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后為什么往往會有回撤?】
在股票期貨市場中,突破情況很常見,也往往是很戲劇性的,因為勢頭經常在突破后會變弱,這導致一個有趣的現象:價格再度回撤至突破位附近,證明突破有效之后,價格最終恢復到突破前的趨勢。
價格回撤至之前的支撐和阻力位時,這時候開始入市建立頭寸的風險最小。就支撐和阻力而言,當行情處在上升趨勢中,回撤就是價格自高點下滑至前突破的阻力位附近。相反,在下降趨勢中的反抽,就是價格自低點回升至前跌破的支撐位附近。
回調可以由一根K線或多根K線組成,這取決于你所使用的時間框架。
在一個新趨勢的早期階段,看起來某種特定的慣性傾向于減緩價格的走勢。判定一個明確方向的趨勢,只有在該趨勢已經開始的時候才會很明顯。這就是為什么新趨勢通常在一個紊亂的市場情況下蘇醒過來,很難從一開始就被確認。
一旦價格突破了之前的支撐或阻力區域時,意味著買家或賣家想控制市場,這時入市通常被認為是非常冒險的。阻力或支撐位往往會經受數次沖擊,價格多次觸碰到同一價格區域后將再度回落或反彈。價格回撤的原因是因為交易者在同一水平重復多次賣出或買入,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可能是他們第一次在該水平上交易的時候獲得了好處。
【回撤的市場意義】
回撤就是證實一個水平已從阻力位轉換為支撐位的價格行為,反之亦然,即支撐位轉換為支阻力。
散戶或者初學者常會倉促入市,但是專業的機構交易商并不會這樣,他們通常是將大單指令拆分為若干個小單指令漸次進入市場。一方面,除非特殊情況,因為他們的單量太大,一次性進出可能會影響市場,這就避免了在同一時間出現巨大的買盤或賣盤的壓力。另一方面,機構交易商總是試圖尋找一個更好的交易價格,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價格不會集中在同一條直線上。
跟隨趨勢與追逐市場是有本質區別的。專業交易者都知道,等待價格回調時再進場,其風險就會減小,同時也使得獲得的回報增多。這里的關鍵在于:突破之后的回撤是大概率會發生的,區別只在于回撤的空間和位置,急于追逐市場才是冒了最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