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最后這三集因為艾德·史塔克的死格外沉重,初看的時候以為柰德是主角,然后就這樣輕易掛了,這也奠定了本劇“凡人皆有一死”的基調。
這三集既是史塔克的家族浩劫,同時也是龍母的劫后重生,更是雪諾的自我成長。
命喪君臨:一念之仁引發的悲劇
瓦雷斯去牢中看了柰德兩次,而此時的柰德全然不知小惡魔已經從艾林谷全身而退,史塔克已然失去了可以談判的籌碼。柰德天真的質問瓦雷斯為什么見死不救,他以為自己不會被殺,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大兒子羅柏·史塔克會為了救自己領兵造反。
柰德并非全然沒有一點政治嗅覺,不然史塔克家族不會統領北境那么多年。他看出了瓦里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所以在獄中詢問瓦里斯:“你到底為誰效力?”。
柰德本來有一手好牌,曾經有很多次可以打擊蘭尼斯特的機會,只是每次他都沒有抓住,因為他不懂得結交盟友,借力打力。
第一次機會:
貓姨(凱特琳·徒利)俘虜小惡魔,泰溫·蘭尼斯特于是派手下魔山去河間地帶作亂,原著中貌似寫到百花騎士洛拉斯·提利爾曾經主動請纓討伐魔山但是柰德沒有答應,而是派了自己的部下閃電大王貝里·唐德利恩去處理。
百花騎士曾經因為比武和魔山有過節,這是一個很好的可以拉攏高庭的提利爾家族站在蘭尼斯特家族對立面的機會,可惜他沒有交到這個盟友。
第二次機會:
國王勞勃病危之時,藍禮·拜拉席恩曾經找過柰德,他可以給柰德100人來劫持王子喬佛里,就是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以藍禮和百花騎士的情誼,柰德如果聽從藍禮的建議,把高庭的提利爾家族拉攏過來也不是沒有可能。
然而強烈的正義感和榮譽感讓柰德拒絕了藍禮的提議,失去了先發制人的機會,同時也徹底變成了孤家寡人。
這個時候柰德即便自己不打算逃回北境,也完全有時間把兩個女兒送回臨冬城,可惜的是等他最后想起來這點的時候已經晚了。
第三次機會:
柰德得知勞勃帶了綠帽子,國王和王后生的三個孩子都是王后瑟曦·蘭尼斯特和弟弟詹姆·蘭尼斯特私通生下的孩子。這就相當于手握了蘭尼斯特家族的一個把柄,完全可以拿這件事情大做文章。
小指頭也提醒柰德可以先和蘭尼斯特講和,日后喬佛里登基若做出對他們不利的事情,完全可以像小指頭說的這樣:“我們只需揭穿他的小秘密,然后把藍禮大人送上王位。”
然而柰德卻選擇打草驚蛇,主動找瑟曦攤牌。
第四次機會:
那么從柰德被囚禁到最后行刑,這段期間就沒有機會了嗎?依然有。
瑟曦原本的想法是讓柰德在大庭廣眾之下認罪,之后會保他一條性命,讓他回北境做一個守夜人,但是喬佛里大帝的做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選擇處死柰德。
柰德在不該講榮譽的地方講榮譽,在最該講榮譽的場合卻沒有講榮譽。比如在行刑之前他完全可以參照第四季小惡魔那樣來一場激動人心的演講,他此時的情況要比小惡魔好的多,因為在場的不只有貴族還有君臨城的百姓。即便沒有好的口才,那么如實把真相說出,也足以把整個場面搞亂,讓喬佛里自亂陣腳。最重要的是,這樣會讓羅柏的出兵看起來名正言順。如果此時君臨城里有藍禮或者史坦尼斯甚至羅柏這三方中一方的人馬接應,趁亂劫法場也許有成功的可能。
柰德沒有抓住最后的機會,而是承認了莫須有的罪行。柰德正像他所說的那樣盡一切努力捍衛好友勞勃的榮譽,即便把屎盆子扣在自己身上也在所不惜。
殊不知國王早已成為維斯特洛的笑料,只是多一條少一條的問題了,因為死在野豬手里和被帶綠帽子同樣丟人。即便一個吟游詩人被割舌頭,還會有若干個吟游詩人站出來傳唱前國王的“豐功偉績”。
瑟曦囚禁柰德之后,讓珊莎寫一封信給羅柏,讓他到君臨宣誓效忠新王喬佛里,接到信后羅柏選擇起兵南下。雖然此舉如同小惡魔說的那樣很有血性,但我個人看來還是有點魯莽,畢竟此舉對于維斯特洛不明真相的群眾來說,相當于叛亂造反。
其實最危險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我認為羅柏不妨去君臨。假意歸順實則劫獄,帶上貓姨凱特琳·徒利(目的是通過打人情牌、威逼利誘等各種方式拉攏小指頭和瓦里斯,以兩人的智商應該會想出一個完全的劫獄計劃)。
羅柏應該早早的拉攏史坦尼斯和藍禮,這樣就如同我上面地圖所標的,紫色是史坦尼斯綠色是藍禮,史坦尼斯從龍石島出發可以通過黑水灣在君臨城外接應。藍禮則帶兵從提利爾家族的高庭出發,攻打蘭尼斯特的老巢凱巖城。
但是劇中在父親柰德被處決以后,羅柏才和北境眾家族商議是歸順史坦尼斯或者藍禮還是自立為王。
珊莎&艾莉亞:忍辱負重&顛沛流離
說說史塔克家的兩個女孩珊莎和艾莉亞。盡管珊莎一開始被觀眾嘲笑為三傻,最沒有狼家的特質,但是她并非沒有智慧和勇氣。
父親柰德被囚禁后,作為叛臣的女兒,珊莎不顧眾人的目光,在御前為父親求情,此處注意一下派席尓大學士的態度:
當小指頭問道是否否認柰德的罪行時,珊莎十分靈活變通的為柰德的行為做辯解,說父親被其他人蠱惑了。
對于喬佛里的疑問,珊莎成功把鍋甩給態度一直堅決的大學士派席尓:
最后打感情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珊莎的舉動也贏來了瓦里斯的贊賞:“所謂智慧,往往來自孩童口中。”瓦里斯某種程度上也在為珊莎說話了。
當然結果大家都知道了,如果國王換成除喬佛里之外的任何一人,也許珊莎就成功了。
喬佛里殘忍的把柰德還有其手下仆人的首級掛于城墻之上,當做禮物送給珊莎,還逼迫她去凝視父親柰德的首級。在與喬佛里的對話中,可以看出珊莎骨子里是有狼家的血性。
珊莎想過要把喬佛里推下去,和他同歸于盡,但是被機智的獵狗攔了下來。從此,珊莎開始了忍辱負重的君臨生活。
尤倫去君臨為守夜人招募人手,他第一眼看艾莉亞,以為她是一個男孩。
二丫艾莉亞親眼目睹了父親的死亡,她被尤倫救下,割去長發偽裝成男孩,混在新人的部隊中送往臨冬城,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喬佛里除了把艾德·史塔克斬首,同時也辭退了御林鐵衛隊長巴利斯坦·賽爾彌。
當巴利斯坦說出上面這句“惟死方能解除御林鐵衛所負之神圣使命”,我以為他要為了騎士精神英勇就義、血濺當場。當然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艾德·史塔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前提是你的命還在。巴利斯坦嘴上罵罵咧咧的表達著不滿,但如果他當時不放下劍接受退休的提議,恐怕就沒有后來為龍媽犧牲的故事了。
斬首艾德·史塔克、辭退有威望的巴利斯坦·賽爾彌,這兩個愚蠢的行為讓一向要求蘭尼斯特家不可有愚行的泰溫甚是不滿,于是他派小惡魔去君臨代替自己接受首相一職,去監督孫子喬佛里和女兒瑟曦的言行。
從上面羅柏·史塔克的行軍圖可以看出來羅柏此時位于灰水望,就是我下圖藍色所標區域,粉色是蘭尼斯特駐軍所在地。羅柏其實南下有兩條路,但是泰溫駐軍在國王大道三河流域附近,相當于把國王大道那條路線堵住了。
那么羅柏想要南下只能渡河,必然要借道瓦德·佛雷家的欒河城。
佛雷家族,是徒利家族的封臣。瓦德·佛雷為人十分狡猾,在勞勃·拜拉席恩與雷加·坦格利安決戰的三叉戟戰役中姍姍來遲,被稱為“遲到的佛雷侯爵”,而且六百多年他們從不忘收取過橋費。
老佛雷娶過多位妻子,兒女眾多。他一直想和徒利家族聯姻,卻遭受貓姨父親老徒利的嫌棄。
羅柏要想獲取佛雷家族幫助的代價就是他需要娶瓦德·佛雷的一位女兒而二丫艾莉亞則要嫁給他的兒子瓦多。救父心切的羅柏當然答應了聯姻一事。
得知丈夫柰德被斬首的消息,原本悲痛的凱特琳·徒利還要堅強的安慰傷心的兒子羅柏,這一幕看著很揪心。
羅柏手下的部隊此時一共有18000人,他派2000人應付泰溫的主力部隊,自己則出其不意的帶主力部隊前往奔流城,成功俘虜詹姆·蘭尼斯特。
泰溫此前曾這樣指責小惡魔被凱特琳·徒利俘虜:“要是你哥哥,決不會輕易讓人拿去。”泰溫就這樣被打臉了。
輕松一刻小劇場:
最后喬佛里大帝從他們身后走了過來。這相聲說的還有這站姿,不知道的還以為兩人這是在教堂來一場“夫妻對拜”呢。
真龍出世:又一個因為仁慈引發的后果
這又是一個因為仁慈所引發的悲劇。龍媽善心大發,救下被強暴的巫女彌麗·馬茲·篤爾,馬王卓戈·卡奧和他手下馬戈因此鬧翻,在打斗過程中馬王受傷后來不省人事。
為了挽救丈夫,龍媽讓巫女使用血魔法,但是巫女沒有告訴龍媽代價是她的兒子會生下來是個怪物然后死去。巫女對龍媽救命之恩并不領情。
馬王的生命留住了,卻如同活死人一般。大部分多斯拉克的部下離他而去,只有少數人留了下來。
龍媽明白了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于是她狠心悶死了馬王,并為他舉行火葬,巫魔女彌麗·馬茲·篤爾、三顆龍蛋和自己作為陪葬。
龍媽就這樣沖進了熊熊大火之中,等到第二天一切消失殆盡時,只剩下龍媽還有三只形態各異的小龍,由此真龍誕生,眾人拜丹妮莉絲為女王。
北境長城:守夜人軍團主動出擊
守夜人司令杰奧·莫爾蒙不但把瓊恩·雪諾當成自己未來的接班人培養,也把他當做自己的兒子看待。他把家族相傳五百年用瓦雷利亞鋼鑄成的長爪贈予了雪諾。
守夜人的盲人學士伊蒙·坦格利安的父親是梅卡一世,他曾被悄悄地授予國王之位,但他拒絕了。他將王國的統治讓給了弟弟,即伊耿·坦格利安五世(瘋王的父親)。
為了防止被他人利用篡奪弟弟的王位,他選擇前往長城加入守夜人軍團。
當雪諾因為史塔克家族遭難搖擺不定打算離開守夜人時,伊蒙學士向雪諾講述當年坦格利安家族幾乎滿門被滅時自己是怎樣過來的,他用自身經歷勸解雪諾要忠于職守。
瓊恩·雪諾得知柰德被殺,打算深夜逃離,去挽救史塔克家族時,以山姆為首的守夜人兄弟們把他攔了下來。
守夜人總司令杰奧·莫爾蒙也告訴雪諾,他們此時面臨的戰爭更加殘酷,如果異鬼等邪乎的東西大舉入侵的話,無論誰坐在鐵王座上已然沒有差別。
總司令決定親自帶領守夜人軍團北上,查明情況,找到班揚·史塔克,和野人決一死戰。
瓊恩·雪諾決定跟隨守夜人軍團北上,他的身份不再是一個私生子,而是一名守夜人。
人應該卑微的活著還是高尚的死去?每個人的答案不盡相同。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卑微的活著或許比光榮的死去更高尚,因為活著才有創造奇跡的機會。
連載文集:冰與火之歌:權力的游戲
我的公眾號|豆瓣|知乎|微博:晶姐札記
更多文章請點擊:公眾號【晶姐札記】文章目錄