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選秀,大家都愛說1984、1996和2003。說來也對:1984年大夢、喬丹、巴克利、斯托克頓,1996年艾弗森、科比、雷-阿倫、坎比、納什、馬布里、佩賈、沃克還帶個大本,2003年勒布朗、韋德、甜瓜、波什還有大家經常忘記的辛里奇、哈斯勒姆和大衛-韋斯特,確實了得。以后的選秀,動輒以這幾年對比。
然而其實這里頭,常有個微妙的小誤區。
比方說,1996年確實是好,但1997年呢?鄧肯、比盧普斯、麥蒂,光這三個1997屆的,就有六個總冠軍四個總決賽MVP兩個得分王兩個常規賽MVP,也挺好看。比如,咱們說1998年:卡特、皮爾斯、德克,三個歷史得分前三十的,兩個總決賽MVP。2013年基德和希爾聯手退役,算是給1994屆新秀做了個總結:有他們二位,1994屆其實也夠閃亮了,而1994屆通常還被認為是小年。再往前兩年,1992年,鯊魚、莫寧、雷特納,哪怕剔掉雷特納不算——許多人忘記他還進過一次全明星呢——這也是內線大年了,何況還有斯普雷威爾呢!
早些年,NBA選秀規矩亂的時候,經常在選秀會上,有球隊預定不參選大學生的——你還在讀大一,人家就圈住你了。比如1956年選秀大會,出了以下四個名人堂:比爾-拉塞爾,埃爾金-貝勒、湯姆-海因索恩、薩姆-瓊斯。其中三個NBA50大。
又比如1960年,奧斯卡-羅伯遜和杰里-韋斯特入行:要知道,在魔術師和喬丹之前,NBA基本認定這倆貨是史上頭兩號后衛,趕在一年進NBA了,這巧勁;那年還有雷尼-威爾肯斯這個NBA50大兼千勝教練呢,沒人提了。
真正的黃金新秀年,其實是1968。那年狀元埃爾文-海耶斯去了火箭,榜眼維斯-昂塞德去了子彈。結果賽季結束,海耶斯當了得分王,昂塞德成了年度新人兼常規賽MVP。新人搶頭銜搶成這樣,簡直匪夷所思。兩年之后,史上唯一同年得分王+助攻王的阿奇巴爾德、1974年常規賽MVP考文斯、“手槍”馬拉維奇涌入NBA,1970年選秀大會一共出了十二位全明星。
為什么這些年份比較不受人注意呢?
一個原因是:如果某年份的大牌新秀過于燦爛,世界就很容易忘卻其他人。比如1979年,眾所周知是魔術師和伯德年,但其實,那年還有馬克-伊頓和蒙克利夫入行——這二位各有兩次年度防守球員;其他,比如公牛的冠軍老臣卡特賴特、活塞的老流氓比爾-蘭比爾,都是1979年入行,只是他們雖然生涯顯赫,只是沒有魔術師和伯德那么璀璨奪目罷了。
其二,大家比較容易被明星光芒吸引。比如2003年勒布朗、韋德、甜瓜們占盡光彩,大家會忘記大衛-韋斯特這樣樸實型的全明星;比如現在提到1996年,艾弗森、科比、納什、雷-阿倫、馬布里們更有名,但其實坎比是他們中間最早打總決賽的男子(1999年,跟紐約尼克斯)。同樣,1985年選秀大會出了十個全明星,比1984年亮眼太多。但是:這十位都是喬-杜馬斯、麥克丹尼爾、奧卡利、AC格林這些樸實之輩,最有名的郵差和尤因,也是兩個肌肉男,哪里像1984年喬丹、大夢、巴克利那么華麗多姿呢?
天生沒有明星臉,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原因。。
最后,還有一種情況。
對某屆選秀的總結,通常有兩種。一是年深日久,蓋棺定論。比如我們從21世紀回望1984年,那是個歷史階段總結;二是選秀之后三五年,立刻給個評價。比如,您現在去翻1996年的媒體,一股腦都在說:1993年選秀很平常啦,只有“便士”哈達威格外出眾啦,金州勇士居然放棄了便士,選了克里斯-韋伯,實在可惜啦,如是云云。
因為在1996年,便士是天下第二后衛,僅次于喬丹,而韋伯還在華盛頓養傷呢。
可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到了2001年,韋伯一躍而成為聯盟最好大前鋒之一,馬什本在黃蜂和熱縱橫驍勇,阿蘭-休斯敦成了中投王,薩姆-卡塞爾握著在火箭拿的兩枚戒指,在雄鹿也呼風喚雨,可是曾經最靈秀的便士,反而傷了。那時節,媒體口徑就慢慢變過來了——所以,一屆新秀如果太大器晚成,也很容易被遺忘的。
1987年選秀,其實也是如此。當年大家只注意了大衛-羅賓遜被提前點中,但是到了1992年,才發現這屆出了不少全明星。至今回首,1987年選秀大會出了羅賓遜、皮彭、雷吉-米勒、凱文-約翰遜、馬克-杰克遜和霍勒斯-格蘭特,MVP、總冠軍、三分球、助攻王、得分王,那真是一個不缺,還有160公分的博格斯這么個怪才呢。但大家為什么不說1987年是黃金一代呢?因為這些人普遍進了90年代才成名啊。
所以,一屆新秀的好壞,真不要急著定論。2012年新秀一度被許多人說弱,但現在已經出了安東尼-戴維斯、利拉徳、杜拉蒙,以及剛為勇士奪冠打出聲名的德雷蒙-格林。而早在2009-10季埃文斯拿到年度新秀時,大家看2009年,覺得狀元格里芬受傷、榜眼塔比特凋零、探花哈登在雷霆打第六人,盧比奧沒來NBA,弗林打得一般,喬丹-希爾是個替補,詹寧斯55分曇花一現后不行了,似乎2009年簡直要糟。可是現在:2009屆的庫里和哈登是2015年NBA常規賽MVP選票前二位,格里芬也算是巨星了,其他德羅贊、甚至霍勒迪、泰-勞森、塔什-吉布森和杰夫-蒂格,都各打出點意思來了;甚至2009年的丹尼-格林、德柯羅早早跟馬刺拿了冠軍,貝弗利也成了防守猛犬,眼看2009年就要成新黃金一代了——誰能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