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人持續努力之后,常常有意外的驚喜發生。3月13日這一天,幾乎是同一個時間,發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我收到了兩份邀約,都是邀請我去做主題分享的邀約。一個線上分享,一個線下分享。
02
第一個邀請是寫作班的老師諾爺發來微信,說15號晚上有空么?我說老師有什么事盡管吩咐,在下照辦就是。諾爺老師一點都不客氣,那你準備一下,15號晚上8點寫作班閉營儀式上你做個分享15-20分鐘。分享什么有要求么我沒有在線做過語音分享啊搞砸了不要怪我咯!比如你如何堅持日更反正與寫作相關就可以我相信你。就是因為“我相信你”,我就毫不猶豫地接盤了。
雖然聽過不少人在微信里講課,我真沒有在微信群中認真的、連續地講過15分鐘以上的語音。不過,既然接受任務了就要認真完成,不能丟自己的老臉。
我馬上到喜馬拉雅App上,去錄一段自己的講話來聽聽。一聽好像不錯,聲音還有點磁性,就是語氣太低沉,暮氣沉沉,朝氣不夠。刪除,重錄,再刪除,再重錄……語速、聲調、音量自己基本滿意了。突然發現,這個過程還十分有趣好玩。
講什么呢,我用10分鐘列了一下提綱,就講“自己寫作面臨的困惑”、“本次寫作課的收獲”、“寫作課后的精進安排”三個模塊。因為都是切身體會,花90分鐘一氣呵成完成了分享文字稿撰寫。
閉營儀式開始前2小時,我看著稿子,我又在喜瑪拉雅主播中心錄了兩遍,語句基本通順了,心里也基本有數了。
在群里,我的年齡估計比其他人都要大,我倚老賣老自稱“老司機老油條”,就這樣開始了我人生第一次的20分鐘在線分享經歷。分享過程中,除了語速、語調、聲音量有意識控制外,盡量做到輕松、自然、口語化。
我知道分享群里有170多人,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線。反正,分享結束,立即受到老師、主持人、群里小伙伴們毫不客氣的熱烈贊許和拍馬屁,我知道這次分享基本算成功了。閉營儀式結束后,不少小伙伴主動加我微信,主持人說,這叫圈粉。
03
第二個邀請,是武漢大學深圳研究院一個老師發來的。這個老師說,他們培訓中心10天后有一個企業家線下論壇,希望我去做一個主題分享,大概2-3小時,主題由我定。最后這個老師不好意思地問我,因為這次活動是個公益活動,非常抱歉,就是說這次論壇分享沒有講課費。不知您是否愿意?如果你有其他要求可以提。
我就問:“這次分享聽眾都是誰?都是什么行業?有多少人?”因為我知道,做個2-3個小時的分享,起碼需要10個小時左右的課前準備,我需要判斷一下我是否合適,以及這次活動的價值。他說,這次屬于面向企業公益活動,聽眾都是企業家和企業高管,人數大概80人左右。我一琢磨,這人數還不錯,現場聽眾的層次也比較高,我馬上答應了下來:“可以!”
說心里話,我現在要的主要不是錢,而是成長的機會。現在這個分享還沒有開始,我正在緊張地準備課件。我相信,只要我做好充分的準備,再爛的開始也是一種成長。
04
我后來了解到,就是因為每天努力堅持日更,諾爺老師才發來邀約;因為加入了專家匯平臺注冊為專家,武漢大學深圳研究院才發來邀約。這兩次機會的偶然出現告訴我,你所有的努力,這個世界都看得見。
自從參加完時間管理課程建立“輸入”“輸出”概念后,我一直想如何在寫作之外創造更多的輸出方式。有心人,天不負,機會不期而遇,我十分珍惜,讓我有機會向我的老師們靠近、再靠近。看來,你關注什么,這個世界就給你展現什么。
“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去。”堅持學習,持續成長,似乎一切水到渠成,如此而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