽?
你感慨:所謂成長就是不斷發現曾經的自己是一個SB的過程。
比如,10歲時嘲笑5歲的幼稚;30歲的時候,忽然認識到20歲時的輕狂,到六七十歲樂知天命的年紀,再看從前已云淡風輕。
04
可是,所有我們的夢想都不堪一擊嗎?
當然不是。
不可否認,有些人在時間的長河里弄丟了信仰僅僅是因為夢想制定得過于粗糙。
比如,最簡單的一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常常會給人一種假象,好像只要循規蹈矩做到差不多就可以了。
但其實,“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充其量只是一個宏觀目標。在大目標面前,自己走著走著就容易跟丟了。
然后來個順水推舟,唉,人老了干不動了又或者整天太忙了,抽不出時間來。
要記住:這個世界是你第一次來,也是最后一次來。
我們可以頻繁刷劇打發時間、也可以整天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當然也可以做點有意義的事把有限的時間填滿。
時間花在哪里,都是看的見的。
有大方向,也要有小愿景:與其說“好好學習”不如落實到行動,去學一門語言,去提升一項新技能,把頻道的刷劇時間用在好好備考,力爭每科優秀的小目標。
最后想說,時間管理,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